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3746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装置。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垂直配向型液晶单元,该垂直配向型液晶单元包括形成有第一电极的第一基板、形成有第二电极的第二基板、以及包含具有预倾角的液晶分子的液晶层;将所述单元夹在其中的一对偏光板;以及用于在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施加具有多路驱动波形的电压的驱动设备,其中,在与所述第一基板的表面或所述第二基板的表面平行的显示面内,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中的至少一个具有与第一边界和第二边界交替地接合的Z字形边界,该第一边界与没有施加电压的情况下沿着所述液晶层的厚度方向的中间区域中的液晶分子的指向矢的显示面内分量垂直,该第二边界沿着与所述第一边界交叉的方向延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对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基于并要求分别于2008年3月4日和2008年3月24日提交 的日本专利申请No. 2008-052912和No. 2008-076185的优先权,以引证 方式将其全部内容并入于此。具有在没有施加电压的情况下垂直于基板配向的液晶分子的垂直配 向型液晶单元,利用设置在配置有正交尼克耳透镜(cross-Nicol)的两个 偏光板之间的液晶单元,在没有施加电压的情况下提供了非常好的黑显 示。该液晶单元通过在该液晶单元与上和下偏光板中的一个或二者之间设置具有适当参数的负光学各向异性的光学补偿板进一步提供了非常好 的视角特性。例如在JP-A-2005-234254中公开了使用垂直配向型液晶单 元的液晶显示装置。巳经提出了两种类型的垂直配向型液晶单元, 一种具有单域配向, 该单域配向具有沿显示面内(display in-plane)方向的均匀配向状态,而 另一种具有多域配向,该多域配向具有多个域,该多个域具有不同配向 状态并设置在显示面内。己经提出了摩擦(rubbing)处理、光学配向处 理等,作为用于单域的配向处理,并且已经提出了利用穿过像素电极形 成开口而生成的倾斜电场来控制配向的方法和其它方法,作为用于多域 的配向处理。特别是单域垂直配向型的垂直配向型液晶单元具有预倾角,以使液 晶分子在没有施加电压的情况下相对于基板法线方向稍微倾斜,而在有 施加电压的情况下抑制配向缺陷。具有垂直配向型液晶单元的液晶显示装置可以通过有源矩阵驱动法 或单一矩阵驱动法(多路驱动法)来驱动。对于有源矩阵驱动法,使用诸如薄膜晶体管(TFT)的有源元件。最优偏压法通常被用于多路驱动(multiplex driving)法,所使用的 驱动波形是具有帧内反转驱动(一行反转驱动)的A波形、具有帧反转 驱动的B波形、具有N行反转驱动的C波形,以及其它波形。因为B波 形能够减小驱动期间的功耗,所以目前B波形广泛用于多路驱动型液晶 显示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具有改进显示质量的液晶显示装置。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垂直 配向型液晶单元,其包括形成有第一电极的第一基板、形成有第二电极 并且面对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二基板,以及夹在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 基板之间并且包含具有预倾角的液晶分子的液晶层;将垂直配向型液晶 单元夹在其中的一对偏光板;以及用于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 之间施加具有多路驱动波形的电压的驱动设备,其中,在与所述第一基 板的或所述第二基板的表面平行的显示面内,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 电极中的至少一个具有与第一边界和第二边界交替地接合的Z字形边界,该第一边界与在没有施加电压的情况下沿着所述液晶层的厚度方向的中 间区域中的液晶分子的指向矢(director)的显示面内分量垂直,该第二 边界沿着与所述第一边界交叉的方向延伸。附图说明图1A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或第一比较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示意截 面图,图1B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或第一比较例的在与上和下配向膜交界 处成预倾角的液晶分子的方位角方向、沿液晶层厚度方向的中间区域中 的液晶分子的指向矢的方位角方向、以及上和下偏光板的吸收轴方向的 平面图。图2是例示第一比较例的液晶单元的公共电极和分段电极的图案的 平面图。图3表示并列地例示第一比较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多路驱动的各驱 动频率下的显示状态的显微镜照片。图4是例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液晶单元的公共电极和分段电极的图案 的平面图。图5表示并列地例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多路驱动的各 驱动频率下的显示状态的显微镜照片。