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建国专利>正文

一种工程管线开挖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61950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2: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工程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程管线开挖施工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避免了通过挖机开挖管线时对管线造成机械损坏,采用水流冲洗管线层上部的覆土层的思路,能最大限度的对待开挖的管线起到保护作用,同时利用主封堵组件和次封堵组件的蓄水囊的中空膨胀特性一方面吸纳因冲洗过程产生的污水,另一方面主封堵组件和次封堵组件的蓄水囊利用污水的重力下压作用和自身的体积膨胀达到封堵坑道后端的目的,避免冲洗过程产生的泥浆水四处外溢同时便于泥浆水的收集;本发明专利技术外箱部件、内箱部件、封堵部件协同配合共同完成了覆土层消亡和泥浆水集中处理的过程,最终达到对管线无害开挖的目的。的。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程管线开挖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工程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程管线开挖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管道或线路因施工或维修等原因需要进行开挖作业,多用挖机进行挖机进行开挖,因为管道或线路时埋在土中的,因此挖机师傅多凭着感觉确定管道的深度和位置,稍有不慎就会对管道和线路造成破坏如图15和图16所示。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工程管线开挖施工方法。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工程管线开挖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预先用冲击管对准覆土层进行冲击,水流冲击覆土层形成泥浆水,随着覆土层的消失,管线层上部形成坑道;
[0005]2)拉动托架,带动主外箱移动至坑道的上部并摆正主外箱使得主外箱的中轴线与坑道的中轴线重合;
[0006]3)将蓄水囊通过拆卸套与滑动支架连接,沿着b方向向左或向右调节相邻的蓄水囊之间的间隙,从而控制相邻的主封堵组件之间的距离,以及次封堵组件与主封堵组件之间的距离;
[0007]4)控制主封堵组件的蓄水囊使得该蓄水囊处于下垂状态;
[0008]5)启动推杆使得主内箱向下移动,最终使得主封堵组件的蓄水囊的底部与管线层上部接触,次封堵组件的蓄水囊紧挨着其一侧的主封堵组件的蓄水囊;
[0009]6)随着冲击管对准覆土层的持续冲击,启动污泥泵并通过吸水管将坑道内产生的泥浆水送入至主封堵组件和次封堵组件的蓄水囊内,随着蓄水囊内污泥水的量的增加,蓄水囊体积逐渐增大,主封堵组件的蓄水囊和次封堵组件的蓄水囊共同完成对坑道后端的封堵;
[0010]7)冲击管不断的冲击前部的覆土层,位于前部的覆土层逐渐消失变为污泥水,该污泥水在泥浆暂存腔处被污泥泵和外界泥浆泵汲取,最终形成新的坑道,并使得管线层裸露在最外部;
[0011]8)关闭污泥泵,通过托架将外箱部件、内箱部件以及蓄水囊移动至排污处,然后将蓄水囊从滑动支架处分离,再将蓄水囊内的污泥水排出即可;其中
[0012]冲击管,出口朝向覆土层,从冲击管出口喷出的水流冲击覆土层,覆土层底部设置管线层,水流冲击覆土层形成泥浆水,随着覆土层的消失,管线层上部形成坑道;
[0013]外箱部件,位于坑道的后部,外箱部件整体悬架在坑道上部,外箱部件可向前或向后移动;
[0014]内箱部件,位于外箱部件内,内箱部件可相对外箱部件进行向上或向下的移动;
[0015]封堵部件,封堵部件用于对坑道的后部进行封堵,封堵部件主体为中空囊状结构,
封堵部件位于冲击管出口的后部,封堵部件穿过内箱部件且封堵部件与内箱部件固定连接,封堵部件在内箱部件内进行横向移动,封堵部件底部与管线层接触.
