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垃圾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63369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0 08: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垃圾处理系统,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包括支架,支架表面固定安装有箱体,所述支架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顶部铰接有车台压板,所述第一壳体内壁滑动安装有活塞板,所述车台压板与活塞板间设置有第二弹片,所述活塞板与第一壳体底部设置有第一弹片,所述支架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壳体,该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垃圾处理系统,推板上安装的推杆与顶块表面接触,顶块会推动推杆向下运动并使推杆表面凸起与凸块表面接触,使凸快向左侧运动,凸起与凸块表面脱离接触时凸块复位,由于上隔板中设置有多组顶块,使得凸块可以反复左右移动,达到使垃圾均匀挤压的效果。使垃圾均匀挤压的效果。使垃圾均匀挤压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垃圾处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垃圾处置
,具体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垃圾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垃圾处理装置,是一种将归集入其中的垃圾进行挤压、破碎、分类、无害化处理的装置,以达到保护环境并节约资源的目的。
[0003]专利公告号为CN206771368U的技术专利涉及一种垃圾处理系统,包括分离系统、焚烧系统以及废料处理系统;分离系统包括用于将垃圾固液分离的固液分离机以及用于将渗透液气液分离的过热蒸汽发生装置;焚烧系统用于焚烧垃圾的焚烧装置;废料处理系统包括用于外运残渣的残渣车以及用于处理烟气的烟囱。该技术垃圾处理系统通过先将垃圾分类与搅碎,减少焚烧垃圾所需的大量助燃剂,同时对分离出的渗透液进行再处理,排出的废渣与废气符合国家标准;同时占地少,投资小,运行费用低,在节能、环保、节省土地资源等方面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0004]上述技术中,通过分离系统将固液垃圾分离,通过焚烧系统将垃圾焚烧,通过废料处理系统将处理过程中的废料进行排出,但现有在垃圾处理过程中未利用车辆的重力进行垃圾挤压处理,而是利用额外的电能驱动处理装置进行挤压,并且在对垃圾挤压的过程中未对垃圾进行均匀处理,可能会使垃圾处理不充分。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垃圾处理系统,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垃圾处理系统,包括支架,支架表面固定安装有箱体,所述支架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顶部铰接有车台压板,所述第一壳体内壁滑动安装有活塞板,所述车台压板与活塞板间设置有第二弹片,所述活塞板与第一壳体底部设置有第一弹片,所述支架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内壁滑动安装有推板,所述第二壳体底部与推板间设置有第三弹片,所述推板远离第二壳体的一侧滑动安装在箱体的内壁,在车辆离开平台后,所述推板可以复位,所述推板远离第二壳体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与推板间设有第一弹簧,所述推板顶部滑动套接有推杆,所述推杆表面设置有第一凸起,所述箱体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上隔板,所述上隔板表面滑动套接有顶块,所述推板挤压垃圾的过程中,所述凸块可以左右移动,从而对正在挤压的垃圾进行均匀,使得垃圾可以更充分的被挤压。
[0009]优选的,所述推杆与推板间设置有第四弹片,在所述推杆与凸块脱离接触后,可以帮助推杆进行复位,所述顶块与上隔板间设有第二弹簧。
[0010]优选的,所述箱体内壁滑动安装有翘板,所述箱体内壁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
定块远离箱体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转杆,所述箱体内壁固定安装有斜板,所述斜板表面固定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顶端转动安装有螺旋转杆,所述螺旋转杆表面开设有螺纹,所述转杆右端转动安装有上门板,所述上门板表面转动安装有弹性伸缩杆,所述螺旋转杆表面铰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螺旋转杆的一端与弹性伸缩杆铰接,使弹性伸缩杆可以通过连接杆在上门板表面摆动,以刮除上门板表面残留的垃圾。
[0011]优选的,所述翘板与固定块间设置有第五弹片,所述转杆远离固定块的一端与螺旋转杆表面螺纹接触,所述斜板底部与上隔板右端固定,所述斜板表面固定安装有防护罩,避免传动机构因垃圾的进入而卡住转动机构。
[0012]优选的,所述箱体内壁固定安装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顶部滑动套接有压块,所述保护壳右侧表面固定安装有网状隔板,所述网状隔板远离保护壳的一端铰接有下门板,所述下门板底部表面滑动安装有第一气嘴,所述第一气嘴内部设置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一气嘴右端开设有第一通孔,用以吹除下门板表面附着的液体垃圾,所述网状隔板底部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气嘴,所述第二气嘴左端开设有第二通孔,用以吹除网状隔板表面附着的液体,所述第一气嘴内壁滑动安装有弹性推杆,所述弹性推杆远离第二气嘴的一端滑动安装在第二气嘴内壁,所述压块与第一气嘴间设置有拉绳。
[0013]优选的,所述保护壳内部固定安装有顶柱,所述顶柱表面转动安装有滑轮,所述拉绳与滑轮表面接触。
