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脑电定位等分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3025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0 08: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脑电定位等分器,其包括:伸缩件,包括依次连接的十个伸缩单元,每个伸缩单元包括两根等长且相互交叉的第一连接杆,两根第一连接杆的中部通过第一转轴铰接,相邻两个伸缩单元的第一连接杆通过第二转轴铰接;两个端架,每个端架包括两根等长的第二连接杆,两根第二连接杆的一端通过第三转轴铰接;两个拉环,分别连接于两个端架上;其中,所述伸缩件采用软性材料制成,两个所述端架分别通过第四转轴铰接于所述伸缩件的首尾两端形成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由十一个边长固定菱形连接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用于国际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脑电定位等分器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临床
,尤其涉及一种脑电定位等分器。

技术介绍

[0002]脑电图是评价脑功能状态的敏感指标,特别是对癫痫等阵发性脑功能异常的定性和定位,脑电图仍是其他监测方法无法取代的技术。脑电图监测前期需要做很多准备,最为繁琐的就是计算患者头部的电极放置位置,电极位置定位的准确与否是影响监测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因素。目前,EEG研究中通常采用国际脑电图学会标定的10

20电极导联定位标准(以下简称国际10

20系统)安置电极,包括19个记录电极和2个参考电极,每个电极与邻近电极离开10%或20%的距离。
[0003]现有脑电极位置的测量定位多使用常规的测量工具进行,如卷尺。常用的临床脑电图一般采用盘状电极采集信号,脑电监测前需要专业的医生利用卷尺进行测量计算定位,然后再粘贴盘状电极。该测量定位操作过程繁琐,一般需要2个人配合进行,造成人力与时间的严重浪费,且测量效率低,测量结果很容易产生误差积累,进而导致脑电监测的精确度不高,不利于脑电监测的进行。
[0004]针对这一技术问题,公开号为CN113768507A的中国专利技术申请提供了一种脑电监测定位装置,包括纵轴带、横轴带、第一颞连带和第二颞连带,纵轴带和横轴带十字对称交叉设置,纵轴带、横轴带、第一颞连带和第二颞连带上均设有若干个监测点,每个所述监测点上均设有检测电极,且根据技术方案可知监测点依据国际10

20系统设置。纵轴带以鼻根部为起点,绕过头顶至枕骨粗隆为终点,横轴带以左耳前凸为起点,绕过头顶至右耳前凸为终点,纵轴带和横轴带的长度可设置成多种规格,以便不同的患者可以选择佩戴,患者佩戴好后,临床技师只需按上述监测点的位置将检测电极逐一粘贴固定即可,具有方便快速定位安装检测电极,无需人力测量定位的优点。但该定位装置无论设置多少种规格,仍不能满足并适应所有患者的头型,面对不同年龄以及不同头径、或者不同头型的患者时,会存在电极安装位置不准确的问题,继而导致监测结果不准确,仍需辅助常规测量手段进行测量定位。但常规卷尺或软尺测量过程繁琐,且极容易出现操作误差,亟需一种脑电定位等分器来解决脑电测量定位过程繁琐、定位不准确且耗时耗力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脑电定位等分器,该脑电定位等分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伸缩组件采用十等分结构,适用国际10

20系统,有效提高电极定位效率,进而缩短了脑电监测时间,有利于脑电监测技术的普及。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提供一种脑电定位等分器,其包括:
[0008]伸缩件,包括依次连接的十个伸缩单元,每个伸缩单元包括两根等长且相互交叉的第一连接杆,两根第一连接杆的中部通过第一转轴铰接,且相邻两个所述伸缩单元的第
一连接杆通过第二转轴铰接;
[0009]两个端架,每个所述端架包括两根等长的第二连接杆,两根第二连接杆的一端通过第三转轴铰接;
[0010]两个拉环,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端架上;
[0011]其中,所述伸缩件采用软性材料制成,两个所述端架分别通过第四转轴铰接于所述伸缩件的首尾两端形成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由十一个边长固定菱形连接组成。
[0012]本技术方案通过十个伸缩单元构成十等分结构,适用国际10

