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于电力运维的智能体目标物抵近运动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63845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于电力运维的智能体目标物抵近运动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通过近红外成像模拟蝇视觉的红外敏感性,获取邻域中智能体目标成像信息;步骤(S2)、构建仿生神经敏感性模型;步骤(S3)模拟视网膜层、薄板层、髓质层、小叶复合体层四个层级的神经活动,以探测目标的抵近运动;步骤(S4)、当目标抵近运动的变化超过阈值时,发出预警,防止智能体间碰撞。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普适于复杂电力作业场景,实现智能体间的主动探测和避碰;不依赖于先验的地图构建和路径规划;不依赖于数据驱动的机器学习策略,对新颖的陌生环境具有适应能力;避碰的准确率高,效率高。效率高。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于电力运维的智能体目标物抵近运动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于电力运维的智能体目标物抵近运动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智能机器人技术的发展,野外电力作业广泛采用集群智能体协同作业的方式,在作业的安全性、便捷性和作业范围等多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然而,随着智能体使用数量的不断增加以及使用场景的复杂性,通过地图构建、路径规划等技术策略难以实现准确的避碰,存在距离探测的准确率低,避碰效率低的问题,常出现智能体间碰撞,造成严重的事故,这为智能体集群作业带来了风险。
[0003]大量的生物学研究发现,蝇视觉具有典型的红外敏感特性,并且通过便捷的神经信息处理,能够在瞬间检测出抵近目标物并对可能出现的碰撞行为做出响应,实现实时的避碰。
[0004]在蝇类视觉提供了启发后,提出了一种适于电力运维的智能体目标物抵近运动检测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于电力运维的智能体目标物抵近运动检测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客户侧变配电室红外成像自动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步骤(S1)、通过近红外成像模拟蝇视觉的红外敏感性,获取邻域中智能体目标成像信息;
[0008]步骤(S2)、构建仿生神经敏感性模型;
[0009]步骤(S3)模拟视网膜层、薄板层、髓质层、小叶复合体层四个层级的神经活动,以探测目标的抵近运动;
[0010]步骤(S4)、当目标抵近运动的变化超过阈值时,发出预警,防止智能体间碰撞。
[0011]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视网膜层、薄板层、髓质层、小叶复合体层四个层级的神经活动如下:视网膜层检测亮度变化信息并传递给下一层;薄板层通过小波变换和生物似然空间机制实现低频子图提取和滤波去噪,并输入ON/OFF通道;髓质层实现不对称侧抑制处理,中央复合体通过对ON和OFF通道的输出进行整合,判断是否存在目标的抵近运动。
[0012]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视网膜层具体活动如下:
[0013]视网膜层:视网膜层每个感光细胞P检测外部亮度信息的变化,即近红外图像中像素点灰度值的变化,产生膜电位,如下式所示:
[0014][0015]a
i
=(1+e
i
)
‑1ꢀꢀ
(2)
[0016]其中,(x,y)代表近红外图像像素点坐标,P(x,y,t)为t时刻亮度变化所产生的膜电位,L(x,y,t)表示t时刻像素点的灰度值,L(x,y,t)表示t

1时刻像素点的灰度值,为前n
p
帧对当前时刻的影响,n
p
为延迟的帧数[0,2],a
i
为衰减系数,(1+e
i
)
‑1为邻域细胞对中心细胞的影响因子。
[0017]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薄板层具体活动如下:
[0018]薄板层:视网膜将运动信息P(x,y,t)输入ON/OFF通道中,具体步骤如下:
[0019][0020][0021][0022][0023]其中,P
L
(x

u,y

v,t)为将P(x,y,t)特征图经过二维小波变换获得的低频子图,(u,v)为邻域坐标,P
e
(x,y,t)代表(x,y)处中心正高斯的兴奋信号,兴奋信号的高斯函数,为抑制信号的高斯函数,P
i
(x,y,t)代表周围负高斯的抑制信号;σ
i
和σ
e
分别表示抑制信号和兴奋信号的标准差;
[0024]随后,采用半波整流对ON/OFF通道信号进行处理,如下式所示:
[0025][0026]其中,P
ON
(x,y,t)和P
OFF
(x,y,t)分别为ON和OFF通道中的信号。
[0027]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髓质层具体活动如下:
[0028]在ON通道中:P
ON
(x,y,t)信号传入E
ON
(x,y,t)单元作为兴奋信号;P
ON
(x,y,t)信号经过一个延迟单元输入I
ON
(x,y,t)单元产生抑制信号,定义为:
[0029]E
ON
(x,y,t)=P
ON
(x,y,t)
ꢀꢀ
(8)
[0030][0031]下述,W1为卷积内核:
[0032][0033]ON通道中的局部兴奋信号和抑制信号通过侧抑制计算产生响应S
ON
(x,y,t):
[0034]y
ON
(x,y,t)=E
ON
(x,y,t)

