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组合物外用膏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7626745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2:18
本公开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膏剂,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膏剂包括紫花地丁2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药组合物外用膏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公开涉及中医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外敷的中药组合物膏剂。

技术介绍

[0002]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长期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和总结,是具有独立理论风格和切实临床疗效的医学体系,至今屹立于世界医学之林而依然保持着旺盛生命力。中医理论以中国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古代文化为背景,逐步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原创性的医学发现和医学专利技术。
[0003]中医药目前广泛的应用于现代医疗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无论是内服、外敷的治疗方式中有着其不可替代的地位。中药外用膏剂是将中药原料进行提取,将有效成分与基质制成半固体或近似固体的一类制剂,该外用膏剂能够快速的通过皮肤和/或黏膜,达到局部或全身的治疗效果。相对于内服汤药而言,外用膏剂能够避免中药汤药引起的肝脏的首过效应,以及对胃肠道的刺激,药物有效成分能够更加直接的抵达病灶,快速的达到治疗效果。
[0004]对于皮肤和风湿类的疾病症状,如痤疮、痛风、关节痛、结节红斑、血管炎、足癣手癣、银屑病、湿疹、痈疽痔等,从现代医学来讲主要是由于一些炎症、感染和免疫系统紊乱等因素引起的,现代医学的治疗主要集中在消炎、杀菌和调节免疫等角度来进行治疗。而从中医药领域来说,上述病症其主要是气血为毒邪壅塞而不通、湿热内生、阳热上升、风寒湿痹等引起,而中医的治疗则会从清热解毒、祛风通络、散寒祛湿、活血化瘀的角度综合达到减轻或消灭病灶的原理出发,进行中药的配比。
[0005]而中药的组合配方直接决定了中药外用膏剂的效果,现有技术中如申请人为苏州大学,公开号为:CN112294867A,荔枝草黄芩复方痤疮乳膏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将硬脂酸、凡士林、羊毛脂、单硬脂酸甘油酯、十六醇加热混合,得到油相;将甘油、三乙醇胺熔融混合,得到水相;将水相、油相、黄芩浸膏、荔枝草浸膏混合,加水定容,混合均匀,即得荔枝草黄芩复方痤疮乳膏剂。该方案选用新型外用制剂乳膏剂制成中药乳膏剂,具有对于皮肤附着力强,生物相容性好,可有效促进药物透过皮肤角质层,到达作用部位发挥疗效,不仅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降低药物剂量,保证疗效,而且可避免局部药物浓度过高引起的刺激性问题,使用方便、安全,而对于皮肤病灶的治疗主要是依靠荔枝草醇提物的抗菌性。该方案虽然使用了中药成分,但是更偏向于西药方法,主要是基于中药中具有抗菌作用的物质来治疗皮肤疾病,整体来说该方案产品制备复杂,对工艺要求较高,另外从中药角度来看,单一的使用抗菌性的中药,膏药的药性难以预估,药效和治疗效果不明确。
[0006]本申请欲基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中药外用膏剂制备工艺复杂、药理不明晰,更多的是偏向于某种药物的抗菌作用的机理而使得膏药可能存在的一些缺陷,从中医中药的角度,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各中药组分相互配合、相互调节,达到药效温和、治疗明显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公开旨在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外用膏剂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药组合物主要针对由肝亏血燥,爪失所养、湿热内生、阳热上升、风寒湿痹等引起皮肤疾病,包括了痤疮、痛风、关节痛、结节红斑、血管炎、足癣手癣、银屑病、湿疹、痈疽痔等。
[0008]针对上述皮肤病的病因病机,本公开的中药组合物外用膏剂主要是选用针对由风寒使侵入人体、湿热内生、风寒湿痹、气血为毒邪拥塞、感受热毒之邪引起的皮肤病灶,整体的构思是利用清热解毒、消痈肿疼、活血通络法治疗上述病因病机引起的病症。
[0009]而对于温热邪气侵入人体、或湿热内生、气血为毒邪壅塞而不通,从温热病的辩证,又分为卫气营血的辩证理论,卫分主皮表、是温热病的起初,气分主肌肉;营主里之浅、血主里之深。
[0010]从我们常见的痤疮、痛风、关节痛、结节红斑、血管炎、足癣手癣、银屑病、湿疹、痈疽痔等皮肤患者的症状表现,症候分析多为五心烦热、温热邪气深入阴分,血热妄行,可见上述病症大多已经深入血里之深。
