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汽分离盒及饮水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5126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汽分离盒,包括具有腔室的盒体,所述盒体上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内的一侧设有向上延伸的排气管,所述出水口上设有聚水件,所述聚水件内具有呈锥型且与出水口相对接的出水通道,并且聚水件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小孔。该水汽分离盒能够满足大流量出水情况下,水流不分叉。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饮水机,包括主体,设置在主体上的水箱,设置在主体内的水泵、加热器,水泵通过供水管与水箱相连接,水泵通过出水管与加热器相连接,以及前述的水汽分离盒,主体上对应于出水口的位置设有开孔;加热器通过连接管与水汽分离盒的进水口相连接。该饮水机出水流量大,用户体验好。好。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汽分离盒及饮水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汽分离盒,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应用该水汽分离盒的饮水机。

技术介绍

[0002]可以出热水的饮水设备中,通常会设置水汽分离盒,用于将热水和蒸汽进行分离,避免水流外喷而烫伤用户。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7547777U(申请号为202221274758.0)的中国技术专利《水汽分离盒结构和即热式饮水设备》,其中公开的水汽分离盒,该水汽分离盒结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水汽分离腔,该外壳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设有连通所述水汽分离腔的进水口,所述第二端设有连通所述水汽分离腔的出水口;所述第二端还设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具有相互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水汽分离腔内部,且所述进气口的布置位置高于所述出水口,所述出气口与外壳外部大气连通。该水汽分离盒的出水口上下贯通设置,这种结构的水汽分离盒为了避免水流输出时出现分叉、抖动、漂移的情况,通常将出水口的直径设置的较小,仅能满足小流量出水。如果增大出水口直径而用于大流量出水时,水流容易出现分叉、抖动、漂移的情况,导致接水困难,甚至烫伤用户的情况。即这种结构的水汽分离盒很难满足大流量出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满足大流量出水的水汽分离盒。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应用前述水汽分离盒的饮水机。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汽分离盒,包括具有腔室的盒体,所述盒体上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内的一侧设有向上延伸的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上设有聚水件,所述聚水件内具有呈锥型且与出水口相对接的出水通道,并且聚水件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小孔。
[0006]优选地,所述聚水件为成型有出水通道的网状片体。
[0007]优选地,所述出水口开设在盒体的底部,所述进水口开设在盒体的侧壁上。
[0008]为了进一步避免水滴外溅,所述出水口上连接有出水嘴,所述出水嘴具有与出水口相贯通的通孔,所述出水嘴围设在聚水件外周并与聚水件的外壁之间具有间隙。
[0009]为了方便实现出水嘴的连接,所述盒体上对应于出水口的位置设置有连接部,所述出水嘴连接在连接部上;
[0010]所述聚水件的上端外翻设有连接边,所述连接边夹设在出水嘴与连接部之间。
[0011]为了避免进水冲力过大而直接进入出水口而影响出水形状,同时也避免进水冲入排气管,所述盒体内靠近进水口的位置面向进水口设有挡板。
[0012]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饮水机,包括主体,设置在主体上的水箱,设置在主体内的水泵、加热器,所述水泵通过供水管与水箱相连接,所
述水泵通过出水管与加热器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前述的水汽分离盒,所述主体上对应于出水口的位置设有开孔;所述加热器通过连接管与水汽分离盒的进水口相连接。
[0013]优选地,所述供水管上设有逆止阀。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中的水汽分离盒,在出水口额外设置了具有锥型出水通道的聚水件,并且聚水件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小孔,如此该聚水件能够对水流的流出方向发挥引导作用,使得出水集中聚集的流出,而经小孔流出至聚水件外壁的水,也能在聚水件侧壁的导向作用下与通过出水通道流出的水相汇合,进而输出。这样,聚水件上的小孔能够保证通水量,满足大流量的出水需求。同时聚水件上的小孔能够进一步实现水汽分离,使得分离出的热气通过小孔外溢,避免对水流产生影响,进而避免了水流出现分叉、抖动、漂移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水汽分离盒的立体图。
