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增压发动机的噪声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62518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2: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的增压发动机的噪声控制方法,适用于车辆的废气涡轮增压发动机系统。方法包括:根据状态信息判断车辆是否进入急减速工况,若是,则根据车辆的状态信息同时执行以下操作:控制节气门以预设的缓关速度关闭;控制涡轮机的喷嘴环组的开度为100%;根据增压发动机的点火角信息以预设的延迟角度推迟增压发动机的点火角;对增压发动机进行分缸断油处理。判断增压发动机是否满足预设的涡轮BPF噪声发生条件;若是,则根据当前档位信息将涡轮机的喷嘴环组的开度减小为对应于当前档位的预设的第一开度阈值。本方法在没有配置泄压阀装置的增压发动机系统上,可同时控制发动机急减速工况下压气机喘振和涡轮BPF噪声发生,提高了车辆的NVH性能。提高了车辆的NVH性能。提高了车辆的NVH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的增压发动机的噪声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增压发动机
,特别涉及一种车辆的增压发动机的噪声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代车用高性能汽油发动机普遍采用涡轮增压技术。废气涡轮增压器则是最常见的涡轮增压装置之一,其是利用发动机排出的高温高压的废气,驱动涡轮增压器中的涡轮机高速转动,再带动与涡轮机同轴的压气机一起转动,以提供发动机更多的燃烧用空气,从而提高发动机的性能。
[0003]废气涡轮增压发动机系统的增压发动机在瞬态运行过程中不容易避开增压器压气机的固有喘振区域,而发动机的运行一旦进入喘振区域,不仅会损坏增压器的硬件,并且,喘振产生的噪声也会严重影响乘客的舒适度。因此避免发生压气机喘振现象是增压发动机开发应用的一大技术难题。
[0004]此外,随着发动机小型化及强化程度增加,增压器转速及压比不断提高,增压发动机的涡轮功率和声功率随着叶轮出口的线速度增大呈几何级数增加。涡轮机高效率和宽流量的设计增加了叶片平均应力,导致涡轮叶片通过频率(Blade Passing Frequency,BPF)噪声呈增加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的增压发动机的噪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适用于车辆的废气涡轮增压发动机系统,所述废气涡轮增压发动机系统包括增压发动机、节气门、以及增压器,所述增压器包括压气机、以及涡轮机;并且所述噪声控制方法包括:S1:获取所述车辆的状态信息,并根据所述状态信息判断所述车辆是否进入急减速工况;若是,则执行步骤S2;若否,则继续判断车辆是否进入急减速工况;S2:根据所述车辆的状态信息同时执行以下操作:控制所述节气门以预设的缓关速度关闭;控制所述涡轮机的喷嘴环组的开度为100%;获取所述增压发动机的点火角信息,并根据所述增压发动机的点火角信息以预设的延迟角度推迟所述增压发动机的点火角;对所述增压发动机进行分缸断油处理;S3:获取所述车辆的速度信息、当前档位信息、以及所述废气涡轮增压发动机系统的压力信息,并根据所述车辆的状态信息、所述车辆的速度信息、所述废气涡轮增压发动机系统的压力信息判断所述增压发动机是否满足预设的涡轮BPF噪声发生条件;若是,则根据所述当前档位信息将所述涡轮机的喷嘴环组的开度减小为对应于当前档位的预设的第一开度阈值;若否,则继续判断所述增压发动机是否满足预设的涡轮BPF噪声发生条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增压发动机的噪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的状态信息包括所述车辆的油门踏板的开度、所述车辆的油门踏板的变化率;并且所述步骤S2中,控制所述节气门以预设的缓关速度关闭包括:根据所述车辆的油门踏板的开度与预设的开度阈值的比较结果,和/或所述车辆的油门踏板的变化率与预设的变化率阈值的比较结果控制所述节气门以预设的缓关速度关闭,直至所述车辆减速完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增压发动机的噪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的状态信息包括所述车辆的油门踏板的开度、所述车辆的油门踏板的变化率;并且所述步骤S2中,控制所述涡轮机的喷嘴环组的开度为100%包括:根据所述车辆的油门踏板的开度与预设的开度阈值的比较结果,和/或所述车辆的油门踏板的变化率与预设的变化率阈值的比较结果控制所述涡轮机的喷嘴环组的开度为100%,直至所述增压发动机满足预设的涡轮BPF噪声发生条件。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增压发动机的噪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所述增压发动机的点火角信息包括所述增压发动机的初始点火角对应的曲轴转角;并且根据所述增压发动机的点火角信息以预设的延迟角度推迟所述增压发动机的点火角包括:根据所述增压发动机的初始点火角对应的曲轴转角以预设的延迟角度推迟所述增压发动机的点火角。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的增压发动机的噪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以下公式确定所述增压发动机的点火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正海王应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