图6A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或第二比较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示意截 面图,而图6B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或第二比较例的在与上和下配向膜交 界处成预倾角的液晶分子的方位角方向、沿液晶层厚度方向的中间区域 中的液晶分子的指向矢的方位角方向、以及上和下偏光板的吸收轴方向 的平面图。图7A到7D是并列地例示第二比较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多路驱动的 各驱动频率下的显示状态的显微镜照片。图8A到8D是并列地例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多路驱动 的各驱动频率下的显示状态的显微镜照片。图9A是例示第三比较例的液晶单元的公共电极和分段电极的图案 的平面图,图9B是例示第三比较例(或第三实施方式)的指向矢的方位 角方向以及上和下偏光板的吸收轴方向的平面图。图10表示并列地例示第三比较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多路驱动的各 驱动频率下的显示状态的显微镜照片。图11是例示第三实施方式的液晶单元的公共电极和分段电极的图案 的平面图。图12表示并列地例示第三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多路驱动的 各驱动频率下的显示状态的显微镜照片。图13A到13C分别是例示多路驱动的A波形、B波形以及C波形的图。图14是例示多域像素的示意平面图。图15是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示意截面图。 图16A是例示显示图案和电极的实施例的平面图,图16B是例示覆 盖电极的黑掩模的布局的实施例的平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已经发现了以下现象,即,在垂直配向型液晶单元的多路驱动期间 液晶分子配向方向相对于所希望的方向发生偏移。本专利技术人将这种现象 称为动态失配(DMA)现象。由于DMA而在显示图案中形成具有低透 射率的区域,从而使显示均匀性降低。首先,参照图1A和1B描述对于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一比较例而言公 共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图1A是第一实施方式或第一比较例的液晶显 示装置的示意截面图。图1B是分别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或第一比较例的在 与上和下配向膜交界处成预倾角的液晶分子的方位角方向、沿液晶层厚 度方向的中间区域中的液晶分子的指向矢的方位角方向、以及上和下偏 光板的吸收轴方向的平面图。彼此平行且相对地设置上玻璃基板3和下玻璃基板13。与上玻璃基 板3或下玻璃基板13的表面平行的平面定义为显示面。假定用户向下观 察该装置。由于从正面观看液晶显示装置,因而,视轴垂直于显示面。在显示面中定义方位角(参照图1B)。假定角度沿逆时针方向增大。 由于从正面观看液晶显示装置,因而,向右方向是o。方向(三点钟方向)、 向左方向是180°方向(九点钟方向)、向上方向是90。方向(十二点钟方 向),向下方向是270。方向(六点钟方向)。下面,如果包括符号(sign)来表示方向,则使用单方位角并且例如 用90。方向来表示,而如果不包括符号来表示方向,则使用两个方位角并 且例如用90° - 270。方向来表示。按从基板侧起的顺序在上玻璃基板3的内表面上形成希望形状的公 共电极4和垂直配向膜6。按从基板侧起的顺序在下玻璃基板13的内表 面上形成希望形状的分段电极14和垂直配向膜16。如果有必要,可以在 上玻璃基板侧形成分段电极,可以在下玻璃基板侧形成公共电极。可以从聚酰亚胺(polyimide)膜、无机膜等中适当地选择垂直配向膜。为了防止基板之间的短路,可以设置绝缘膜5和15中的一个,将绝 缘膜5设置在公共电极4与垂直配向膜6之间,而将绝缘膜15设置在分 段电极14与垂直配向膜16之间。在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一比较例中,没 有设置绝缘膜5和15。由具有负介电常数各向异性As的液晶材料制成的液晶层7夹在上垂 直配向膜6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 垂直配向型液晶单元,该垂直配向型液晶单元包括形成有第一电极的第一基板、形成有第二电极并且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的第二基板、以及夹在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并且包含具有预倾角的液晶分子的液晶层; 将所 述垂直配向型液晶单元夹在其中的一对偏光板;以及 用于在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施加具有多路驱动波形的电压的驱动设备, 其中,在与所述第一基板的表面或所述第二基板的表面平行的显示面内,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中的至少一个具 有与第一边界和第二边界交替地接合的Z字形边界,该第一边界与没有施加电压的情况下沿着所述液晶层的厚度方向的中间区域中的液晶分子的指向矢的显示面内分量垂直,该第二边界沿着与所述第一边界交叉的方向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杉山贵堀井正俊
申请(专利权)人:斯坦雷电气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