[0016]优选的所述外箱部件包括:
[0017]主外箱,主体为矩形框状结构;
[0018]托架,主体呈“∏”状,位于主外箱的前部,托架与主外箱两侧连接。
[0019]优选的所述内箱部件包括:
[0020]主内箱,主体为矩形框状结构,其可套装于主内箱内,主内箱朝向主外箱的投影位于主外箱内;主内箱通过推杆与主外箱相连接,推杆底端固定于主外箱上,推杆的伸缩端与主内箱侧壁固定连接;
[0021]插槽块,主体为矩形块状结构,其一体固定并突出于主内箱的侧壁,插槽块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对称设置于主内箱的前侧壁和后侧壁,插槽块数量为两个且对称设置,插槽块上贯通开设过孔,过孔主体为矩形孔状结构。
[0022]优选的所述封堵部件包括:
[0023]主封堵组件,体积可变化,数量为若干个且横向并排均匀分布于主内箱内,主封堵组件与主内箱可拆卸,主封堵组件可在主内箱内沿着横向进行向左或向右的移动;
[0024]次封堵组件,体积可变化,数量为两个且位于主内箱内,次封堵组件位于主封堵组件的外侧,次封堵组件与主内箱可拆卸,次封堵组件可在主内箱内沿着横向进行向左或向右的移动;
[0025]充水组件,与主封堵组件和次封堵组件相连通。
[0026]优选的所述主封堵组件包括:
[0027]滑动支架,为矩形框状结构,其前端中间位置和后端中间位置均设置滑块,滑块与滑槽匹配设置;
[0028]拆卸套,主体呈“∏”状,其套装于滑动支架上;
[0029]上封板,为矩形板状结构,其水平设置且位于滑动支架的上部;
[0030]主皮条,选用橡胶材质构成的长条状结构,其沿着上封板的横向设置,主皮条一端与上封板的左侧固定连接,主皮条的另一端与上封板的右侧固定连接;
[0031]主皮条上部外侧与拆卸套外侧壁固定连接;
[0032]侧皮条,选用橡胶材质构成的长条状结构,其数量为两个并分别与主皮条的前侧和后侧密封固定连接;主皮条、侧皮条与上封板之间形成蓄水囊。
[0033]优选的所述充水组件包括:
[0034]吸水管,为管状结构,其主体位于坑道内,且吸水管的入口靠近冲击管的出口;
[0035]污泥泵,入口与吸水管出口相连接;
[0036]主输送管,污泥泵的出口与主输送管相连,
[0037]次输送管,水平设置,其位于主封堵组件和次封堵组件的上部,主输送管与次输送管相连通;
[0038]单向水阀,次输送管通过单向阀与主封堵组件和次封堵组件相连通。
[003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避免了通过挖机开挖管线时对管线造成机械损坏,采用水流冲洗管线层上部的覆土层的思路,能最大限度的对待开挖的管线起到保护作用,同时利用主封堵组件和次封堵组件的蓄水囊的中空膨胀特性一方面吸纳因冲洗过程产生
的污水,另一方面主封堵组件和次封堵组件的蓄水囊利用污水的重力下压作用和自身的体积膨胀达到封堵坑道后端的目的,避免冲洗过程产生的泥浆水四处外溢同时便于泥浆水的收集;本专利技术外箱部件、内箱部件、封堵部件协同配合共同完成了覆土层消亡和泥浆水集中处理的过程,最终达到对管线无害开挖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40]图1是本专利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0041]图2是本专利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0042]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外箱部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3]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外箱部件、内箱部件和封堵部件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0044]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内箱部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5]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挡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6]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外箱部件、内箱部件和封堵部件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0047]图8是本专利技术中内箱部件和封堵部件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0048]图9是本专利技术中内箱部件和封堵部件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0049]图10是本专利技术中内箱部件和封堵部件立体结构示意图三。
[0050]图11是本专利技术中主封堵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0051]图12是本专利技术中主封堵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0052]图13是图1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程管线开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预先用冲击管对准覆土层进行冲击,水流冲击覆土层形成泥浆水,随着覆土层的消失,管线层上部形成坑道;2)拉动托架,带动主外箱移动至坑道的上部并摆正主外箱使得主外箱的中轴线与坑道的中轴线重合;3)将蓄水囊通过拆卸套与滑动支架连接,沿着b方向向左或向右调节相邻的蓄水囊之间的间隙,从而控制相邻的主封堵组件之间的距离,以及次封堵组件与主封堵组件之间的距离;4)控制主封堵组件的蓄水囊使得该蓄水囊处于下垂状态;5)启动推杆使得主内箱向下移动,最终使得主封堵组件的蓄水囊的底部与管线层上部接触,次封堵组件的蓄水囊紧挨着其一侧的主封堵组件的蓄水囊;6)随着冲击管对准覆土层的持续冲击,启动污泥泵并通过吸水管将坑道内产生的泥浆水送入至主封堵组件和次封堵组件的蓄水囊内,随着蓄水囊内污泥水的量的增加,蓄水囊体积逐渐增大,主封堵组件的蓄水囊和次封堵组件的蓄水囊共同完成对坑道后端的封堵;7)冲击管不断的冲击前部的覆土层,位于前部的覆土层逐渐消失变为污泥水,该污泥水在泥浆暂存腔处被污泥泵和外界泥浆泵汲取,最终形成新的坑道,并使得管线层裸露在最外部;8)关闭污泥泵,通过托架将外箱部件、内箱部件以及蓄水囊移动至排污处,然后将蓄水囊从滑动支架处分离,再将蓄水囊内的污泥水排出即可;其中冲击管,出口朝向覆土层,从冲击管出口喷出的水流冲击覆土层,覆土层底部设置管线层,水流冲击覆土层形成泥浆水,随着覆土层的消失,管线层上部形成坑道;外箱部件,位于坑道的后部,外箱部件整体悬架在坑道上部,外箱部件可向前或向后移动;内箱部件,位于外箱部件内,内箱部件可相对外箱部件进行向上或向下的移动;封堵部件,封堵部件用于对坑道的后部进行封堵,封堵部件主体为中空囊状结构,封堵部件位于冲击管出口的后部,封堵部件穿过内箱部件且封堵部件与内箱部件固定连接,封堵部件在内箱部件内进行横向移动,封堵部件底部与管线层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管线开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箱部件包括:主外箱,主体为矩形框状结构;托架,主体呈“∏”状,位于主外箱的前部,托架与主外箱两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王建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