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幅提升P型晶体硅电池效率的非PN结面工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3506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0 08:55
本发明专利技术专利是一种大幅提升P型晶体硅电池效率的非PN结面工艺结构。该工艺结构主要是在P型晶体硅电池片的无PN结面,直接在经过清洁和去氧化层去粗糙度处理的P型硅表面,连续地镀制一个或多个IM薄膜或网线结构,而且第一个I薄膜层也可以用作钝化层,最后一层M金属层,可以作为整个电池的阳极。非金属I层可以是同种或不同种绝缘体或半导体薄膜层,金属M层为不同或同种金属薄膜层或网线层,导电性和厚度由内向外依次增大。I和M都要使用无毒无稀缺可融入自然循环的常规材料。I层厚度0—1000nm,M层0.1nm—10μm。层0.1nm—10μ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幅提升P型晶体硅电池效率的非PN结面工艺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微电子与新能源
,主要涉及一种大幅提升P型晶体硅电池效率的非PN结面工艺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开发利用太阳能是人类解决能源危机、环境危机的最主要途径。开发经济适用的绿色高效的电池工艺技术,是太阳能得以广泛利用的关键技术与环节之一。
[0003]目前,P型晶体硅电池的量产效率接近23%,N型晶体硅电池的小量产效率达到24%以上水平,但是效率还是不够高,只是在气候比较干燥、日照时间比较长的少数地区,比较有使用价值,在地球上绝大部分地区,离开补贴,实际使用价值与经济价值,都没有吸引力。
[0004]按照传统的太阳能硅电池理论,晶体硅电池量产效率达到24%水平,已经接近其理论极限,提升的潜力不大。但传统硅电池结构,只吸收短波尤其是可见光,太阳能到地面超过50%的部分变成了热红外等长波能了。我们创造的技术,是在P型硅电池的非PN结面也即电池的后端结构中,适当地加入能够高效地吸收热红外能的IM结构,在保证闭路电流与效率因子稳定的前提下,大幅提升P型晶体硅电池的开压,实现同比例提高硅电池效率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大幅提升P型晶体硅电池效率的非PN结面工艺结构,该工艺结构主要是在P型晶体硅电池片的无PN结面,直接在经过清洁和去氧化层去粗糙度处理的P型硅表面,连续地镀制一个或多个IM薄膜或网线结构,而且第一个I薄膜层也可以用作钝化层,最后一层M金属层,可以作为整个电池的阳极。
[0006]该结构中,非金属I层可以是同种或不同种绝缘体或半导体薄膜层,每个I层厚度0.01—1000nm;金属M层为不同或同种金属薄膜层或网线层,导电性和厚度由内向外依次增大,每个M层0.1nm—10μm,如为金属微纳米网线结构,可以用金属沉积镀膜刻饰或丝网印刷等工艺完成。
[0007]该结构中的M金属材料可以是铁、镍、锂、锌、镁、锡、錳、铜、钽、钇、铈、钛、银、铝、钨、钼、铬、锆、金、铂等任何一种无害金属或合金,但能带结构与导电属性选择要相互匹配,并与硅电池的整体结构匹配。
[0008]该结构中的I层为金属氧化物或其它合适的非金属绝缘薄膜层,可以是MgO、CuO、WO3、SiO2、ZnO、NiO、SnO2、Al2O3、ZrO2、TiO2、Fe2O3、Ta2O5、CeO2、Si3N4等等任一种无毒稳定材料,如果为MIIM双层绝缘薄膜结构,以电池电极为参照物,导带能级高的绝缘材料薄膜距离电池阴极更近,导带能级低的另一种绝缘材料薄膜距离电池阳极更近;如果是两层以上绝缘材料薄膜,薄膜顺序依照上述导带能级高低排列顺序关系类推。该非金属绝缘薄膜层,可以用物理或化学连续沉积镀膜工艺等完成。
[0009]该结构的最后一层M金属层,是最厚的最稳定的良导体金属层,可以作为整个电池
的阳极。
[0010]本专利技术的工艺结构层,使用的都是无毒无稀缺可融入自然循环的绿色常规材料,使用制作工艺设备,都是环保的成熟的低成本的物理或化学镀膜工艺及微纳米技术,成本收益比大,这为太阳能光伏电池有实际使用价值的推广普及应用,打下基础。
[0011]具体实施方法本专利技术专利,是一种大幅提升P型晶体硅电池效率的非PN结面工艺结构,该工艺结构主要是在P型晶体硅电池片的无PN结面,直接在经过清洁和去氧化层去粗糙度处理的P型硅表面,连续地镀制一个或多个IM薄膜或网线结构,而且第一个I薄膜层也可以用作钝化层,最后一层M金属层,可以作为整个电池的阳极。
[0012]本专利技术专利所有的制作工艺,都是低成本的成熟的工艺技术,现有的太阳能晶硅电池产线稍加改造即可以实现。各薄膜层可以由真空条件下物理蒸镀或溅射沉积工艺完成,有些薄膜也可以使用ALD或PECVD等化学镀膜工艺完成。如果有金属微纳米网线层,可以用金属沉积镀膜再刻饰或丝网印刷等工艺完成。
[0013]下面以具体实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法:以6英寸P型单晶硅电池为例。取一片已经完成磷扩散制结的带PN的6英寸P型单晶硅片,进行化学刻蚀与物理洁净和干燥处理,然后使用ALD在200
°
C条件下,在P型单晶硅片的非PN面,镀一层0.1

20nm厚的SiO2;再通过磁控溅射在高真空下镀1

60nm的AL; 再使用ALD在200
°
C条件下,在AL层上,镀一层1

200nm厚的SiO2;再使用电子束熱蒸镀在低温高真空下镀10

500nm的Cu;铜膜层作为该硅基电池的阳极;然后用磁控溅射在PN面镀TCO减反导电层10—200nm;最后使用丝网印刷用银浆在TCO面上制作阴极栅线并适当作低温退火处理,即完成整个高效电池的制作。
[0014]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专利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书及专利说明的所有内容,包括上述的具体实施实例,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幅提升P型晶体硅电池效率的非PN结面工艺结构,其特征是,该工艺结构主要是在P型晶体硅电池片的无PN结面,直接在经过清洁和去氧化层去粗糙度处理的P型硅表面,连续地镀制一个或多个IM薄膜或网线结构,而且第一个I薄膜层也可以用作钝化层,最后一层M金属层,可以作为整个电池的阳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幅提升P型晶体硅电池效率的非PN结面工艺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中,非金属I层可以是同种或不同种绝缘体或半导体薄膜层,每个I层厚度0.01—1000nm;金属M层为不同或同种金属薄膜层或网线层,导电性和厚度由内向外依次增大,每个M层0.1nm—10μm,如为金属微纳米网线结构,可以用金属沉积镀膜刻饰或丝网印刷等工艺完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幅提升P型晶体硅电池效率的非PN结面工艺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中的M金属材料可以是铁、镍、锂、锌、镁、锡、錳、铜、钽、钇、铈、钛、银、铝、钨、钼、铬、锆、金、铂等任何一种无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太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日岳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