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下机器人自动收放缆浮漂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自动收放
,具体涉及一种水下机器人自动收放缆浮漂。
技术介绍
[0002]常用的带线缆的水下机器人在使用时,配备有线盘,线盘放置于岸上,采用手动进行线缆的收放,因为线盘需要转动,因此线盘与接头之间需要用导电滑环连接,连接不稳定,而且需要线缆较长,搬运很不方便。如果全程采用无线传输,由于电磁波无法在水下传播,所以现在水下机器人通讯往往采用有线方式,但这样对机器人运动有很大的限制,所以有些人使用浮漂天线来做中转,浮漂浮在水面上,浮漂与水下机器人采用线缆连接,浮漂与陆地基站采用无线方式通讯,这样能有效地提高水下机器人的灵活性。
[0003]授权公告号为CN20987070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水下机器人自动收放缆浮漂,包括防水舱和舱盖,防水舱与舱盖密封围成用于使浮漂悬浮在水中的空腔,舱盖上转动设置有线缆盘,舱盖上还设置有用于带动线缆盘转动以收放线缆的减速电机,线缆盘上密封设置有球罩,线缆盘与球罩之间的密封空间内设置有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上连接有控制器和与控制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机器人自动收放缆浮漂,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安装支架(3)、支撑支架(4)、绕线辊(5)、阻挡板(6)、传感器(7)、垂直转动件(8)、探照灯(9)、升降涡轮(10)、摄像头(11)、水平转动件(13)、动力装置(14)和转向涡轮(15);所述壳体(1)顶部上设有线缆凹槽(2);壳体(1)顶部上设有通孔;升降涡轮(10)穿过通孔与壳体(1)连接;壳体(1)底部与安装支架(3)连接;安装支架(3)底部与支撑支架(4)连接;安装支架(3)上设有转动连接件,转动连接件与绕线辊(5)转动连接;绕线辊(5)上缠绕设有控制线,控制线穿过顶部壳体(1)上线缆凹槽(2);绕线辊(5)两端与阻挡板(6)连接;阻挡板(6)直径大于绕线辊(5)直径;阻挡板(6)远离绕线辊(5)的一端与传感器(7)连接;安装支架(3)顶部与垂直转动件(8)转动连接;垂直转动件(8)底部与探照灯(9)连接;安装支架(3)侧面与摄像头(11)连接;摄像头(11)上设有保护盖(12);保护盖(12)与安装支架(3)螺纹连接;安装支架(3)边缘与水平转动件(13)转动连接;水平转动件(13)底部与转向涡轮(15)转动连接;转向涡轮(15)背部与动力装置(14)连接;多组动力装置(14)与转向涡轮(15)设置于安装支架(3)周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伟哲,庞然,童博,张宇,高晨,苏新民,张宝锋,张管武,彭泳江,施俊佼,张诗雨,李冬,杨蓓蓓,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华能国际电力江苏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华能国际电力江苏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清洁能源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