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子用线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3240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0 08:53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定子用线圈,其实现了各相线圈在定子芯的槽内的最佳配置,且成型性良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一种定子用线圈,由线圈组构成,所述线圈组由U相、V相、W相的三相线圈构成,所述U相、V相、W相的三相线圈分别具有插入定子芯的槽中的多个直线部,在输入端子与中点端子接近的状态下被折回,从而使多个直线部的往部与返部层叠,三相线圈各自的输入端子与中点端子在定子用线圈的长度方向上交替配置。交替配置。交替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定子用线圈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定子用线圈。

技术介绍

[0002]以往,例如根据专利文献1已知一种定子用线圈的技术,具有以下结构:成型将由U相、V相、W相的三相线圈构成的线圈组插入定子芯的槽中的直线部,同时在线圈的一端部的输入端子与另一端部的中点端子接近的状态下折弯线圈的一端,从而层叠各线圈的多个直线部的往部和返部。
[0003][先前技术文献][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1

5807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0007]以往,如图8所示,当沿着定子芯的槽排列方向(线圈的直线部201的排列方向)观察定子用线圈200的一端部的U、V、W的三个输入端子202a,203a,204a和另一端部的Nu、Nv、Nw的三个中点端子202b,203b,204b时,按照U、一般、V、Nu、W、Nv、一般、Nw的顺序排列。中点端子202b,203b,204b与公共连接板205电连接。但是,在该情况下,由于各相线圈端部的输入端子和中点端子不连续排列,导致将线圈成型为片状的步骤变得复杂,特别是在编织式带状线圈的情况,难以成型。
[0008]另一方面,例如如图9所示,认为以输入端子202a,203a,204a与中点端子202b,203b,204b接近的方式配置能够解决定子用线圈200的这种不良情况。在从定子芯的槽排列方向(线圈的直线部201的排列方向)观察该定子用线圈200的情况下,输入端子202a,203a,204a与中点端子202b,203b,204b按照U、V、W、Nu、Nv、Nw的顺序排列。
[0009]然而,图9所示的定子用线圈200存在以下问题。图10A示意性地绘示了图9所示的定子用线圈的直线部插入定子芯100的三个相邻槽101中时的定子。在槽101中所述的圆内有
×
的标记表示槽101内的线圈的直线部201的方向(直线部201从输入端子202a,203a,204a朝向中点端子202b,203b,204b的方向)从与纸面垂直方向的近前侧朝向里侧。因此,在图9所示结构的定子用线圈200中,配置在相邻槽101中的U相、V相、W相的三相线圈的直线部201的方向相同。在该情况下,要流过槽101内的直线部201的电流的流向与各相线圈的直线部201的方向相同。但是,在该情况下,如图10B所示,由于流经相邻槽101的直线部201的电流的流向仅为从各输入端子(U、V、W)流向中点端子(N),导致电流没有目的地,并且配置在定子中的转子不能顺畅地旋转。
[0010]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子用线圈,其实现了各相线圈在定子芯的槽内的最佳配置,且成型性良好。
[0011][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0012](1)本专利技术的定子用线圈(例如,后述的定子用线圈1)具有以下结构:由线圈组(例如,后述的线圈组10)构成,所述线圈组由U相、V相、W相的三相线圈(例如,后述的U相线圈11、V相线圈12、W相线圈13)构成,所述U相、V相、W相的三相线圈分别具有插入定子芯(例如,后述的定子芯20)的槽(例如,后述的槽22)中的多个直线部(例如,后述的直线部111、121、131),在输入端子与中点端子接近的状态下被折回,从而使前述多个直线部的往部与返部层叠,前述三相线圈各自的前述输入端子与前述中点端子在前述定子用线圈的长度方向(例如,后述的X方向)上交替配置。
[0013](专利技术的效果)
[0014]根据上述(1),三相线圈各自的输入端子与中点端子在定子用线圈的长度方向上交替配置,由此实现了各相线圈在定子芯的槽内的最佳配置。由于线圈的输入端子与中点端子在定子用线圈的长度方向上连续排列,从而实现了所有线圈的同时编织成型,成型为片状时的成型性良好。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绘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定子用线圈的主视图。
[0016]图2是绘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定子用线圈安装于定子芯的情况的平面图。
[0017]图3A是示意性地绘示了安装有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定子用线圈的一部分的定子的一部分的平面图。
[0018]图3B是说明电流在图3A所示的定子中的方向的图。
[0019]图4是示意性地绘示了安装有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定子用线圈的定子的一部分的平面图。
[0020]图5是绘示在图4所示的定子中向各相线圈提供电流时的电流波形的图。
[0021]图6A是绘示S极和N极相对于图4所示定子的电气角0
°
的相位的图。
[0022]图6B是绘示S极和N极相对于图4所示定子的电气角30
°
的相位的图。
[0023]图6C是绘示S极和N极相对于图4所示定子的电气角60
°
的相位的图。
[0024]图6D是绘示S极和N极相对于图4所示定子的电气角90
°
的相位的图。
[0025]图6E是绘示S极和N极相对于图4所示定子的电气角120
°
的相位的图。
[0026]图6F是绘示S极和N极相对于图4所示定子的电气角150
°
的相位的图。
[0027]图7是绘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定子用线圈的端部的主视图。
[0028]图8是绘示以往定子用线圈的输入端子和中点端子的配置的一例的主视图。
[0029]图9是绘示以往定子用线圈的输入端子和中点端子的配置的另一例的主视图。
[0030]图10A是示意性地绘示了安装有图9所示的以往定子用线圈的定子的一部分的平面图。
[0031]图10B是说明电流在图10A所示的定子中的流向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绘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定子用线圈1的主视图。定子用线圈1由U相线圈11、V相线圈12、W相线圈13的三相线圈构成的线圈组10所构成,为在一个方向(图1中的左右方向)上形成为长条带状的片状线圈。
[0033]此外,图1所示的X方向表示定子用线圈1的长度方向。该X方向为定子用线圈1安装在定子芯20(参照图2)上时沿着定子芯20的圆周方向的方向。X方向上的X1方向为定子用线圈1的长度方向的一侧,X2方向为定子用线圈1的长度方向的另一侧。图1所示的Y方向表示定子用线圈1的宽度方向。该Y方向为定子用线圈1安装在定子芯20上时沿着定子芯20的轴向(图2中垂直于纸面的方向)的方向。Y方向上的Y1方向为定子用线圈1的宽度方向的一侧,Y2方向为定子用线圈1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侧。
[0034]本实施方式的U相线圈11、V相线圈12、W相线圈13分别由两根线圈构成。即,U相线圈11由在X方向上相邻的线圈11a,11b构成。V相线圈12由在X方向上相邻的线圈12a,12b构成。W相线圈13由在X方向上相邻的线圈13a,13b构成。
[0035]U相线圈11、V相线圈12、W相线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子用线圈,由线圈组构成,所述线圈组由U相、V相、W相的三相线圈构成,所述U相、V相、W相的三相线圈分别具有插入定子芯的槽中的多个直线部,在输入端子与中点端子接近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曲贤一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