[0011]本公开中药组合物中起到的清热解毒、消痈肿疼的一味药材选用范围较多,常用的紫花地丁、蒲公英、金银花等都具有良好的清热解毒之功效。
[0012]紫花地丁主要产于我国长江流域下游,是以干燥全草入药,性寒、味苦辛,归心、肝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肿疼、散结杀虫的作用。紫花地丁偏入血分,清热解毒之力较大,且长于凉血。
[0013]另外,紫花地丁中主要的化学成分是黄酮类、香豆素类、生物碱类具有一定的抑菌、抗病毒、消炎作用,对细菌引起的皮肤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0014]临床上清热解毒的中药还有较多,如蒲公英、野菊花、金银花、蚤休等,但是每一味中药的清热解毒功效存在差异。
[0015]例如,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消热散结、利尿通淋、清肝明目,但是相对于紫花地丁而言,其更偏入气分,疏郁散结功效较强,清热解毒之力不如紫花地丁;金银花则是甘、寒,归肺、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疏散热风,其作为外用膏药抑菌、消炎效果不如紫花地丁。
[0016]进一步的,本公开方案的构思之一是运用清热解毒、活血通络的辩证思路进行治疗,选用紫花地丁作为中药组合物的君药,紫花地丁在清热解毒的中药材中,清热解毒能力强,同时具有抑菌、抗炎等功效,能高效的针对病因病机发挥作用。
[0017]而紫花地丁相对于其他的清热解毒中药而言,性寒,清热解毒之功效更强、同时兼具杀虫抗菌、抗炎之功效,行经偏于血分,长于凉血,针对于症候多为温热邪气侵入人体、或湿热内生、气血为毒邪壅塞而不通、五心烦热、温热邪气深入阴分,血热妄行,而引起的症状具有较好的对症效果。
[0018]进一步的,本公开的构思之一还在于至少选用一味清热解毒、活血通络的中药作为紫花地丁的辅助药物,增强药效。
[0019]在清热解毒的药物中,连翘性味苦凉,入心、肝、胆经,具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之功效,用于痈疽,瘰疬,乳痈,丹毒,温病初起,温热入营,高热烦渴,神昏发斑,热淋涩痛,防风以根入药,味辛、甘,性温,有解表发汗、祛风除湿作用,主治风寒感冒、头痛、发热、关节酸痛、破伤风。
[0020]对于由湿热毒邪引起的表观症状,连翘和防风两为药材的清热解毒功效不虽如紫
花地丁强,但是药性不如紫花地丁苦寒、同时上述两位药材针对湿热毒邪侵入人体的时间和药效行经均存在差异化。
[0021]进一步的,本公开的基于上述因素,构思还在于选用了连翘和防风两味中药作为紫花地丁的辅佐药物,通过连翘和防风均具备清热解毒之功效,但是药效和行经方式、作用时间的差异,配合并增强紫花地丁君药的清热解毒功效,达到快速、高效的治疗效果。
[0022]进一步的,本公开的构思之一还在于至少选用一味清热解毒、活血通络的中药佐助君臣,增强药效,调节免疫,达到综合治疗之目的。
[0023]在清热解毒、活血通络的药物中,姜黄是辛、苦、温,入肝脾经,具有破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能够用于血瘀气滞、跌打损伤中通,风湿肩臂疼痛。而姜黄与紫花地丁配伍使用,能够配合紫花地丁的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疏风活血,直达病所,温通寒清。
[0024]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组合物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膏剂包括紫花地丁25

35份、连翘12

17份、防风12

17份、姜黄8

12份、红豆杉8

12份、白芷5

8份、鸡内金5

8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组合物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膏剂为紫花地丁30份、连翘15份、防风15份、姜黄10份、红豆杉10份、白芷6份、鸡内金6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组合物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膏剂为花地丁30克、连翘15克、防风15克、姜黄10克、红豆杉10克、白芷6克、鸡内金6克。4.如权利要求1

2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中药组合物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膏剂还包括辅料为甘油、梨汁或凡士林中的一种或多种。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中药组合物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膏剂中辅料为甘油8

12份、梨汁4

8份;或,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虹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本厚堂中医诊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