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水设备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技术

技术编号:3763571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0 08: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关于一种饮水设备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饮水设备包括:容器体,设置有饮用出液口;冷却箱,设置有冷却出液口和回液口;换热器,包括互不连通并可交换热量的饮用流道和冷却流道,饮用出液口经饮用泵连通至饮用流道的入口,冷却出液口经冷却泵连通至冷却流道的入口,冷却流道的出口连通至回液口;供液口,与饮用流道的出口相连通;饮用感温件,设置于容器体,用于检测饮用液温;冷却感温件,连通冷却出液口,用于检测冷却液温;存储器,用于预存饮用液温、冷却液温、饮用泵抽吸速度、冷却泵抽吸速度、供液温度间的对应关系;控制器,用于根据对应关系查询目标供液温度对应的抽吸速度,还用于根据对应关系实时查询供液温度。度。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饮水设备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烹饪
,尤其涉及一种饮水设备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为实现温开水的供应,相关技术中存在一些温开水机,可以将水加热至沸腾,再在换热器中利用冷源与沸水发生热交换,迅速将沸水冷却至特定温度并输出。但相关技术中的温开水机往往在换热器的沸水入口、冷源入口、温开水机的供水口均设置感温件,感温件数量较多,相应的线路布置也就更复杂,既增加了生产成本,又提升了故障风险。若仅在换热器的沸水入口和冷源入口设置感温件,根据沸水温度和冷源温度简单控制沸水流速,又存在难以精确调整出水温度的问题,造成成本控制与精确调温无法兼顾。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饮水设备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的如何兼顾成本控制和精确调温的问题。
[000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饮水设备,饮水设备包括:容器体,设置有饮用出液口;冷却箱,设置有冷却出液口和回液口;换热器,包括互不连通并可交换热量的饮用流道和冷却流道;饮用泵,与饮用出液口以及饮用流道的入口连通,饮用泵能够将容器体内的液体抽吸至饮用流道中;冷却泵,与冷却出液口以及冷却流道的入口连通,冷却泵能够将冷却箱内的液体抽吸至冷却流道中,冷却流道的出口与回液口连通;供液口,与饮用流道的出口相连通;饮用感温件,设置于容器体,用于检测饮用液温;冷却感温件,连通冷却出液口,用于检测冷却液温;存储器,用于预存饮用液温、冷却液温、饮用泵的抽吸速度、冷却泵的抽吸速度以及供液温度之间的对应关系;控制器,用于根据对应关系,查询目标供液温度对应的饮用泵的抽吸速度和/或冷却泵的抽吸速度,控制器还用于根据对应关系,实时查询供液温度。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饮水设备,由饮用泵和冷却泵提供动力,利用换热器实现容器体内的高温饮用液体和冷却箱内的低温冷却液体的热量交换,可便捷、迅速地降低高温饮用液体的温度,从而实现饮用液体先沸腾杀菌、再迅速降温,从而为用户提供卫生且温度适宜的饮用液体。
[0006]在此基础上,通过在存储器内预存饮用液温、冷却液温、饮用泵的抽吸速度、冷却泵的抽吸速度以及供液温度之间的对应关系,能够实现饮用泵和冷却泵的初始抽吸速度的快速确定,并可在后续运行中查询出供液温度,不必额外设置检测供液温度的感温件,也就不必布置相应的线路(包括供电线路和数据传输线路),有助于节约成本、简化产品结构,并可减少感温件结构和线路的故障,提升饮水设备的使用可靠性。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饮水设备还包括:壳体,壳体的顶部形成开口,冷却箱位于壳体内;供液流道,至少部分位于壳体内,供液流道在水平面内避开冷却箱设置,供液流
道的下端部构造为供液口;盖组件,与开口相适配,用于开闭开口,盖组件包括盖壳体和供液管,换热器位于盖壳体内,供液管的入口与饮用流道的出口相连通,供液管的出口与供液流道可拆卸连通。
