液压马达壳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3884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液压马达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液压马达壳体结构,包括马达主壳体,所述马达主壳体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有壳体端盖,所述马达主壳体的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有壳体基座,所述壳体端盖的侧壁上连接有旋转计数结构,所述壳体端盖与壳体基座的端面上均连接有润滑油添加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液压马达壳体结构中设置旋转计数结构和冷却结构,从而利用旋转计数结构中的红外线感应器控制冷却结构中的电动控制阀从而向波纹冷却管中注入冷却液的设计,从而使得在液压马达壳体结构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根据马达驱动轴转动的速率,从而向波纹冷却管注入循环冷却液,从而对液压油进行冷却,从而解决了不能自动冷却的问题。从而解决了不能自动冷却的问题。从而解决了不能自动冷却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压马达壳体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压马达
,具体为一种液压马达壳体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叶片式液压马达的转子上的叶片在定子的内壁上滑动时,由于叶片与定子的内壁间的摩擦为静摩擦,即使其内部有高压油的润滑作用;在定子高速率转动的时候,在摩擦力的作用下液压油会发热,进而会影响马达中各个部件的使用寿命。
[0003]在长时间的使用之后,马达中的各个部件之间,以及各个部件与马达壳体之间的摩擦会增多,润滑油会逐渐干涸,从而加速各个部件的损坏,进而影响马达的使用寿命;同时在加润滑油的时候,加多了会导致润滑油的溢出,加少了有影响各个部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压马达壳体结构,种能自动控制冷却液冷却的、能自动添加润滑油的、能控制润滑油注入量的液压马达壳体结构。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液压马达壳体结构,包括马达主壳体,所述马达主壳体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有壳体端盖,所述马达主壳体的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有壳体基座,所述壳体端盖的侧壁上连接有旋转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液压马达壳体结构,包括马达主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主壳体(1)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有壳体端盖(2),所述马达主壳体(1)的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有壳体基座(3),所述壳体端盖(2)的侧壁上连接有旋转计数结构(4),所述壳体端盖(2)与壳体基座(3)的端面上均连接有润滑油添加结构(5),所述马达主壳体(1)的内腔中对称连接有冷却结构(6);所述润滑油添加结构(5)包括固定箱体(501),所述固定箱体(501)连接在壳体端盖(2)与壳体基座(3)的端面上,所述固定箱体(501)的内腔中连接有固定连接板(502),所述固定箱体(501)的内腔中并且位于固定连接板(502)的端面上通过连接箱连接有驱动电机(503),所述驱动电机(503)通过联轴器连接有驱动杆(504),所述驱动杆(504)的侧壁上连接有驱动齿轮(505),所述驱动齿轮(505)的侧壁上啮合连接有从动齿轮(506),所述从动齿轮(506)的中心处连接有转动轴(507),所述转动轴(507)的中心处连接有驱动丝杆(508),所述驱动丝杆(508)的底部连接有移动活塞(509),所述固定连接板(502)的端面上并且位于从动齿轮(506)的一侧连接有连接支架(510),所述连接支架(510)上连接有红外线探头(511),所述从动齿轮(506)的端面上并且与红外线探头(511)对应设置有两组探头切割孔(512),所述固定连接板(502)的底部并且位于移动活塞(509)的外侧连接有储油箱(513),所述储油箱(513)的侧壁上连接有加油管(514),所述加油管(514)的另一端贯穿连接壳体(401)的端面并且连接有密封端盖(515),所述储油箱(513)的底部连接有环形注油管(516),所述环形注油管(516)的侧壁上对称设置有出油口(5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马达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计数结构(4)包括连接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洪涛王标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翘楚液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