[0016]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水汽分离盒的立体分解图。
[0017]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水汽分离盒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9]本实施例中的水汽分离盒可以应用在各种能够出热水的饮水设备中,本实施例中以应用该水汽分离盒的饮水机为例,对水汽分离盒、饮水机均进行详细的说明。
[0020]饮水机包括主体,设置在主体上的水箱,设置在主体内的水泵、加热器、水汽分离盒。其中的主体内部具有安装空间,以供水泵、加热器、水汽分离盒进行安装。水箱可以采用固定或者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安装在主体上,为了方便加水,可以使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而安装在主体上。
[0021]水泵通过供水管与水箱相连接,供水管上设有逆止阀。为了方便进行供水管与水箱的对接,主体上对应于水箱出口的位置可以设置导水座,导水座的结构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各种结构,导水座直接与供水管进行固定连接,而水箱在主体上安装后能够实现在导水座上的对接,进而实现导水座与供水管之间的水路连接。
[0022]水泵通过出水管与加热器的入口相连接,加热器可以选用现有技术中的各种加热器。本实施例中,为了满足大水量的出水要求,加热器选用高功率的加热器,如可以选用2200W的加热器,加热器工作时,采用全功率的工作方式,如此,在出温水的时候,如输出45℃温水时能够达到1.2L/min中的出水量,要求的出水温度越高,相应的出水量会有所减小。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固定的小出水量饮水机,该饮水机能够保证各个温度下,饮水机均处于最大出水量工作状态。
[0023]而为了配合饮水机保持最大出水量的工作状态,本实施例中采用下述的水汽分离盒,能够在大流量工作状态下,避免水流出现分叉、抖动、漂移的情况,相应保证用户使用安全,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0024]本实施例中的水汽分离盒包括盒体1、聚水件3、出水嘴4。其中盒体1内具有腔室,盒体1上开设有进水口11和出水口12,出水口12开设在盒体1的底部以保证水流能够顺利流
出,进水口11开设在盒体1的侧壁上,方便饮水机内部结构布置。主体上对应于出水口12的位置设有开孔,如此自水汽分离盒输出的水流能够自开孔流出。加热器出口则通过连接管与水汽分离盒的进水口11相连接,基于进水量的不同,进而提供不同温度的水。
[0025]为了方便装配,本实施例中的盒体1包括向上开口的主盒体1以及覆盖在开口上的盒盖。
[0026]为了为水流提供一定的下流导向,本实施例中,主体上对应于出水口12的位置成型有向下弯曲导向的导流通道,导流通道的下端则形成该出水口12,如此水流可以经导流通道的导流作用,再经出水口12流出。
[0027]出水口12内的远离进水位置的一侧设有向上延伸的排气管2,本实施例中,该排气管2的下端连接在导流通道的侧壁上,排气管2向上延伸至靠近盒体1顶壁的位置,排气管2内贯通设有通气通道。如此排气管2的进气口高于出水口12的位置,同时排气管2的出气口位于导流通道靠近侧壁的位置。
[0028]出水口12上设有聚水件3,聚水件3内具有呈锥型且与出水口12相对接的出水通道31,并且聚水件3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小孔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汽分离盒,包括具有腔室的盒体(1),所述盒体(1)上开设有进水口(11)和出水口(12),所述出水口(12)内的一侧设有向上延伸的排气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12)上设有聚水件(3),所述聚水件(3)内具有呈锥型且与出水口(12)相对接的出水通道(31),并且聚水件(3)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小孔(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汽分离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水件(3)为成型有出水通道(31)的网状片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汽分离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12)开设在盒体(1)的底部,所述进水口(11)开设在盒体(1)的侧壁上。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水汽分离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12)上连接有出水嘴(4),所述出水嘴(4)具有与出水口(12)相贯通的通孔,所述出水嘴(4)围设在聚水件(3)外周并与聚水件(3)的外壁之间具有间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绮漫王梓宇胡刚周文斌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万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