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压保护散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3674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0 08: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过压保护散热器,包括液压油箱,其右端下侧安装有连接管,且连接管的右端设置有液压循环器,所述液压循环器的右端连接有进油管;芯体本体,其固定连接在进料管的右端,且芯体本体的内部下侧开设有进油室,所述进油室的内部前侧设置有泄压阀,且泄压阀的前侧连接有泄压管道,所述芯体本体的内部上侧开设有回油室,且芯体本体的外侧卡合连接有壳体,并且壳体的内部外侧连接有夹持组件;移动杆,其连接在芯体本体的上端左侧,所述移动块的内侧固定设置有防滑块,且防滑块的内侧设置有回油管。该过压保护散热器,方便对进油管进行更换,方便对回油管进行固定,且方便对过压保护散热器中的芯体进行固定。对过压保护散热器中的芯体进行固定。对过压保护散热器中的芯体进行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过压保护散热器


[0001]本技术涉及过压保护散热器
,具体为一种过压保护散热器。

技术介绍

[0002]散热器是指可将热量进行散发的器械,过压保护是指被保护芯体承受压力超过预定的最大值时,泄压阀开启液压油通过泄压管路分流使芯体承受压力降低的一种保护方式,在过压保护散热器使用过程中需要用到更换结构,从而方便对损坏的进油管进行更换。
[0003]目前大多数的过压保护散热器仍存在一些缺陷,对回油管进行固定时需要利用螺栓进行固定,较为繁琐,同时普通过压保护散热器对进油管的更换效果不佳,对于芯体的固定不够便捷,因此,本技术提供一种过压保护散热器,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过压保护散热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对回油管进行固定时需要利用螺栓进行固定,较为繁琐,同时普通过压保护散热器对进油管的更换效果不佳,对于芯体的固定不够便捷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过压保护散热器,包括液压油箱,其右端下侧安装有连接管,且连接管的右端设置有液压循环器,所述液压循环器的右端连接有进油管,且进油管的右端外侧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右端内侧固定连接有活动块,且活动块的内侧安装有进料管,并且进料管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密封圈;
[0006]芯体本体,其固定连接在进料管的右端,且芯体本体的内部下侧开设有进油室,所述进油室的内部前侧设置有泄压阀,且泄压阀的前侧连接有泄压管道,所述芯体本体的内部上侧开设有回油室,且芯体本体的外侧卡合连接有壳体,并且壳体的内部外侧连接有夹持组件;
[0007]移动杆,其连接在芯体本体的上端左侧,且移动杆的内侧通过轴承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内侧固定设置有防滑块,且防滑块的内侧设置有回油管。
[0008]优选的,所述活动块与进料管之间采用转动的方式相连接,且活动块的竖截面形状为“T”字型结构。
[0009]优选的,所述连接块与进油管之间采用螺纹的方式相连接,且连接块与密封圈之间采用卡合的方式相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安装杆、连接移动板、衔接块和防滑垫;
[0011]安装杆,其转动连接在壳体的内部外侧;
[0012]连接移动板,其螺纹连接在安装杆的外侧;
[0013]衔接块,其固定连接在连接移动板的内侧;
[0014]防滑垫,其固定设置在衔接块的内侧。
[0015]优选的,所述连接移动板与壳体之间采用滑动的方式相连接,且连接移动板的竖截面形状为“L”字型结构。
[0016]优选的,所述移动杆与芯体本体之间采用螺纹的方式相连接,且移动杆关于回油管的中心线上下对称分布。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过压保护散热器,方便对进油管进行更换,方便对回油管进行固定,且方便对过压保护散热器中的芯体进行固定;
[0018]1、通过转动连接块,使连接块带动活动块进行转动,从而使活动块在进料管的外侧进行转动,进而使与连接块在进油管的右端外侧进行螺纹连接,使进油管在进料管的左侧进行分离,方便对进油管进行更换;
[0019]2、通过将芯体本体卡合安装在壳体的内部中侧,转动安装杆,使安装杆在壳体的内部外侧进行转动,从而使与安装杆螺纹连接的连接移动板带动衔接块向内侧进行移动,进而使衔接块带动防滑垫对芯体本体进行夹持,方便对芯体本体进行固定;
[0020]3、通过将回油管卡合安装在芯体本体的上端左侧,转动移动杆,使移动杆在芯体本体的上端左侧进行螺纹连接,从而使通过轴承与移动杆相连接的移动块带动防滑块对回油管进行夹持,方便对回油管进行固定。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进油管与芯体本体连接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芯体本体与回油管连接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技术图4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技术图4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7]图7为本技术图4中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1、液压油箱;2、连接管;3、液压循环器;4、进油管;5、芯体本体;6、壳体;7、回油管;8、回油室;9、泄压管道;10、泄压阀;11、进油室;12、进料管;13、活动块;14、连接块;15、密封圈;16、夹持组件;1601、安装杆;1602、连接移动板;1603、衔接块;1604、防滑垫;17、移动杆;18、移动块;19、防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请参阅图1