[0014]优选的,所述下门板与网状隔板间设置有涡卷弹簧,所述压块与保护壳间设有第六弹片,所述弹性推杆表面设置有第三弹簧。
[0015]优选的,所述下门板右端固定连接有上导流槽,所述箱体左侧底部铰接有下导流槽,可以使液体垃圾从箱体内部排出。
[0016](三)有益效果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垃圾处理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8](1)、该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垃圾处理系统,当垃圾运送车辆行驶至车台上时,车辆重力会对车台压板施加压力,从而使箱体内垃圾可以被内置机构挤压,在推板向右行进并挤压垃圾的过程中,推板上安装的推杆与顶块表面接触,顶块会推动推杆向下运动并使推杆表面凸起与凸块表面接触,使凸快向左侧运动,凸起与凸块表面脱离接触时凸块复位,由于上隔板中设置有多组顶块,使得凸块可以反复左右移动,达到使垃圾均匀挤压的效果。
[0019](2)、该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垃圾处理系统,在推板向右移动的过程中,会使弹性伸缩杆在上门板表面摆动,以刮除上门板表面残留的垃圾,当上门板向下打开时,弹性伸缩杆可以将夹缝中的大块垃圾推落,以防止因大块垃圾卡住上门板造成的堵塞,斜板上安装的保护罩可以保护传动机构,避免传动机构因垃圾进入而卡住转动机构。
[0020](3)、该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垃圾处理系统,当垃圾运输车辆离开时,下门板失去第一气嘴对它的限位,并在垃圾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打开,使挤压完成的垃圾落入清理仓,以便于工作人员清理经过处理的垃圾。
[0021](4)、该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垃圾处理系统,网状隔板与下门板表面设置有网格,以使垃圾在挤压过程中排出的液体可以通过网格分离,并通过上导流槽和下导流槽排出箱体,在第一气嘴解除对于下门板限位的同时,第一气嘴和第二气嘴可以喷射出气流对网状隔板和下门板进行干燥。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整体透视示意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专利技术斜板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专利技术固定块结构示意图;
[0027]图6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A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8]图7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B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9]图中:1、支架;21、车台压板;22、活塞板;23、第二壳体;24、推板;25、凸块;26、推杆;27、顶块;28、第一壳体;29、上隔板;3、箱体;41、翘板;42、固定块;43、转杆;44、斜板;45、底座;46、螺旋转杆;47、弹性伸缩杆;48、上门板;49、防护罩;410、连接杆;51、保护壳;52、压块;53、顶柱;54、滑轮;55、下门板;56、第一气嘴;57、网状隔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垃圾处理系统,包括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表面固定安装有箱体(3),所述支架(1)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壳体(28),所述第一壳体(28)顶部铰接有车台压板(21),所述第一壳体(28)内壁滑动安装有活塞板(22),所述车台压板(21)与活塞板(22)间设置有第二弹片,所述活塞板(22)与第一壳体(28)底部设置有第一弹片,所述支架(1)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壳体(23),所述第二壳体(23)内壁滑动安装有推板(24),所述第二壳体(23)底部与推板(24)间设置有第三弹片,所述推板(24)远离第二壳体(23)的一侧滑动安装在箱体(3)的内壁,所述推板(24)远离第二壳体(23)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凸块(25),所述凸块(25)与推板(24)间设有第一弹簧,所述推板(24)顶部滑动套接有推杆(26),所述推杆(26)表面设置有第一凸起,所述箱体(3)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上隔板(29),所述上隔板(29)表面滑动套接有顶块(2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垃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26)与推板(24)间设置有第四弹片,所述顶块(27)与上隔板(29)间设有第二弹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垃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3)内壁滑动安装有翘板(41),所述箱体(3)内壁固定安装有固定块(42),所述固定块(42)远离箱体(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转杆(43),所述箱体(3)内壁固定安装有斜板(44),所述斜板(44)表面固定安装有底座(45),所述底座(45)顶端转动安装有螺旋转杆(46),所述螺旋转杆(46)表面开设有螺纹,所述转杆(43)右端转动安装有上门板(48),所述上门板(48)表面转动安装有弹性伸缩杆(47),所述螺旋转杆(46)表面铰接有连接杆(410),所述连接杆(410)远离螺旋转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振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问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