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组合工件装配不平衡量预估方法和航空发动机装配不平衡量预估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装
,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工件装配不平衡量预估方法和航空发动机装配不平衡量预估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当前,大涵道比民用涡扇航空发动机的设计不断的突破早期型号发动机的推重比、转子物理转速、涡轮前温度、低耗油率等,其追求更高的可靠性、经济性和维修性。为便于装拆、故检和维修等,发动机结构更多采用维修单元体形式。
[0003]组合平衡工艺是目前航空发动机转子采用的主要动平衡工艺之一,组合平衡质量和效果将直接影响到航空发动机转子的振动水平。以双转子航空发动机的高压转子为例,高压组合转子由高压压气机维修单元体转子和高压涡轮维修单元体转子组成,组合平衡工艺就是先用常规平衡工装分别平衡并校正两个维修单元体单子,然后将两个转子组装到一起进行组合平衡,并使其最终满足设计要求的剩余不平衡量范围。
[0004]转子初始不平衡量的大小是控制航空发动机整机转子振动水平的关键要素之一,组合转子的初始不平衡量与组合平衡工艺过程和平衡工装密切相关。
[0005]需要说明的是,公开于本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组合工件装配不平衡量预估方法和航空发动机装配不平衡量预估方法,可以为改善平衡质量提供指导。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其中,OXYZ为直角坐标系,O为所述第一工件(1)的质心位置,将所述第一工件(1)的质心惯性轴以及所述第一表面(12)和所述第二表面(22)的结合面处端面法线构成的平面置于XOZ平面内,且所述第一工件(1)的质心惯性轴与OX同轴,采用过质心的静不平衡矢量和相应的偶不平衡矢量来表示工件的不平衡矢量;U6为所述第一平衡工装(6)的静不平衡量,θ6为所述第一平衡工装(6)的静不平衡量与OY轴的夹角,M6为所述第一平衡工装(6)的偶不平衡量,为所述第一平衡工装(6)的偶不平衡量与OY轴的夹角,m1为所述第一工件(1)的重量,m6为所述第一平衡工装(6)的重量,Δ6为所述第三表面(62)与所述第一表面(12)结合处的端跳;L
11
为所述第一工件(1)的质心到所述第一支撑(11)的中心的轴向距离;L
12
为所述第一工件(1)的质心到所述第一表面(12)的轴向距离;L
61
为所述第一平衡工装(6)的质心到所述第三表面(62)的轴向距离;L
62
为所述第一平衡工装(6)的质心到所述第三支撑(61)的中心的轴向距离;ΔJ1为所述第一工件(1)的直径转动惯量与极转动惯量的差值;ΔJ6为所述第一平衡工装(6)的直径转动惯量与极转动惯量的差值;D为所述组合工件结合面处的直径;γ为所述第一平衡工装(6)的质心惯性轴与所述第一工件(1)和所述第一平衡工装(6)的结合面处端面法线构成的平面与XOZ平面的夹角。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工件装配不平衡量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校正平衡量的表达式为:XOY面,XOZ面,其中,U
1B
=(m1L
11
L
A
+m6L
62
L
B
)Δ1M
1B
=[ΔJ1L
A
+m6L
62
L
B
(L
12
+L
61
)
‑
ΔJ6L
B
]Δ
11
其中,OXYZ为直角坐标系,O为所述第一工件(1)的质心位置,将所述第一工件(1)的质心惯性轴以及所述第一表面(12)和所述第二表面(22)的结合面处端面法线构成的平面置于XOZ平面内,且所述第一工件(1)的质心惯性轴与OX同轴,采用过质心的静不平衡矢量和相应的偶不平衡矢量来表示工件的不平衡矢量;
U1为所述第一工件(1)的静不平衡量,θ1为所述第一工件(1)的静不平衡量与OY轴的夹角,M1为所述第一工件(1)的偶不平衡量,为所述第一工件(1)的偶不平衡量与OY轴的夹角,m1为所述第一工件(1)的重量,m6为所述第一平衡工装(6)的重量,Δ1为所述第一表面(12)与所述第三表面(62)结合处的端跳;L
11
为所述第一工件(1)的质心到所述第一支撑(11)的中心的轴向距离;L
