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2604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2:17
本申请提供一种支撑结构,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支撑本体、前支撑组件以及后支撑组件;前支撑组件以及后支撑组件连接并配置为支撑该支撑本体;前支撑组件包括前折叠构件和前滑动构件;其中,前折叠构件的第一端连接于距离支撑本体的前端第一距离的第一位置;前折叠构件的第二端连接于前滑动构件;后支撑组件包括后折叠构件和后滑动构件;其中,后折叠构件的第一端连接于距离支撑本体的前端第二距离的第二位置处;后折叠构件的第二端连接于后滑动构件。该支撑结构通过采用前折叠构件和后折叠构件分别连接支撑结构以及滑动构件,面对高平台或低平台时,随着支撑结构的移动依次折叠或展开前、后折叠构件,实现了面对高、低平台时的转移。台时的转移。台时的转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支撑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机械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支撑结构用于接收或支撑待支撑件,例如:转运仓,并对其进行支撑或转移,例如:形成转运仓或转运装置的支撑结构。
[0003]现有技术中的支撑结构,具备支撑和转移的功能。其中,转移功能的实现靠的是在支撑结构上安装滚轮等滑动构件。通过这样的支撑构件对待支撑件进行转移,节省了工作人员体力,进而提高了对带支撑件进行转移的便利性。然而,现有技术中的支撑结构,仅限于在平坦的地面对待支撑件进行转移。面对台阶,特别是较高的台阶时,如上下汽车等场景,往往需要工作人员利用人力进行上下台阶的搬运,不仅导致其为工作人员带来的便利不足,还容易使得在上下台阶的过程中发生侧翻,导致被转运的物体失去平衡,进而翻出或滚落出转运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撑结构,通过前支撑组件和后支撑组件的折叠,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支撑结构局限于平坦地面的问题。
[000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本体、前支撑组件以及后支撑组件;所述前支撑组件以及后支撑组件连接并配置为支撑所述支撑本体;所述前支撑组件包括前折叠构件和前滑动构件;其中,所述前折叠构件的第一端连接于距离所述支撑本体的前端第一距离的第一位置;所述前折叠构件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前滑动构件;所述前支撑组件配置为:通过所述前折叠构件的展开或折叠实现所述前滑动构件和所述支撑本体之间距离的调节;所述后支撑组件包括后折叠构件和后滑动构件;其中,所述后折叠构件的第一端连接于距离所述支撑本体的前端第二距离的第二位置处;所述后折叠构件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后滑动构件;所述后折叠构件配置为:通过所述后折叠构件的展开或折叠实现所述后滑动构件和所述支撑本体之间距离的调节。
[0006]上述支撑结构,通过在设置可折叠的前支撑组件和可折叠的后支撑组件时,在支撑本体的前方预留一定的余量,以在支撑结构从低台阶向高台阶运动或高台阶向低台阶移动时挂接于高台阶的上表面,在前折叠构件折叠的过程中,为支撑本体的前端实施支撑。进而使得该支撑结构在移动过程中遇到低台阶向高台阶运动或高台阶向低台阶移动的情况时,无需耗费过多的人力。最终扩大了该支撑结构的适用范围,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支撑结构仅限于平坦地面才能使用问题。
[0007]可选地,其中,所述前折叠构件包括前支撑件和第一前驱动件;
[0008]所述前支撑件的第一端旋转连接于所述支撑本体上;所述前支撑件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前滑动构件;所述第一前驱动件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前驱动件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前支撑件上除所述前支撑件的第一端之外的其它位置,并配置为控制所
述前支撑件的折叠与展开。
[0009]上述支撑结构,为前折叠构件配置了第一前驱动件,通过该第一前驱动件实现了前折叠构件的自动折叠与展开,进一步地提高了支撑结构的便利性。
[0010]可选地,其中,所述第一前驱动件包括任意行程可控驱动件。
[0011]上述支撑结构,通过采用任意行程可控驱动件作为第一前驱动件,使得前折叠构件可以保持住其从折叠状态到展开状态过程中的任意一种中间状态,进而再进一步地提高了支撑结构的便利性。
[0012]可选地,其中,所述前支撑件包括前本体连接杆和前滑动构件连接杆;所述前本体连接杆的第一端旋转连接于所述支撑本体上;所述前本体连接杆的第二端旋转连接于所述前滑动构件连接杆的第一端;所述前滑动构件连接杆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前滑动构件;所述第一前驱动件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前滑动构件上除与所述前本体连接杆连接的位置之外的其它位置;所述前滑动构件连接杆还包括第一延长端,所述第一延长端延所述前滑动构件连接杆的第一端向远离所述前滑动构件连接杆的第一端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延长端的端部滑动设置于所述支撑本体的上,且所述第一延长端的端部的滑动方向和所述前滑动构件连接杆的可旋转方向所在平面平行。
[0013]上述支撑结构,通过前本体连接杆、前滑动构件连接杆、第一前驱动件、第一延长端以及支撑本体之间的连接关系,当第一延长端的端部滑动至距离本体连接杆的第一端足够远的位置时,使得整个前折叠结构能够最大程度的地贴合于支撑本体,进而也使得前滑动构件能够最大程度地靠近支撑本体。最终提高了前折叠构件的最大折叠程度,进一步地提高了支撑结构的便利性。
[0014]可选地,其中,所述前折叠件还包括第二前驱动件;所述第二前驱动件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前连接杆的中部;所述第二前驱动件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前支撑件的中部。
[0015]上述支撑结构,通过为前折叠构件配置第二驱动部件,以为前折叠构件的折叠或展开提供辅助驱动,提高了前折叠构件运行的可靠性,进而提高了支撑结构的可靠性。
[0016]可选地,其中,所述前滑动构件包括第一前轮、第二前轮以及前轮连接杆;所述前轮连接杆与所述前支撑件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所述前轮连接杆的前端连接所述第一前轮,所述前轮连接杆的后端连接所述第二前轮,以使所述第一前轮位于所述第二前轮的前方;当所述前折叠构件和所述后折叠构件均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前轮、第二前轮以及所述后滑动构件位于同一水平面。