7,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过压保护散热器,包括,液压油箱1右端下侧安装有连接管2,且连接管2的右端设置有液压循环器3,液压循环器3的右端连接有进油管4,且进油管4的右端外侧连接有连接块14,连接块14的右端内侧固定连接有活动块13,且活动块13的内侧安装有进料管12,并且进料管12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密封圈15,转动连接块14,使连接块14带动活动块13进行转动,从而使活动块13在进料管12的外侧进行转动,进而使与连接块14在进油管4的右端外侧进行螺纹连接,使进油管4在进料管12的左侧进行分离,方便对进油管4进行更换;
[0031]芯体本体5固定连接在进料管12的右端,且芯体本体5的内部下侧开设有进油室11,进油室11的内部前侧设置有泄压阀10,且泄压阀10的前侧连接有泄压管道9,芯体本体5的内部上侧开设有回油室8,且芯体本体5的外侧卡合连接有壳体6,并且壳体6的内部外侧连接有夹持组件16,将芯体本体5卡合安装在壳体6的内部中侧,转动夹持组件16,使夹持组件16对芯体本体5进行夹持,方便对芯体本体5进行固定,液压油箱1内部的液压油经过液压循环器3循环工作,液压油进入散热器,压力正常时,泄压阀10关闭,冷却介质通过芯体本体5冷却回到出口,完成散热流程;压力过大时泄压阀10开启,冷却介质通过泄压管道9回到出口,避免压力过大对芯体本体5造成破坏;
[0032]移动杆17连接在芯体本体5的上端左侧,且移动杆17的内侧通过轴承连接有移动块18,移动块18的内侧固定设置有防滑块19,且防滑块19的内侧设置有回油管7,将回油管7卡合安装在芯体本体5的上端左侧,转动移动杆17,使移动杆17在芯体本体5的上端左侧进行连接,从而使通过轴承与移动杆17相连接的移动块18带动防滑块19对回油管7进行夹持,方便对回油管7进行固定。
[0033]在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压保护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油箱(1),其右端下侧安装有连接管(2),且连接管(2)的右端设置有液压循环器(3),所述液压循环器(3)的右端连接有进油管(4),且进油管(4)的右端外侧连接有连接块(14),所述连接块(14)的右端内侧固定连接有活动块(13),且活动块(13)的内侧安装有进料管(12),并且进料管(12)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密封圈(15);芯体本体(5),其固定连接在进料管(12)的右端,且芯体本体(5)的内部下侧开设有进油室(11),所述进油室(11)的内部前侧设置有泄压阀(10),且泄压阀(10)的前侧连接有泄压管道(9),所述芯体本体(5)的内部上侧开设有回油室(8),且芯体本体(5)的外侧卡合连接有壳体(6),并且壳体(6)的内部外侧连接有夹持组件(16);移动杆(17),其连接在芯体本体(5)的上端左侧,且移动杆(17)的内侧通过轴承连接有移动块(18),所述移动块(18)的内侧固定设置有防滑块(19),且防滑块(19)的内侧设置有回油管(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压保护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块(13)与进料管(12)之间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彦轩王金华胡文强秦瑞川庄伟娜
申请(专利权)人:英轩重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