[0008]在这些实施例中,通过配置壳体,可为冷却箱以及其他零部件提供容纳空间,既有助于保护内部结构,有能够形成简洁、美观的外形,且便于对饮水设备进行日常的清洁维护。通过在壳体内设置避开冷却箱的供液流道,既能够保障顺畅供液,又不会影响冷却液体的更换。此外,通过设置可以开闭壳体开口的盖组件,能够在开启盖组件时更换冷却液体,关闭盖组件时封闭壳体。通过将换热器设置在盖组件的盖壳体内,能够缩短供液管的长度,也就是缩短饮用流道下游的供液路径,因而可减少从饮用流道流出的饮用液体与周围环境的热交换,有助于保障供液温度的准确和稳定。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供液管的出口处设置有单向阀,供液流道的入口设置顶推部,在盖组件处于合盖状态时,顶推部开启单向阀,以令供液管和供液流道相连通,在盖组件处于开盖状态时,顶推部退出单向阀,以令单向阀封闭。
[0010]在这些实施例中,通过为供液管和供液流道分别配置单向阀和顶推部,能够在盖组件合盖时保障供液管和供液流道连通,顺畅供液。同时,在饮用泵正在运行、盖组件意外开启时,单向阀可自行封闭,从而关闭供液管,有效防止饮用液体从供液管流出,保障了饮水设备的使用安全。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盖组件与壳体转动连接,盖组件可上下翻转以开闭开口。
[0012]在这些实施例中,通过将盖组件设计为可上下翻转的结构,一方面能够留出充足的空间供用户执行更换冷却液体的操作,另一方面能够保持盖组件与壳体的稳定连接,既便于在合盖时对准供液管和供液流道,提升操作便捷度,又不必将盖组件整体取下,降低了盖组件遗失和损坏的风险。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冷却箱可分离地置于壳体内,冷却箱设有冷却出液管,冷却出液管的出口构造为冷却出液口,冷却出液管与冷却流道的入口可拆卸连通。
[0014]在这些实施例中,通过将冷却箱设计为可分离的结构,能够便于用户取出冷却箱更换冷却液体,提升了使用的便捷性。此外,通过为冷却箱配置结构稳定的冷却出液管,可保障稳定引出冷却液体,保证了饮水设备在冷却饮用液体过程中的可靠性。相应地,令冷却出液管与冷却流道的入口可拆卸连通,可保障在不破坏冷却出液管和冷却流道的连接结构的情况下,顺利取出冷却箱。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饮水设备还包括:流量计,连通供液口,用于检测供液量。
[0016]在这些实施例中,对于需要定量供液的情况,虽然饮用泵的抽吸速度可以反映饮用液体的流速,但饮用泵的抽吸速度是可能在供液过程中发生变化,导致饮用液体的流速也相应变化,据此统计的供液量精度有限。通过配置流量计来检测从供液口流出的饮用液体的量,能够方便地实现饮用液体的精确定量供应,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饮水设备还包括:三通管,三通管的第一管口连通冷却出液口,三通管的第二管口连通冷却泵的入口,冷却感温件伸入三通管的第三管口。
[0018]在这些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三通管,能够利用三通管的第一管口和第二管口实现
冷却出液口与冷却泵的入口的连通,同时利用三通管本身具备的第三管口,为冷却感温件提供伸入冷却液体流路的路径和空间,实现对冷却液体的温度检测。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饮水设备的控制方法,用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的饮水设备,控制方法包括:响应于供液指令,获取饮用液温和冷却液温,其中,供液指令包括目标供液温度;根据目标供液温度、饮用液温、冷却液温和对应关系,确定饮用泵的抽吸速度和冷却泵的抽吸速度,并控制饮用泵和冷却泵按照确定的抽吸速度启动运行;重新获取饮用液温和冷却液温;根据饮用液温、冷却液温、饮用泵的抽吸速度、冷却泵的抽吸速度和对应关系,确定当前的供液温度;根据供液温度与目标供液温度的关系,调整饮用泵的抽吸速度和/或冷却泵的抽吸速度;重复执行重新获取饮用液温和冷却液温至根据供液温度与目标供液温度的关系,调整饮用泵的抽吸速度和/或冷却泵的抽吸速度的步骤,直到满足结束条件;响应于满足结束条件,关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饮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饮水设备包括:容器体(10),设置有饮用出液口(11);冷却箱(20),设置有冷却出液口(21)和回液口(22);换热器(30),包括互不连通并可交换热量的饮用流道(31)和冷却流道(32);饮用泵(12),与所述饮用出液口(11)以及所述饮用流道的入口(311)连通,所述饮用泵(12)能够将所述容器体(10)内的液体抽吸至所述饮用流道(31)中;冷却泵(23