[0017]上述支撑结构,当前折叠构件和后折叠构件均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一前轮、第二前轮以及后滑动构件位于同一水平面,使得支撑结构在从低台阶向高台阶运动或高台阶向低台阶移动的过程中,当支撑本体的前部挂接于台阶上,并继续移动以折叠或展开后折叠构件的过程中,第二前轮为支撑本体提供了支撑,并减小了该移动过程中的阻力。此外,由于连接第一前轮和第二前轮的前轮连接杆固定连接于前支撑件,而当前折叠构件和后折叠构件均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一前轮、第二前轮以及后滑动构件位于同一水平面。那么,当前折叠构件和后折叠构件均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二前轮便不再位于第一前轮与后滑动构件所形成的平面内,避免了第一前轮、第二前轮以及后滑动构件同时接触地面,进而避免了因其同时接触地面为支撑结构转向所带来到的阻碍。
[0018]可选地,其中,当所述前折叠构件和所述后折叠构件均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二
前轮位于经过所述支撑结构重心、且垂直于所述支撑结构沿直线移动方向的平面的后侧;其中,所述后侧为靠近所述后滑动构件的一侧。
[0019]上述支撑结构,通过设置将前折叠构件和后折叠构件均处于折叠状态时的第二前轮设置于上述平面的后侧,防止了支撑结构在挂接在高台阶上展开或折叠后这折叠构件的过程中发生的倾覆,提高了支撑结构的稳定性。
[0020]可选地,其中,所述后折叠构件包括后支撑件和第一后驱动件;所述后支撑件的第一端旋转连接于所述支撑本体上;所述后支撑件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后滑动构件;所述第一后驱动件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后驱动件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后支撑件上除所述后支撑件的第一端之外的其它位置,并配置为控制所述后支撑件的折叠与展开。
[0021]上述支撑结构,为后折叠构件配置了第一后驱动件,通过该第一后驱动件实现了后折叠构件的自动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本体、前支撑组件以及后支撑组件;所述前支撑组件以及后支撑组件连接并配置为支撑所述支撑本体;所述前支撑组件包括前折叠构件和前滑动构件;其中,所述前折叠构件的第一端连接于距离所述支撑本体的前端第一距离的第一位置;所述前折叠构件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前滑动构件;所述前支撑组件配置为:通过所述前折叠构件的展开或折叠实现所述前滑动构件和所述支撑本体之间距离的调节;所述后支撑组件包括后折叠构件和后滑动构件;其中,所述后折叠构件的第一端连接于距离所述支撑本体的前端第二距离的第二位置处;所述后折叠构件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后滑动构件;所述后折叠构件配置为:通过所述后折叠构件的展开或折叠实现所述后滑动构件和所述支撑本体之间距离的调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折叠构件包括前支撑件和第一前驱动件;所述前支撑件的第一端旋转连接于所述支撑本体上;所述前支撑件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前滑动构件;所述第一前驱动件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前驱动件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前支撑件上除所述前支撑件的第一端之外的其它位置,并配置为控制所述前支撑件的折叠与展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驱动件包括任意行程可控驱动件。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撑件包括前本体连接杆和前滑动构件连接杆;所述前本体连接杆的第一端旋转连接于所述支撑本体上;所述前本体连接杆的第二端旋转连接于所述前滑动构件连接杆的第一端;所述前滑动构件连接杆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前滑动构件;所述第一前驱动件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前滑动构件上除与所述前本体连接杆连接的位置之外的其它位置;所述前滑动构件连接杆还包括第一延长端,所述第一延长端延所述前滑动构件连接杆的第一端向远离所述前滑动构件连接杆的第一端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延长端的端部滑动设置于所述支撑本体的上,且所述第一延长端的端部的滑动方向和所述前滑动构件连接杆的可旋转方向所在平面平行。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折叠件还包括第二前驱动件;所述第二前驱动件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前连接杆的中部;所述第二前驱动件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前支撑件的中部。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滑动构件包括第一前轮、第二前轮以及前轮连接杆;所述前轮连接杆与所述前支撑件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所述前轮连接杆的前端连接所述第一前轮,所述前轮连接杆的后端连接所述第二前轮,以使所述第一前轮位于所述第二前
轮的前方;当所述前折叠构件和所述后折叠构件均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前轮、第二前轮以及所述后滑动构件位于同一水平面。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前折叠构件和所述后折叠构件均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二前轮位于经过所述支撑结构重心、且垂直于所述支撑结构沿直线移动方向的平面的后侧;其中,所述后侧为靠近所述后滑动构件的一侧。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折叠构件包括后支撑件和第一后驱动件;所述后支撑件的第一端旋转连接于所述支撑本体上;所述后支撑件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后滑动构件;所述第一后驱动件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后驱动件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后支撑件上除所述后支撑件的第一端之外的其它位置,并配置为控制所述后支撑件的折叠与展开。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后驱动件包括任意行程可控驱动件。10.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品兴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品兴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