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拆卸的装煤车支撑轮机构,包括支座,行走轮,拆卸轮组,定位杆,连轴固定板,螺栓;所述支座设置在挡板下方,支座的顶面两侧设有拆卸轮组;所述拆卸轮组包括升降板,滚轮,调节螺杆;所述支座对应升降板的位置设有行程槽;所述升降板在行程槽内上下移动;所述行程槽的底部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穿设有调节螺杆;所述支座的侧板开设有插接定位杆的活动槽;所述定位杆呈L型结构;所述活动槽的外侧对应定位杆折弯位置处设有缺口;所述挡板对应定位杆的位置处设有插孔;所述支座的侧板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连轴固定板;所述连轴固定板与支座的侧板之间穿设有连轴;所述连轴上活动设有行走轮;所述行走轮沿着轨道移动。动。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拆卸的装煤车支撑轮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装煤车设备维修
,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拆卸的装煤车支撑轮机构。
技术介绍
[0002]装煤车是炼焦行业主要设备之一,是集装载、转运、自行走于一体的液压传动装煤机组。原有装煤车的后挡板走行轮支座与轴采用焊接连接,中轴为正方形结构与支座卡槽定位,在使用一定周期后,由于轴承定位面磨损需更换走行轮轴,但由于支座与轴焊接,所以必须连轴与支座一体更换,耗费检修时间长,后期维修过程中处理焊缝时也较为麻烦,而且,走行轮支座在拆除后,设备的稳定性较差,需要利用千斤顶进行支撑,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
[0003]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拆卸的装煤车支撑轮机构,通过改变支撑轮结构,使得在后期维护维修工作中,拆卸方便,维护容易。
[000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5]一种便于拆卸的装煤车支撑轮机构,包括支座,行走轮,拆卸轮组,定位杆,连轴固定板,螺栓;所述支座设置在挡板下方,支座的顶面两侧设有拆卸轮组;所述拆卸轮组包括升降板,滚轮,调节螺杆;所述支座对应升降板的位置设有行程槽;所述升降板在行程槽内上下移动;所述行程槽的底部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穿设有调节螺杆;所述支座的侧板开设有插接定位杆的活动槽;所述定位杆呈L型结构;所述活动槽的外侧对应定位杆折弯位置处设有缺口;所述挡板对应定位杆的位置处设有插孔;
[0006]所述支座的侧板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连轴固定板;所述连轴固定板与支座的侧板之间穿设有连轴;所述连轴上活动设有行走轮;所述行走轮沿着轨道移动。
[0007]优选地,所述连轴的轴身开设有槽口,槽口内固定有侧位锁片;所述侧位锁片高于连轴的槽口,并嵌入支座的侧板。
[0008]优选地,所述拆卸轮组设置于支座的两侧中间位置。
[0009]优选地,所述连轴固定板的两端不超过定位杆的活动槽。
[0010]优选地,所述挡板的下方对应滚轮位置设有移动槽。
[0011]本技术有益效果有以下几点:
[0012]1、定位杆处于卡接状态时,可以使支撑轮与挡板同步移动,保证运行状态,定位杆拆除后,支撑轮可以沿着轨道进行移动便于拆除。
[0013]2、拆除前,轨道内可放置新的支撑轮机构,保证替换掉的支撑轮机构在拆除后,设备整体依旧稳定。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拆解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安装替换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的挡板底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支座1,活动槽1.1,插孔1.2,移动槽1.3,行程槽1.4,缺口1.5,行走轮2,拆卸轮组3,升降板3.1,滚轮3.2,调节螺杆3.3,定位杆4,连轴固定板5,螺栓6,挡板7,连轴8,槽口8.1,侧位锁片9,轨道10。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如图所示,一种便于拆卸的装煤车支撑轮机构,主要包括支座1,行走轮2,拆卸轮组3,定位杆4,连轴固定板5,螺栓6;支座1设置在挡板7下方,支座1的顶面两侧设有拆卸轮组3。拆卸轮组3包括升降板3.1,滚轮3.2,调节螺杆3.3;拆卸轮组3设置于支座1的两侧中间位置,挡板7的下方对应滚轮3.2位置设有移动槽1.3,移动槽1.3限制拆卸轮组3的滚轮3.2移动路径。支座1对应升降板3.1的位置设有行程槽1.4;升降板3.1在行程槽1.4内上下移动;行程槽1.4的底部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穿设有调节螺杆3.3;支座1的侧板开设有插接定位杆4的活动槽1.1;定位杆4呈L型结构;活动槽1.1的外侧对应定位杆4折弯位置处设有缺口1.5;挡板7对应定位杆4的位置处设有插孔1.2,通过旋转定位杆4可以将定位杆4从缺口1.5移出,移出后不在进行定位。
[0022]如图所示,支座1的侧板底部通过螺栓6固定有连轴固定板5;连轴固定板5与支座1的侧板之间穿设有连轴8;连轴8上活动设有行走轮2;行走轮2沿着轨道10移动。连轴8的轴身开设有槽口8.1,槽口8.1内固定有侧位锁片9,侧位锁片9用于限制行走轮2收到的轴向力。侧位锁片9高于连轴8的槽口8.1,并嵌入支座1的侧板,连轴固定板5的两端不超过定位杆4的活动槽1.1,防止连轴固定板5影响定位杆4的移动。上述中如未单独介绍其固定方式,皆使用业内技术人员通用技术手段焊接或螺纹紧固。
[0023]工作原理如下:
[0024]当支撑轮机构需要更换时,先将需要更换的支撑轮机构的定位杆4转动,使定位杆4脱离缺口1.5处,此时该支撑轮机构与挡板7处于未固定状态,支撑轮机构可沿轨道10移动;
[0025]将新支撑轮机构的调节螺杆3.3向外旋转使新支撑轮机构的滚轮3.2下降,拆除定位杆4后由于拆卸轮组3的滚轮3.2下降所以新支撑轮机构就可以轻松放入轨道10与挡板7之间,放入后拧动调节螺杆3.3,使滚轮3.2上升顶到挡板7的移动槽1.3内。此时新的支撑轮机构就可以起到支撑作用,将需要更换的支撑轮组的调节螺杆3.3松动,滚轮3.2下降,就可以轻松取出需要更换的支撑轮机构,最后移动新支撑轮机构到原支撑轮机构的位置将定位杆4装回即可。拆卸下的支撑轮机构,连轴固定板5可通过螺栓6拆除,更换行走轮2。
[0026]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
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拆卸的装煤车支撑轮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支座,行走轮,拆卸轮组,定位杆,连轴固定板,螺栓;所述支座设置在挡板下方,支座的顶面两侧设有拆卸轮组;所述拆卸轮组包括升降板,滚轮,调节螺杆;所述支座对应升降板的位置设有行程槽;所述升降板在行程槽内上下移动;所述行程槽的底部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穿设有调节螺杆;所述支座的侧板开设有插接定位杆的活动槽;所述定位杆呈L型结构;所述活动槽的外侧对应定位杆折弯位置处设有缺口;所述挡板对应定位杆的位置处设有插孔;所述支座的侧板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连轴固定板;所述连轴固定板与支座的侧板之间穿设有连轴;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岩石,王连琪,张文严,冯文兵,范昊东,郑丽娜,高扬,杨旭,姚小明,徐钰,胡志国,辛蕊,钟佰寿,高吉强,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庆华集团腾格里煤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