),与所述冷却出液口(21)以及所述冷却流道的入口(321)连通,所述冷却泵(23)能够将所述冷却箱(20)内的液体抽吸至所述冷却流道(32)中,所述冷却流道的出口(322)与所述回液口(22)连通;供液口(40),与所述饮用流道的出口(312)相连通;饮用感温件(50),设置于所述容器体(10),用于检测饮用液温;冷却感温件(60),连通所述冷却出液口(21),用于检测冷却液温;存储器,用于预存所述饮用液温、所述冷却液温、所述饮用泵(12)的抽吸速度、所述冷却泵(23)的抽吸速度以及供液温度之间的对应关系;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对应关系,查询目标供液温度对应的所述饮用泵(12)的抽吸速度和/或所述冷却泵(23)的抽吸速度,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实时查询所述供液温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水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70),所述壳体(70)的顶部形成开口,所述冷却箱(20)位于所述壳体(70)内;供液流道(80),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壳体(70)内,所述供液流道(80)在水平面内避开所述冷却箱(20)设置,所述供液流道(80)的下端部构造为所述供液口(40);盖组件(90),与所述开口相适配,用于开闭所述开口,所述盖组件(90)包括盖壳体(91)和供液管(92),所述换热器(30)位于所述盖壳体(91)内,所述供液管(92)的入口与所述饮用流道的出口(312)相连通,所述供液管(92)的出口与所述供液流道(80)可拆卸连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饮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液管(92)的出口处设置有单向阀(93),所述供液流道(80)的入口设置顶推部(81),在所述盖组件(90)处于合盖状态时,所述顶推部(81)开启所述单向阀(93),以令所述供液管(92)和所述供液流道(80)相连通,在所述盖组件(90)处于开盖状态时,所述顶推部(81)退出所述单向阀(93),以令所述单向阀(93)封闭。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饮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盖组件(90)与所述壳体(70)转动连接,所述盖组件(90)可上下翻转以开闭所述开口。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饮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箱(20)可分离地置于所述壳体(70)内,所述冷却箱(20)设有冷却出液管(24),所述冷却出液管(24)的出口构造为所述冷却出液口(21),所述冷却出液管(24)与所述冷却流道的入口(321)可拆卸连通。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饮水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流量计(85),连通所述供液口(40),用于检测供液量。7.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饮水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第一管口连通所述冷却出液口(21),所述三通管的第二管口连通所述冷却泵(23)的入口,所述冷却感温件(60)伸入所述三通管的第三管口。8.一种饮水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饮水设备,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响应于供液指令,获取所述饮用液温和所述冷却液温,其中,所述供液指令包括所述目标供液温度;根据所述目标供液温度、所述饮用液温、所述冷却液温和所述对应关系,确定所述饮用泵的抽吸速度和所述冷却泵的抽吸速度,并控制所述饮用泵和所述冷却泵按照确定的抽吸速度启动运行;重新获取所述饮用液温和所述冷却液温;根据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小承李建林鹏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