I
ON
(x,y,t)
·
w1ꢀꢀ
(11)
[0035][0036]其中,w1是ON通道内控制抑制流强度的局部偏差;
[0037]在OFF通道中:P
OFF
(x,y,t)信号传入E
OFF
(x,y,t)单元作为兴奋信号;但P
OFF
(x,y,t)信号经过一个延迟单元输入I
OFF
(x,y,t)单元产生抑制信号,定义为:
[0038]E
OFF
(x,y,t)=P
OFF
(x,y,t)
ꢀꢀ
(13)
[0039][0040]其中,W2为卷积内核,
[0041][0042]OFF通道中的局部兴奋信号和抑制信号通过侧抑制计算产生响应S
OFF
(x,y,t):
[0043]y
OFF
(x,y,t)=E
OFF
(x,y,t)

I
OFF
(x,y,t)
·
w2ꢀꢀ
(16)
[0044][0045]其中,w2是OFF通道内控制抑制流强度的局部偏差。
[0046]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小叶复合体层具体活动如下:
[0047]ON和OFF通道的信号在小叶复合体层汇聚,它们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小叶复合体整合所有的局部兴奋产生全局膜电位:
[0048]S(x,y,t)=θ1·
S
ON
(x,y,t)+θ2·
S
OFF
(x,y,t)+S
ON
(x,y,t)
·
S
OFF
(x,y,t)
ꢀꢀ
(18)
[0049]其中,θ1、θ2为调制系数;S(x,y,t)为ON和OFF通道的信号在小叶复合体层汇聚结果,
[0050][0051]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于电力运维的智能体目标物抵近运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通过近红外成像模拟蝇视觉的红外敏感性,获取邻域中智能体目标成像信息;步骤(S2)、构建仿生神经敏感性模型;步骤(S3)模拟视网膜层、薄板层、髓质层、小叶复合体层四个层级的神经活动,以探测目标的抵近运动;步骤(S4)、当目标抵近运动的变化超过阈值时,发出预警,防止智能体间碰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于电力运维的智能体目标物抵近运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视网膜层、薄板层、髓质层、小叶复合体层四个层级的神经活动如下:视网膜层检测亮度变化信息并传递给下一层;薄板层通过小波变换和生物似然空间机制实现低频子图提取和滤波去噪,并输入ON/OFF通道;髓质层实现不对称侧抑制处理,中央复合体通过对ON和OFF通道的输出进行整合,判断是否存在目标的抵近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于电力运维的智能体目标物抵近运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视网膜层具体活动如下:视网膜层:视网膜层每个感光细胞P检测外部亮度信息的变化,即近红外图像中像素点灰度值的变化,产生膜电位,如下式所示:a
i
=(1+e
i
)
‑1(2)其中,(x,y)代表近红外图像像素点坐标,P(x,y,t)为t时刻亮度变化所产生的膜电位,L(x,y,t)表示t时刻像素点的灰度值,L(x,y,t)表示t

1时刻像素点的灰度值,为前n
p
帧对当前时刻的影响,n
p
为延迟的帧数[0,2],a
i
为衰减系数,(1+e
i
)
‑1为邻域细胞对中心细胞的影响因子。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于电力运维的智能体目标物抵近运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薄板层具体活动如下:薄板层:视网膜将运动信息P(x,y,t)输入ON/OFF通道中,具体步骤如下:薄板层:视网膜将运动信息P(x,y,t)输入ON/OFF通道中,具体步骤如下:薄板层:视网膜将运动信息P(x,y,t)输入ON/OFF通道中,具体步骤如下:薄板层:视网膜将运动信息P(x,y,t)输入ON/OFF通道中,具体步骤如下:其中,P
L
(x

u,y

v,t)为将P(x,y,t)特征图经过二维小波变换获得的低频子图,(u,v)为邻域坐标,P
e
(x,y,t)代表(x,y)处中心正高斯的兴奋信号,兴奋信号的高斯函数,
为抑制信号的高斯函数,P
i
(x,y,t)代表周围负高斯的抑制信号;σ
i
和σ
e
分别表示抑制信号和兴奋信号的标准差;随后,采用半波整流对ON/OFF通道信号进行处理,如下式所示:其中,P
ON
(x,y,t)和P
OFF
(x,y,t)分别为ON和OFF通道中的信号。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于电力运维的智能体目标物抵近运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髓质层具体活动如下:在ON通道中:P
ON
(x,y,t)信号传入E
ON
(x,y,t)单元作为兴奋信号;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平张馨升万永忠朱红卫章守宇盛欢徐爱华邹麟徐义军蔡成铭张钏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苏逸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