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岩棉屋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2623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2: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岩棉屋面板,涉及岩棉屋面板领域,包括岩棉层,所述岩棉层的一侧连接有隔音层,且隔音层的一侧设置有钢板层,所述钢板层的一侧安装有装饰板,所述岩棉层的一侧连接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内部开设有第一圆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第一连接件、第一圆孔、第二连接件、第二圆孔、螺纹套和固定螺栓,实现便于将两组复合岩棉屋面板组合固定在一起,通过固定螺栓贯穿第一圆孔并延伸至第二圆孔内侧,使固定螺栓与螺纹套螺纹连接固定,从而使两组复合岩棉屋面板安装固定,一定程度便于可以快速的将两组复合岩棉屋面板组合在一起,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操作,提高装置灵活性。装置灵活性。装置灵活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岩棉屋面板


[0001]本技术涉及岩棉屋面板领域,具体为一种复合岩棉屋面板。

技术介绍

[0002]岩棉复合板是在岩棉板的基础上增加了水泥抹面,使岩棉板在安装使用中可以大大缩短工期,有效的提高了工程进度,岩棉复合板的主体材质是玄武岩棉板,玄武岩、铁矿石、铝矾土等为主要原料,经过高温融熔加工加入适量粘结剂成的人工无机纤维,具有质量轻、导热系数小、吸热、不燃的特点,岩棉复合板在工艺上经粘合加压、修边、压槽、落料,形成企口式复合板,整体性好,刚度高并具有抗冲击、抗剪的力学性能及保温、隔热、隔音、防潮等特点,完全符合技术设计上的防火要求,且克服了以往板材没有足够的整体性和刚度、抗折和抗冲击性能较差的缺陷。
[0003]专利号为CN206888371U公开了一种复合岩棉屋面板,包括防火板、阻燃型粘结层和岩棉板,所述的阻燃型粘结层位于防火板和岩棉板之间,所述岩棉板的厚度大于阻燃型粘结层的厚度,阻燃型粘结层的厚度小于防火板的厚度,该装置设计合理,大大提高了保温板的力学性能,点荷载是现有保温材料的一倍以上,大大避免的了在施工维修中踩踏的破坏;复合岩棉屋面板整体达到A级防火,避免安全隐患;复合岩棉屋面板施工面为防火板,该防火板为无机板材,相容与各种防水卷材,抗冲击能力强,十分适合用于太阳能屋面,但是现有的专利号CN206888371U专利针对两组复合岩棉屋面板的连接为设置便于连接的固定组件,一定程度上给复合岩棉屋面板安装造成一定的困难,为此亟需一种复合岩棉屋面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岩棉屋面板,以解决现有的专利号CN206888371U专利针对两组复合岩棉屋面板的连接为设置便于连接的固定组件,一定程度上给复合岩棉屋面板安装造成一定的困难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岩棉屋面板,包括岩棉层,所述岩棉层的一侧连接有隔音层,且隔音层的一侧设置有钢板层,所述钢板层的一侧安装有装饰板,所述岩棉层的一侧连接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内部开设有第一圆孔,所述岩棉层远离第一连接件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件,且第二连接件内部开设有第二圆孔,所述第二圆孔内侧设置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内侧安装有固定螺栓。
[0006]优选地,所述隔音层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隔音层位于岩棉层两侧对称设置。
[0007]优选地,所述钢板层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钢板层分别位于两组隔音层的一侧设置,所述隔音层位于岩棉层与钢板层之间。
[0008]优选地,所述装饰板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装饰板分别位于两组钢板层的一侧设置,且钢板层位于隔音层与装饰板之间。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圆孔的数量为三组,三组所述第一圆孔位于第一连接件的一侧等距分布,且第一圆孔贯穿第一连接件并延伸至其外侧。
[0010]优选地,所述第二圆孔的数量为三组,三组所述第二圆孔位于第二连接件的一侧等距分布,所述第二圆孔与第一圆孔的位置相匹配。
[0011]优选地,所述固定螺栓贯穿第一圆孔与第二圆孔并延伸至第二圆孔外侧,且固定螺栓与螺纹套相匹配,所述固定螺栓与螺纹套螺纹连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本技术通过设置的第一连接件、第一圆孔、第二连接件、第二圆孔、螺纹套和固定螺栓,实现便于将两组复合岩棉屋面板组合固定在一起,通过固定螺栓贯穿第一圆孔并延伸至第二圆孔内侧,使固定螺栓与螺纹套螺纹连接固定,从而使两组复合岩棉屋面板安装固定,一定程度便于可以快速的将两组复合岩棉屋面板组合在一起,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操作,提高装置灵活性;