20系统。当拉动或推压两端拉环时,各伸缩单元将按同一比例伸长或缩短,从而实现等分的目的。使用时,操作者可按国际10

20系统,快速、方便的将电极定位点找出并标记,操作简单,可明显缩短脑电测量定位准备时间,且有效提高了电极定位效率以及定位准确性。同时,伸缩件采用软性材料作为材质,可整体向拉伸平面两侧弯曲,并可贴附于头皮之上,适应各种头型。
[0013]本申请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脑电定位等分器还包括两个锁紧装置,其分别设置于所述伸缩组件的两端侧的铰接处,所述锁紧装置压紧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用以阻止其相对转动,且两个所述锁紧装置位于伸缩组件的同一侧。通过锁紧装置将伸缩组件锁止,使整个脑电定位等分器处于稳固性结构状态,且不会变形,从而方便标记电极定位点。
[0014]通过锁紧装置本申请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紧装置包括旋转块和锁紧块,所述旋转块固设于第四转轴的一端,所述锁紧块设置有贯穿顶面和底面的内螺纹孔,所述第四转轴上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孔匹配的外螺纹,所述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均位于所述旋转块和锁紧块之间。通过内外螺纹配合锁止,结构简单,便于操作。
[0015]本申请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脑电定位等分器还包括标尺,所述伸缩组件一侧的每个铰接处均设置有供所述标尺穿过的尺扣,多个所述尺扣依次排列形成导向通道,所述标尺贯穿所述导向通道与所述伸缩组件滑动连接。通过设置标尺,方便操作者对电极定位点的测量距离进行精准的了解和记录。
[0016]本申请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伸缩组件的一端与所述标尺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伸缩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标尺滑动连接,使得其沿标尺的长度方向,方便调节等分距离。
[0017]本申请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尺扣连接于所述第二转轴和所述第四转轴上。
[0018]本申请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拉环为圆形拉环,其与所述端架所在的平面垂直设置,该结构下的拉环方便实现伸缩组件的拉伸操作。
[0019]本申请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拉环固设于所述第三转轴的一端,拉环可随第三转轴水平转动。
[0020]本申请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伸缩件采用的软性材料为柔性塑料,柔性塑料具备更好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现有技术国际10

20系统中电极放置点及名称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脑电定位等分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拉环与端架的连接示意图;
[0024]图4为图2中A处的剖视图。
[0025]以上各图中:脑电定位等分器100;伸缩件1;第一连接杆11;第一转轴12;第二转轴13;端架2;第二连接杆21;第三转轴22;拉环3;第四转轴4;锁紧装置5;旋转块51;锁紧块52;标尺6;尺扣7。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
[0027]参考图1,国际10

20系统中电极的排列与头颅大小和形状成比例,电极部位与大脑皮层解剖关系相符,且电极名称亦与脑解剖分区相符,其左右各取8个电极定位点、中线取3个电极定位点共计19个电极定位点用于放置记录电极,左右耳电极A1、A2为参考电极,其定位标准具体如下:
[0028]1、前后位:将从鼻根至枕外粗隆的前后连线十等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脑电定位等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伸缩件,包括依次连接的十个伸缩单元,每个伸缩单元包括两根等长且相互交叉的第一连接杆,两根第一连接杆的中部通过第一转轴铰接,相邻两个伸缩单元的第一连接杆通过第二转轴铰接;两个端架,每个所述端架包括两根等长的第二连接杆,两根第二连接杆的一端通过第三转轴铰接;两个拉环,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端架上;其中,所述伸缩件采用软性材料制成,两个所述端架分别通过第四转轴铰接于所述伸缩件的首尾两端形成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由十一个边长固定菱形连接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电定位等分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锁紧装置,其分别设置于所述伸缩组件的两端侧的铰接处,所述锁紧装置压紧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用以阻止其相对转动,且两个所述锁紧装置位于伸缩组件的同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脑电定位等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装置包括旋转块和锁紧块,所述旋转块固设于第四转轴的一端,所述锁紧块设置有贯穿顶面和底面的内螺纹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素芳于培燕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泰诺康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