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廊砼底板下层钢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3743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管廊砼底板下层钢筋模具,包括:第一钢筋、第二钢筋和第三钢筋,工作时,多个所述第一钢筋、第二钢筋和第三钢筋依次间隔设置并形成U型结构的钢筋网,利用吊装框实现将钢筋网进行吊装至施工位置;实现了钢筋网能够预先在工厂进行绑扎做好,再运输到施工段进行施工的目的,由此减少了施工现场组织多个工人进行长时间钢筋搭设并绑扎的情况,大大提高了现场施工效率。同时,所述吊装框能够有效保障钢筋网的强度,减少钢筋网在运输过程中出现变形的情况;以及,利于在施工段进行施工过程中将钢筋网利用吊机吊装至管廊槽口中进行施工的目的。减少吊装过程中直接吊装钢筋网造成钢筋网出现损坏变形的情况。筋网造成钢筋网出现损坏变形的情况。筋网造成钢筋网出现损坏变形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廊砼底板下层钢筋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管廊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管廊砼底板下层钢筋模具。

技术介绍

[0002]在传统的管廊施工时,需要在挖好的基坑上面搭建支架,然后再人工绑扎钢筋,最后在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完成管廊施工,在管廊施工过程中,现场通过人工绑扎钢筋的施工方式会造成效率低且影响施工进度的情况;因此缺少一种能够预先将钢筋绑扎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管廊砼底板下层钢筋模具,用以解决的情况。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管廊砼底板下层钢筋模具,包括:第一钢筋、第二钢筋和第三钢筋,所述第一钢筋为U型结构,所述第一钢筋的其中一端连接有第三钢筋,所述第一钢筋的U型结构中依次间隔设有多个第二钢筋;所述第一钢筋和所述第二钢筋均间隔设有多个并形成U型结构的钢筋网;所述钢筋网的U型槽口内可拆卸的设有吊装框,所述吊装框远离所述第三钢筋的一端设有吊环。
[0005]优选地,所述钢筋网上设有止水钢板,所述吊装框靠近所述止水钢板的一面设有装配槽,所述装配槽内设有第一连杆;所述吊装框靠近所述第三钢筋的一面设有限位框,所述限位框和所述第三钢筋可拆卸设置。
[0006]优选地,所述钢筋网的两侧设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用于可拆卸的安装所述吊装框;所述止水钢板设为U型结构,所述U型结构的开口端朝向所述钢筋网的一面设置。
[0007]优选地,所述吊装框和所述钢筋网之间通过快拆机构可拆卸连接,所述快拆机构包括外壳、第一卡杆、卡紧机构和松开机构;所述外壳上设有第一贯穿孔,所述第一贯穿孔用于第一卡杆从所述外壳内向所述外壳的外部伸出;所述卡紧机构用于所述第一卡杆从所述外壳的内部伸出;所述松开机构用于所述第一卡杆从所述外壳的外部收回所述外壳的内部。
[0008]优选地,所述第一卡杆位于所述外壳内的一端连接活动板,所述活动板远离第一卡杆的一端通过第二弹簧连接所述外壳的内壁;所述外壳上顶面间隔设有卡紧机构和松开机构;所述活动板上均间隔设有用于所述卡紧机构和所述松开机构相互配合的活动槽。
[0009]优选地,所述卡紧机构包括:按钮、第二卡杆和第三卡杆,所述外壳上设有第二贯穿孔,所述第二贯穿孔用于所述按钮从外壳内部向外壳外部弹出或伸入;所述按钮位于所述外壳内部的一端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远离按钮的一端连接第三卡杆,所述外壳内壁和所述限位杆之间设有第一弹簧;所述卡紧机构对应的所述活动槽其中一侧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靠近所述第一卡杆的一端设置;所述第三卡杆位于所述活动板的其中一侧,所述导向槽和所述第二卡杆相互配设置。
[0010]优选地,所述松开机构包括:按钮、第二卡杆和第三卡杆,所述外壳上设有第二贯穿孔,所述第二贯穿孔用于所述按钮从外壳内部向外壳外部弹出或伸入;所述按钮位于所
述外壳内部的一端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远离按钮的一端连接第三卡杆,所述外壳内壁和所述限位杆之间设有第一弹簧;所述卡紧机构对应的所述活动槽其中一侧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靠近所述第一卡杆的一端设置;所述第三卡杆位于所述活动板的其中一侧,所述导向槽和所述第二卡杆相互配设置;所述导向槽的下方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所述活动槽连通设置。
[0011]优选地,所述快拆机构至少设有两个第一卡杆,且所述快拆机构位于所述吊装框的四角。
[0012]本技术提供一种管廊砼底板下层钢筋模具,包括:第一钢筋、第二钢筋和第三钢筋,所述第一钢筋为U型结构,所述第一钢筋的其中一端连接有第三钢筋,所述第一钢筋的U型结构中依次间隔设有多个第二钢筋;所述第一钢筋和所述第二钢筋均间隔设有多个并形成U型结构的钢筋网;所述钢筋网的U型槽口内可拆卸的设有吊装框,所述吊装框远离所述第三钢筋的一端设有吊环。
[0013]工作时,多个所述第一钢筋、第二钢筋和第三钢筋依次间隔设置并形成U型结构的钢筋网,在钢筋网的U型结构中可拆卸的安装吊装框,利用吊装框实现将钢筋网进行吊装至施工位置;
[0014]实现了钢筋网能够预先在工厂进行绑扎做好,再运输到施工段进行施工的目的,由此减少了施工现场组织多个工人进行长时间钢筋搭设并绑扎的情况,大大提高了现场施工效率,以及减少现场绑扎钢筋过程中的工人施工人数。
[0015]同时,所述吊装框能够有效保障钢筋网的强度,减少钢筋网在运输过程中出现变形的情况;以及,利于在施工段进行施工过程中将钢筋网利用吊机吊装至管廊槽口中进行施工的目的。减少吊装过程中直接吊装钢筋网造成钢筋网出现损坏变形的情况。
[0016]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0017]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18]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9]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左视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的第三钢筋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的快拆机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的快拆机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4]其中,1