[0014]2、本技术通过设置的岩棉层、隔音层、钢板层和装饰板,通过设置的钢板层可以增加复合岩棉屋面板的强度,使工人在安装过程中可以承载更大的重量,且通过设置的隔音层具有较好隔音效果,通过设置的装饰板,实现便于提高复合岩棉屋面板表面的整洁性,便于对装饰板表面进行清洁,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操作,提高装置灵活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图1的A处结构放大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图2的B处结构放大图。
[0019]图中:1、岩棉层;2、隔音层;3、钢板层;4、装饰板;5、第一连接件;6、第一圆孔;7、第二连接件;8、第二圆孔;9、螺纹套;10、固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1]下面根据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0022]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一种复合岩棉屋面板,岩棉层1的一侧连接有第一连接件5,第一连接件5内部开设有第一圆孔6,岩棉层1远离第一连接件5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件7,且第二连接件7内部开设有第二圆孔8,第二圆孔8内侧设置有螺纹套9,螺纹套9内侧安装有固定螺栓10,且第一连接件5由二分之一岩棉层1和一组隔音层2、钢板层3和装饰板4组成,且第二连接件7的结构与第一连接件5的结构相同,且第一连接件5与第二连接件7组成完整的复合岩棉屋面板结构,第一圆孔6的数量为三组,三组第一圆孔6位于第一连接件5的一侧等距分布,且第一圆孔6贯穿第一连接件5并延伸至其外侧,第二圆孔8的数量为三组,三组第二圆孔8位于第二连接件7的一侧等距分布,第二圆孔8与第一圆孔6的位置相匹配,固定螺栓10贯穿第一圆孔6与第二圆孔8并延伸至第二圆孔8外侧,且固定螺栓10与螺纹套9相匹配,固定螺栓10与螺纹套9螺纹连接,螺纹套9位于第二圆孔8内侧固定设置,且固定螺栓10与螺纹套9螺纹呢连接,固定螺栓10与第一圆孔6和第二圆孔8相匹配,通过设置的第一
连接件5、第一圆孔6、第二连接件7、第二圆孔8、螺纹套9和固定螺栓10,实现便于将两组复合岩棉屋面板组合固定在一起,通过固定螺栓10贯穿第一圆孔6并延伸至第二圆孔8内侧,使固定螺栓10与螺纹套9螺纹连接固定,从而使两组复合岩棉屋面板安装固定,一定程度便于可以快速的将两组复合岩棉屋面板组合在一起,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操作,提高装置灵活性。
[0023]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复合岩棉屋面板,包括岩棉层1,岩棉层1的一侧连接有隔音层2,且隔音层2的一侧设置有钢板层3,钢板层3的一侧安装有装饰板4,隔音层2的数量为两组,两组隔音层2位于岩棉层1两侧对称设置,且隔音层2的材料为隔音毡材质,隔音毡是用橡胶、高分子材料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一种具有一定柔性的高密度卷材,岩棉层1与隔音层2之间固定设置,且钢板层3位于金属薄片钢板,钢板层3与隔音层2之间固定设置,钢板层3的数量为两组,两组钢板层3分别位于两组隔音层2的一侧设置,隔音层2位于岩棉层1与钢板层3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岩棉屋面板,包括岩棉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岩棉层(1)的一侧连接有隔音层(2),且隔音层(2)的一侧设置有钢板层(3),所述钢板层(3)的一侧安装有装饰板(4),所述岩棉层(1)的一侧连接有第一连接件(5),所述第一连接件(5)内部开设有第一圆孔(6),所述岩棉层(1)远离第一连接件(5)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件(7),且第二连接件(7)内部开设有第二圆孔(8),所述第二圆孔(8)内侧设置有螺纹套(9),所述螺纹套(9)内侧安装有固定螺栓(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岩棉屋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层(2)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隔音层(2)位于岩棉层(1)两侧对称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岩棉屋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层(3)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钢板层(3)分别位于两组隔音层(2)的一侧设置,所述隔音层(2)位于岩棉层(1)与钢板层(3)之间。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清泉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阿利斯塔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