12
为所述第一工件(1)的质心到所述第一表面(12)的轴向距离;L
61
为所述第一平衡工装(6)的质心到所述第三表面(62)的轴向距离;L
62
为所述第一平衡工装(6)的质心到所述第三支撑(61)的中心的轴向距离;ΔJ1为所述第一工件(1)的直径转动惯量与极转动惯量的差值;ΔJ6为所述第一平衡工装(6)的直径转动惯量与极转动惯量的差值;D为所述组合工件结合面处的直径。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工件装配不平衡量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通过所述第二平衡工装(5)对所述第二工件(2)进行平衡的第二不平衡量预估模型的操作包括:建立所述第二工件(2)在第三位置与所述第二平衡工装(5)对接时的第三不平衡量的表达式和在第四位置与所述第二平衡工装(5)对接时的第四不平衡量的表达式;和根据所述第三不平衡量的表达式和所述第四不平衡量的表达式,获得平衡过程中所需的第二转位补偿平衡量的表达式和所述第二工件(2)的第二校正平衡量的表达式。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合工件装配不平衡量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在周向上相差180
°
,且所述第三不平衡量的表达式和所述第四不平衡量的表达式相加后再除以2得到所述第二转位补偿平衡量的表达式,所述第三不平衡量的表达式和所述第四不平衡量的表达式相减后再除以2得到所述第二校正平衡量的表达式。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合工件装配不平衡量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位补偿平衡量的表达式为:XOY面,XOZ面,其中,U
5B
=(m2L
22
L
C
+m5L
51
L
D
)Δ5M
5B
=[
‑
ΔJ2L
C
‑
m5L
51
L
D
(L
52
+L
21
)+ΔJ5L
D
]Δ
55
其中,OXYZ为直角坐标系,O为所述第二工件(2)的质心位置,将所述第二工件(2)的质心惯性轴以及所述第一表面(12)和所述第二表面(22)的结合面处端面法线构成的平面置于XOZ平面内,且所述第二工件(2)的质心惯性轴与OX同轴,采用过质心的静不平衡矢量和相应的偶不平衡矢量来表示工件的不平衡矢量;
U5为所述第二平衡工装(5)的静不平衡量,θ5为所述第二平衡工装(5)的静不平衡量与OY轴的夹角,M5为所述第二平衡工装(5)的偶不平衡量,为所述第二平衡工装(5)的偶不平衡量与OY轴的夹角,m2为所述第二工件(2)的重量,m5为所述第二平衡工装(5)的重量,Δ5为所述第四表面(52)与所述第二表面(22)结合处的端跳;L
21
为所述第二工件(2)的质心到所述第二表面(22)的轴向距离;L
22
为所述第二工件(2)的质心到所述第二支撑(21)的中心的轴向距离;L
51
为所述第二平衡工装(5)的质心到所述第四支撑(51)的中心的轴向距离;L
52
为所述第二平衡工装(5)的质心到所述第四表面(52)的轴向距离;ΔJ2为所述第二工件(2)的直径转动惯量与极转动惯量的差值;ΔJ5为所述第二平衡工装(5)的直径转动惯量与极转动惯量的差值;D为所述组合工件结合面处的直径;δ为所述第二平衡工装(5)的质心惯性轴与所述第二平衡工装(5)和所述第二工件(2)的结合面处端面法线构成的平面与XOZ平面的夹角。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合工件装配不平衡量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校正平衡量的表达式为:XOY面,XOZ面,其中,U
2B
=(m2L
22
L
C
+m5L
51
L
D
)Δ2M
2B
=[
‑
ΔJ2L
C
‑
m5L
51
L
D
(L
52
+L
21
)+ΔJ5L
D
]Δ
22
其中,OXYZ为直角坐标系,O为所述二工件(2)的质心位置,将所述第二工件(2)的质心惯性轴以及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俊熙,赵岩,吉仕强,李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