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纤维纺丝自动卷绕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3637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0 08: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碳纤维纺丝自动卷绕设备,涉及卷绕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底座、第三支撑块、卷绕结构和传动结构,第三支撑块固定连接于底座的右侧,传动结构包括控丝组件、卷绕控量组件和自动供油组件,卷绕结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限位盘、第二限位盘、卷绕辊、第一弹簧按钮和风扇组件,第一电机固定连接于底座的上侧,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轴的一端,通过设置有若干风扇在限位盘内部,达到了散热性强的效果,通过设置有第二电动推杆、第三滑动块、第二弹簧按钮、大直径按钮、中直径按钮和小直径按钮,达到了精准控量的效果,通过设置有微型油泵、扭矩转速传感器和油箱,达到了自动供油的效果。达到了自动供油的效果。达到了自动供油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纤维纺丝自动卷绕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卷绕设备
,具体为一种碳纤维纺丝自动卷绕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卷绕机是化纤纺丝联合机组中的一种主要单元机,是指熔体纺丝时,用以使加工中所得到的初生纤维(包括长丝或短纤维丝束等)给予进一步的补充加工,并使之形成一定卷装形式的专用机械,卷绕机主要用作胶管线,锦纶,涤纶帘子线,聚酯线绳卷绕,高科技纤维、涂层纱线、人造草丝、锂离子电池生产、涂层玻璃纤维、单丝、复丝扁丝(单丝或多头线收锭)、错式纱锭等领域。
[0003]碳纤维原丝,又称碳纤维前驱体, 指生产碳纤维用的聚合物原丝,根据原丝材料可分为聚丙烯腈基碳纤维,沥青基碳纤维,黏胶基碳纤维,气相生长碳纤维,碳纤维是含碳量在90%以上的高强度高模量纤维,耐高温居所有化纤之首,用腈纶和粘胶纤维做原料,经高温氧化碳化而成,是制造航天航空等高技术器材的优良材料,具有耐高温、抗摩擦、导电、导热及耐腐蚀等特性,外形呈纤维状、柔软、可加工成各种织物,由于其石墨微晶结构沿纤维轴择优取向,因此沿纤维轴方向有很高的强度和模量。
[0004]而现有的碳纤维纺丝自动卷绕设备,在碳纤维纺丝进行卷绕时,碳纤维纺丝由于通过与传动辊的摩擦力,而产生热量,导致碳纤维纺丝发烫,工作人员需等待碳纤维纺丝冷却后,才可搬运,降低了工作人员的搬运效率,且不能提前设置所需要的绕线直径,由人工进行控制机器卷绕量,导致人员耗时费力且容易出错,卷绕精准低,当传动辊的轴承没油时,为了避免传动辊出现卡住或转速变慢的情况,需工作人员及时给传动辊的轴承添加润滑油,因此设计一种散热性强、精准控量和自动供油的碳纤维纺丝自动卷绕设备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纤维纺丝自动卷绕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碳纤维纺丝自动卷绕设备,包括底座、第三支撑块、卷绕结构和传动结构,所述第三支撑块固定连接于底座的右侧,所述传动结构包括控丝组件、卷绕控量组件和自动供油组件,所述卷绕结构包括:第一限位盘;第二限位盘,所述第二限位盘的后侧固定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轴的一端,所述第一限位盘和第二限位盘的内部均均匀设有四个风扇孔,所述第一限位盘和第二限位盘的内部均设有锂电池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固定连接于底座的上侧,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轴的一端,所述第一传动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限位盘的右侧中间;卷绕辊,所述卷绕辊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限位盘的左侧中间,所述卷绕辊的另
一端与第二限位盘之间留有空隙,所述卷绕辊外表面套设有凸键,卷绕辊的内部还设有第三电动推杆;第一弹簧按钮,所述第一弹簧按钮设于第一限位盘与筒子的接触面;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固定连接于底座的上侧,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于第二传动轴的另一端;风扇,若干所述风扇分别设于每个风扇孔的内部;所述风扇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三传动轴的一端,所述第三传动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微型电机的输出端,所述微型电机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L型固定架的一端。
[0007]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所述控丝组件包括:第一支撑块,所述第一支撑块的固定连接于底座的上侧;第二支撑块,所述第二支撑块固定连接于底座的上侧;滑动轴,所述滑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支撑块的右侧,所述滑动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支撑块的左侧;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固定连接于第三支撑块的左侧;第一滑动块,所述第一滑动块固定连接于第一电动推杆的输出端;第二滑动块,所述第二滑动块固定连接于第一滑动块,所述第二滑动块内部设有滑动孔,所述滑动孔滑动连接于滑动轴;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固定连接于第一滑动块的前侧上方,所述定位块内部设有定位孔。
[000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所述卷绕控量组件设于卷绕结构的后侧,所述卷绕控量组件包括: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斜四十五度固定连接于第一滑动块的后侧;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二电动推杆固定连接于第一固定块的内部;第三滑动块,所述第三滑动块滑动连接于第一滑动块的内部;第二弹簧按钮,所述第二弹簧按钮固定连接于第三滑动块的前侧;所述第一滑动块的左侧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有大直径按钮、中直径按钮和小直径按钮。