第一钢筋,2

第二钢筋,3

第三钢筋,4

吊装框,5

第一连杆,6

止水钢板,7

限位框,8

吊环,9

连接片,
[0025]10

第一卡杆,11

外壳,12

第一贯穿孔,13

活动板,14

导向槽,15

第二卡杆,16

活动槽,17

限位槽,18

第二贯穿孔,19

第一弹簧,20

按钮,21

限位板,22

第三卡杆,23

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7]根据图1

5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管廊砼底板下层钢筋模具,包括:第一钢筋1、第二钢筋2和第三钢筋3,所述第一钢筋1为U型结构,所述第一钢筋1的其中一端连接有第三钢筋3,所述第一钢筋1的U型结构中依次间隔设有多个第二钢筋2;所述第一钢筋1和所述第二钢筋2均间隔设有多个并形成U型结构的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廊砼底板下层钢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钢筋(1)、第二钢筋(2)和第三钢筋(3),所述第一钢筋(1)为U型结构,所述第一钢筋(1)的其中一端连接有第三钢筋(3),所述第一钢筋(1)的U型结构中依次间隔设有多个第二钢筋(2);所述第一钢筋(1)和所述第二钢筋(2)均间隔设有多个并形成U型结构的钢筋网;所述钢筋网的U型槽口内可拆卸的设有吊装框(4),所述吊装框(4)远离所述第三钢筋(3)的一端设有吊环(8)。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廊砼底板下层钢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网上设有止水钢板(6),所述吊装框(4)靠近所述止水钢板(6)的一面设有装配槽,所述装配槽内设有第一连杆(5);所述吊装框(4)靠近所述第三钢筋(3)的一面设有限位框(7),所述限位框(7)和所述第三钢筋(3)可拆卸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廊砼底板下层钢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网的两侧设有连接片(9),所述连接片(9)用于可拆卸的安装所述吊装框(4);所述止水钢板(6)设为U型结构,所述U型结构的开口端朝向所述钢筋网的一面设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廊砼底板下层钢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框(4)和所述钢筋网之间通过快拆机构可拆卸连接,所述快拆机构包括外壳(11)、第一卡杆(10)、卡紧机构和松开机构;所述外壳(11)上设有第一贯穿孔(12),所述第一贯穿孔(12)用于第一卡杆(10)从所述外壳(11)内向所述外壳(11)的外部伸出;所述卡紧机构用于所述第一卡杆(10)从所述外壳(11)的内部伸出;所述松开机构用于所述第一卡杆(10)从所述外壳(11)的外部收回所述外壳(11)的内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管廊砼底板下层钢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杆(10)位于所述外壳(11)内的一端连接活动板(13),所述活动板(13)远离第一卡杆(10)的一端通过第二弹簧(23)连接所述外壳(11)的内壁;所述外壳(11)上顶面间隔设有卡紧机构和松开机构;所述活动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振家徐佳力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帕源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