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慧交通预警装置,能够有效解决视线受阻,导致交通事故频发的问题;包括预警柱,预警柱中设置有摄像模块、图像识别系统,图像识别系统电连接有控制模块,控制模块电连接有激光警示灯组,摄像模块镜头的朝向、激光警示灯组发出的光线均对准斑马线;斑马线区域的边角位置设置有标记物。有益效果:本装置中的摄像模块、配合标记物来使用的,视线良好的情况下可以拍摄到标记物;图像识别系统可以识别到普通摄像头拍摄的标记物;十分钟摄像模块还未拍摄到最远的标记物,就视为斑马线上方空间中的光线条件不好;在这种情况下,开启激光警示灯组,将具有穿透性的光线照射在人的腿部,提醒该道路上的驾驶员,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通事故的发生。通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慧交通预警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智慧交通预警装置,属于交通预警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0002]交通系统的十字路口中有红绿灯和人行道;车辆和行人都是根据红绿灯的指示参与安全交通的;但是在的黑夜、雨雪雾天的时,由于人的视线受阻,可能会出现看不清红绿灯的情况发生;如果这时候人行道上有人行走,并且车辆正常通行,则会发生交通安全事故;
[0003]所以需要交通预警的措施,对行人和车辆驾驶员进行警示,降低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慧交通预警装置,能够有效解决雨雪天气人视线受阻,导致交通事故频发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包括设置在斑马线一侧的预警柱,所述预警柱中设置有摄像模块、与所述摄像模块电连接的图像识别系统,所述图像识别系统电连接有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有激光警示灯组;其中,所述摄像模块镜头的朝向、所述激光警示灯组发出的光线均对准所述斑马线区域;所述斑马线区域的边角位置设置有标记物。
[0007]进一步的:所述斑马线前后侧还设置有地灯,所述地灯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预警柱设置在所述斑马线其中一个边角处。
[0009]进一步的:所述预警柱的数量为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斑马线的两端。
[0010]进一步的:所述标记物为涂抹在地面上的亮色漆。
[0011]进一步的:所述预警柱上设置有弧形开槽,所述摄像模块、所述激光警示灯组均设置在所述弧形开槽中。
[0012]有益效果为:
[0013]本装置中的摄像模块、配合标记物来使用的,正常天气摄像模块是可以拍摄到最远的标记物,也就是说,视线良好的情况下可以拍摄到标记物;图像识别系统可以识别到普通摄像头拍摄的标记物;当十分钟摄像模块还未拍摄到最远的标记物,就视为斑马线上方空间中的光线条件不好,可能会影响驾驶员的视线;在这种情况下,会开启激光警示灯组,通过具有穿透性的光线照射在人的腿部,提醒该道路上的驾驶员,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易于说明,本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预警柱零件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两个预警柱与斑马线位置关系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激光警示灯光线覆盖范围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的结构框图。
[0020]附图标记说明:
[0021]1、预警柱;2、摄像模块;3、图像识别系统;4、控制模块;5、激光警示灯组;6、斑马线;7、弧形开槽;8、地灯;9、标记物。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3]参阅图1
‑
5为本技术一种智慧交通预警装置的一种实施例,
[0024]包括预警柱1,预警柱1中设置有摄像模块2、与摄像模块2电连接的图像识别系统3,图像识别系统3电连接有控制模块4,控制模块4电连接有激光警示灯组5,其中,摄像模块2镜头的朝向、激光警示灯组5发出的光线均对准斑马线6;斑马线6区域的边角位置设置有标记物9。
[0025]本装置中的图像识别系统3主要是识别图像中的颜色、以及动态追踪;市场上这种功能已经非常成熟,在此不做赘述。
[0026]本装置中的摄像模块2中带有普通摄像头和红外摄像头,普通摄像头可以拍摄清洗的实施影像,红外摄像头可以拍摄温感影像;普通摄像头和红外摄像头常开可以拍摄到斑马线6以及斑马线6上方的空间;
[0027]当行人进入斑马线的范围之后,由于红外线摄像头拍摄的人体温感图像为黄色或者红色;所以图像识别系统3可以轻松识别出人体的轮廓;识别出来之后,将识别的信息传递给控制模块4,控制模块4控制激光警示灯组5发出红光,照射在斑马线6的范围上,并照射在人体上;这时候斑马线6所在的道路如果有汽车行驶的时候,可以非常清晰的看到照射在人体上的红光,起到警示的作用。
[0028]还有就是本装置中的普通摄像头是配合标记物9来使用的,正常天气普通摄像头是可以拍摄到最远的标记物9,也就是说,视线良好的情况下可以拍摄到标记物9;图像识别系统3可以识别到普通摄像头拍摄的标记物9,这种情况下,不会开启激光警示灯组5;
[0029]但是行人和车辆经过斑马线6区域的时候,会阻挡普通摄像头的视线,会出现拍摄不到最远标记物9的情况,但是这个时间会很短,所以本装置在标记物9的拍摄时间设置一个上限,当十分钟普通摄像头还未拍摄到最远的标记物9,就视为斑马线6上方空间中的光线条件不好,可能会影响驾驶员的视线;在这种情况下,图像识别系统3在识别到人体轮廓的时候,也会开启激光警示灯组5。
[0030]这样可以节省激光警示灯组5工作的时间。
[0031]斑马线6前后侧还设置有地灯8,地灯8与控制模块4电连接。
[0032]地灯8的的作用主要就是配合预警柱1来使用;设置地灯8的主要原因是预警柱1的高度;由于本装置预警柱1的高度不高,50cm的高度,即使开启激光警示灯组5的情况下,能照射的空间也是有限,即只会照射在行人的小腿以下;这种照射范围,主要是为了方便驾驶
员观察斑马线6上走的行人,并不是以提醒行人为目的;如果要提醒行人,则需要提高预警柱1的高度,也就是提高激光警示灯组5照射的空间范围,如此设置的话,一方面成本较高,另一方面会造成光污染;50cm高度的预警柱1在调整摄像模块2角度的情况下,可以做的覆盖整片斑马线6而不会造成光污染。
[0033]地灯8提醒行人的主要工作原理为:红外线摄像头可以拍摄出人体的轮廓,图像识别系统3在识别的时候,会识别出行人所在的位置,判断出人体距离哪个地灯8最近,这时候控制模块4就会控制该地灯8发出光亮,光线笔直的照射在行人身上,提醒行人;还有这种光线是自下而上的照射,区别于横向照射的光源,可以降低光污染。
[0034]本装置中,标记物9为涂抹在地面上的亮色漆,亮色漆较为显眼,比较容易分辨。
[0035]本申请文件说明书附图中的虚线表示为光线覆盖的区域界线。
[0036]本装置中,弧形开槽7如图2所示,作用是安装激光警示灯组5,并限制激光警示灯组5发出光线的范围。
[0037]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但本技术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技术的专利范围之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慧交通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斑马线(6)一侧的预警柱(1),所述预警柱(1)中设置有摄像模块(2)、与所述摄像模块(2)电连接的图像识别系统(3),所述图像识别系统(3)电连接有控制模块(4),所述控制模块(4)电连接有激光警示灯组(5); 其中,所述摄像模块(2)镜头的朝向、所述激光警示灯组(5)发出的光线均对准所述斑马线(6)区域;所述斑马线(6)区域的边角位置设置有标记物(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慧交通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模块(2)包括普通摄像头和红外摄像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慧交通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斑马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本惠杰,张超,张巍,王风雷,赵莹杰,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海融软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