[000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所述自动供油组件设于控丝组件的前侧,所述自动供油组件包括: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固定连接于第一滑动块的前侧,所述第二固定块内部设有通油槽;传动辊,所述传动辊从上至下依次轴承连接于第二固定块的左侧,所述传动辊的外侧固定有第三限位盘和第四限位盘;扭矩转速传感器,所述扭矩转速传感器固定连接于第三限位盘的左侧;微型油泵,所述微型油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于第二油管的右侧,所述微型油泵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油管;油箱,所述油箱的上侧设有进油口;油盖,所述油盖设于进油口的上方。
[001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所述扭矩转速传感器内部设有转速检测模块,所述微型油泵
的内部设有开关信号接收器。
[0011]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所述若干微型电机均电连接于锂电池组,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微型油泵、第一电动伸缩杆和第二电动伸缩杆均电连接有外接电源。
[0012]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所述第一电机内部设有第一信号接收模块和第二信号接收模块,所述微型电机内部设有第三信号接收模块和第四信号接收模块,所述第二电机内部设有第五信号接收模块和第六信号接收模块,所述第一电动推杆内部设有第七信号接收模块和第八信号接收模块,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内部设有第九信号接收模块、第十信号接收模块和第十一信号接收模块,所述第三电动推杆的内部设有第十二信号接收模块和第十三信号接收模块。
[0013]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所述第一弹簧按钮与第一信号接收模块、第三信号接收模块、第六信号接收模块、第七信号接收模块和第十三信号接收模块信号连接,所述第二弹簧按钮与第二信号接收模块、第四信号接收模块、第五信号接收模块、第八信号接收模块和第十二信号接收模块信号连接,所述大直径按钮与第九信号接收模块信号连接,所述中直径按钮与第十信号接收模块信号连接,所述小直径按钮与第十一信号接收模块信号连接。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若干风扇在限位盘内部,使卷绕辊转动的同时,风扇在限位盘内部,对卷绕到卷绕辊的碳纤维纺丝进行第一时间散热,达到了散热性强的效果;通过设置有第二电动推杆、第三滑动块、第二弹簧按钮、大直径按钮、中直径按钮和小直径按钮,使卷绕直径达到预先设置的值时,卷绕辊就会停止卷绕,且能精准调节三种不同的卷绕直径,达到了精准控量的效果;通过设置有微型油泵、扭矩转速传感器和油箱,使设备的传动辊转速在低于设定的值时,扭矩转速传感器向微型油泵发射信号,自动加油,使设备在卷绕过程中无需工作人员来观察是否需要供油,达到了自动供油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纤维纺丝自动卷绕设备,包括底座(1)、第三支撑块(2)、卷绕结构和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撑块(2)固定连接于底座(1)的右侧,所述传动结构包括控丝组件、卷绕控量组件和自动供油组件,所述卷绕结构包括:第一限位盘(6);第二限位盘(9),所述第二限位盘(9)的后侧固定连接有连杆(10),所述连杆(10)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轴(11)的一端,所述第一限位盘(6)和第二限位盘(9)的内部均均匀设有四个风扇孔,所述第一限位盘(6)和第二限位盘(9)的内部均设有锂电池组;第一电机(3),所述第一电机(3)固定连接于底座(1)的上侧,所述第一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轴(4)的一端,所述第一传动轴(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限位盘(6)的右侧中间;卷绕辊(7),所述卷绕辊(7)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限位盘(6)的左侧中间,所述卷绕辊(7)的另一端与第二限位盘(9)之间留有空隙,所述卷绕辊(7)外表面套设有凸键,卷绕辊(7)的内部还设有第三电动推杆(41);第一弹簧按钮(8),所述第一弹簧按钮(8)设于第一限位盘(6)与筒子(5)的接触面;第二电机(16),所述第二电机(16)固定连接于底座(1)的上侧,所述第二电机(1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于第二传动轴(11)的另一端;风扇(12),若干所述风扇(12)分别设于每个风扇孔的内部;所述风扇(1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三传动轴(13)的一端,所述第三传动轴(1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微型电机(14)的输出端,所述微型电机(14)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L型固定架(15)的一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纺丝自动卷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丝组件包括:第一支撑块(18),所述第一支撑块(18)的固定连接于底座(1)的上侧;第二支撑块(19),所述第二支撑块(19)固定连接于底座(1)的上侧;滑动轴(20),所述滑动轴(20)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支撑块(18)的右侧,所述滑动轴(2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支撑块(19)的左侧;第一电动推杆(17),所述第一电动推杆(17)固定连接于第三支撑块(2)的左侧;第一滑动块(25),所述第一滑动块(25)固定连接于第一电动推杆(17)的输出端;第二滑动块(21),所述第二滑动块(21)固定连接于第一滑动块(25),所述第二滑动块(21)内部设有滑动孔,所述滑动孔滑动连接于滑动轴(20);定位块(27),所述定位块(27)固定连接于第一滑动块(25)的前侧上方,所述定位块(27)内部设有定位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纺丝自动卷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控量组件设于卷绕结构的后侧,所述卷绕控量组件包括:第一固定块(26),所述第一固定块(26)斜四十五度固定连接于第一滑动块(25)的后侧;第二电动推杆(28),所述第二电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晓冬张瑒张坤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利宏碳纤维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