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型玻璃景观发光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2985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U型玻璃景观发光柱,包括:若干U型玻璃、光源、上固定组件和下固定组件,若干U型玻璃围绕光源布置从而构成一多边形的柱体,柱体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在上固定组件和下固定组件上;上固定组件包括顶板、上固定框和上卡件,上固定框固定在顶板的底部,上卡件卡套在U型玻璃顶部边缘并嵌入上固定框内;下固定组件包括基座、下固定框和下卡件,顶板通过若干支撑杆与基座固定连接,下固定框固定在基座的顶部,下卡件嵌设在下固定框内,U型玻璃的底部卡配在下卡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若干块U型玻璃来制作景观发光柱,硬度高,不易破碎,也不易发黄,而且表面光泽度高,能够保证景观发光柱较好的景观效果。保证景观发光柱较好的景观效果。保证景观发光柱较好的景观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U型玻璃景观发光柱


[0001]本技术涉及景观发光柱
,特别涉及一种U型玻璃景观发光柱。

技术介绍

[0002]景观发光柱是一种户外装饰性照明灯具,既有观赏性,也有照明性质。景观发光柱作为现代景观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不仅自身具有较高的观赏性,还强调艺术灯的景观与周围环境的协调统一,景观发光柱利用不同的造型、相异的光色与亮度来造景,适用于广场、居住区、公共绿地等景观场所。
[0003]目前,市面上较为常见的景观发光柱往往采用透明塑料作为外层壳体,而采用塑料材质会存在以下缺陷:1)塑料材质硬度不高,在受到撞击或是外力作用下容易造成破碎;2)经长时间风吹日晒后塑料容易出现发黄,影响观感;3)塑料材质表面光泽度不好。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予以改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U型玻璃景观发光柱,以克服现有景观发光柱硬度不高、容易破碎、经久使用后容易发黄、及光泽度不好的缺陷。
[0005]本技术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U型玻璃景观发光柱,包括:若干U型玻璃、光源、上固定组件和下固定组件,若干所述U型玻璃围绕所述光源布置从而构成一多边形的柱体,所述柱体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上固定组件和所述下固定组件上;所述上固定组件包括顶板、上固定框和上卡件,所述上固定框固定在所述顶板的底部,所述上卡件卡套在所述U型玻璃顶部边缘并嵌入所述上固定框内;所述下固定组件包括基座、下固定框和下卡件,所述顶板通过若干支撑杆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所述下固定框固定在所述基座的顶部,所述下卡件嵌设在所述下固定框内,所述U型玻璃的底部卡配在所述下卡件上。
[000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卡件设置有向上敞口的U型主体部及一体连接在所述U型主体部一侧的卡板部,且所述卡板部与所述U型主体部之间形成有开口向下的第一卡槽,所述U型玻璃的上端插接在该第一卡槽内。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固定框呈向下敞口的U型,其两侧内壁靠近下端处均设置有第一倒钩,所述第一倒钩卡扣在所述上卡件上。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卡件设置有槽板部及一体连接在所述槽板部一侧的承载部,所述承载部上设置有第二卡槽,所述U型玻璃的下端插接在该第二卡槽内。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承载部与所述槽板部之间具有一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下端朝向所述承载部一侧倾斜设置。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固定框呈向上敞口的U型,其两侧内壁靠近上端处均设置有第二倒钩,所述第二倒钩卡扣在所述下卡件上。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U型玻璃的表面设置有磨砂层。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光源与若干所述U型玻璃之间安装有画布。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本技术提供一种U型玻璃景观发光柱,采用若干块U型玻璃来制作景观发光柱,U型玻璃表面张力可以高达50N/mm2,强度远大于塑料材质,硬度高,不易破碎,而且玻璃材质经长时间风吹日晒后也不会发黄,表面光泽度高,保证景观发光柱较好的景观效果;
[0015]2)本技术通过上固定框和下固定框对U型玻璃起到固定作用,并采用由PVC材料制成的上卡件和下卡件对U型玻璃进一步精准定位,避免U型玻璃直接与金属材质的上固定框和下固定框接触,从而实现对U型玻璃起到良好的固定及保护作用,而且安装非常方便简单;
[0016]3)本技术可选用带磨砂层的U型玻璃,做成单一色彩景观发光柱,也可以在光源与U型玻璃之间安装画布,将景观发光柱做成带有各种图画效果,实现景观发光柱的多样化,也更加具有美观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U型玻璃景观发光柱的主视图;
[0018]图2为本技术U型玻璃景观发光柱的平面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U型玻璃与上固定组件和下固定组件组装的立体图;
[0020]图4为本技术U型玻璃与上固定组件和下固定组件组装的剖视图;
[0021]图5为本技术U型玻璃与上固定组件和下固定组件的分解图;
[0022]图6为本技术中上卡件的立体图;
[0023]图7为本技术中下卡件的立体图;
[0024]图8为本技术U型玻璃景观发光柱安装有画布的平面示意图。
[0025]结合附图,作以下说明:
[0026]1、U型玻璃;2、光源;3、顶板;4、上固定框;401、第一倒钩;5、上卡件;501、U型主体部;502、卡板部;503、第一卡槽;6、基座;7、下固定框;701、第二倒钩;8、下卡件;801、槽板部;802、承载部;803、第二卡槽;804、连接板;9、支撑杆;10、画布。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0028]参阅图1至图7,本技术提供一种U型玻璃景观发光柱,包括:若干U型玻璃1、光源2、上固定组件和下固定组件。其中,U型玻璃1的长度和宽度可根据景观发光柱实际所需的长度和宽度来确定,同时根据景观发光柱所需要的形状来确定U型玻璃1的数量。本实施例中,U型玻璃1设置有四块,四块U型玻璃1两两相对围绕光源2布置,从而构成四边形的柱体。需要说明的是,四块U型玻璃1均是凹口朝向光源2布置,所形成的柱体并非是绝对意义上的四边形,而是在四角处均具有阴角,如图2所示那样。当然,U型玻璃1也不限于是四块,例如,可以是三块或六块,从而使得拼合后的柱体整体呈现三棱柱或六棱柱构造。
[0029]进一步的,柱体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在上固定组件和下固定组件上。上固定组件包括顶板3、四个上固定框4和四个上卡件5,四个上固定框4均采用的是铝型材,四个上固定
框4分别使用自攻螺丝固定在顶板3的底部,且与四块U型玻璃1一一对应。四个上卡件5一一对应卡套在U型玻璃1顶部边缘上,并嵌入对应的上固定框4内。
[0030]具体的,参阅图4至图6,上卡件5设置有向上敞口的U型主体部501及一体连接在U型主体部501一侧的卡板部502,且卡板部502与U型主体部501之间形成有开口向下的第一卡槽503。U型玻璃1具有主板部以及连接在主板部两侧的两个侧板,上卡件5的长度小于U型玻璃1的两个侧板之间的间距,U型玻璃1的主板部上端向上插接在该第一卡槽503内,且使得上卡件5的U型主体部501处于U型玻璃1的凹口内。上固定框4呈向下敞口的U型,其两侧内壁靠近下端处均设置有第一倒钩401,上卡件5嵌入上固定框4内并被第一倒钩401卡扣住。
[0031]参阅图1至图3,下固定组件包括基座6、四个下固定框7和四个下卡件8。顶板3通过四个支撑杆9与基座6固定连接,四个支撑杆9均采用的是方管,由四块U型玻璃1构成的柱体中间穿过,起到对顶板3支撑固定的作用。四个下固定框7分别使用自攻螺丝固定在基座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U型玻璃景观发光柱,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U型玻璃(1)、光源(2)、上固定组件和下固定组件,若干所述U型玻璃(1)围绕所述光源(2)布置从而构成一多边形的柱体,所述柱体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上固定组件和所述下固定组件上;所述上固定组件包括顶板(3)、上固定框(4)和上卡件(5),所述上固定框(4)固定在所述顶板(3)的底部,所述上卡件(5)卡套在所述U型玻璃(1)顶部边缘并嵌入所述上固定框(4)内;所述下固定组件包括基座(6)、下固定框(7)和下卡件(8),所述顶板(3)通过若干支撑杆(9)与所述基座(6)固定连接,所述下固定框(7)固定在所述基座(6)的顶部,所述下卡件(8)嵌设在所述下固定框(7)内,所述U型玻璃(1)的底部卡配在所述下卡件(8)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型玻璃景观发光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卡件(5)设置有向上敞口的U型主体部(501)及一体连接在所述U型主体部(501)一侧的卡板部(502),且所述卡板部(502)与所述U型主体部(501)之间形成有开口向下的第一卡槽(503),所述U型玻璃(1)的上端插接在该第一卡槽(503)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型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康健陈子纬
申请(专利权)人:阿普尔顿特种玻璃太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