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杆系统、悬架系统和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61833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2:09
本申请公开了稳定杆系统、悬架系统和车辆。稳定杆系统包括稳定杆和阻尼器。稳定杆包括第一稳定杆和第二稳定杆。阻尼器包括壳体,壳体内具有容置腔,壳体两端设置有与容置腔连通的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容置腔中部固定设置有间隔件,以将容置腔间隔为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第一容置腔内滑动设置有第一活塞,第一稳定杆与第一活塞传动连接,第一活塞开设有连通第一工作腔和第二工作腔的第一连通孔。第二容置腔内滑动设置有第二活塞,第二稳定杆与第二活塞传动连接,第二活塞开设有连通第三工作腔和第四工作腔的第二连通孔。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稳定杆系统能够同时抑制车辆的转弯侧倾和同向跳动。侧倾和同向跳动。侧倾和同向跳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稳定杆系统、悬架系统和车辆


[0001]本申请涉及车辆
,特别是涉及稳定杆系统、悬架系统和车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的发展、汽车保有量逐年提高,消费者对汽车驾驶操作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汽车厂家对稳定杆的运用也更加广泛,无论是乘用车还是商用车几乎都离不开稳定杆的使用。稳定杆可以有效降低汽车转向侧倾角度,改善汽车行驶平顺性能。当车辆转弯时,车身发生侧倾,两侧悬架跳动高度不一致,使得外侧悬架压向稳定杆,稳定杆发生扭转变形,使车身保持平衡。相关技术中,稳定杆能够抑制车轮的不同向跳动,以抑制车辆侧倾。但是,在车轮同向跳动时,稳定杆中无法产生有效的扭矩阻止车轮跳动,稳定杆处于失效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稳定杆系统、悬架系统和车辆,能够同时抑制车辆的转弯侧倾和同向跳动。
[0004]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稳定杆系统。稳定杆系统包括稳定杆和阻尼器。稳定杆包括第一稳定杆和第二稳定杆。阻尼器包括壳体,壳体内具有容置腔,壳体两端设置有与容置腔连通的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稳定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稳定杆,包括第一稳定杆和第二稳定杆;阻尼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具有容置腔,所述壳体两端设置有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所述第一穿孔和所述第二穿孔用于供所述第一稳定杆和所述第二稳定杆穿过;所述容置腔中部固定设置有间隔件,以将所述容置腔间隔为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所述第一容置腔内滑动设置有第一活塞,所述第一稳定杆与所述第一活塞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活塞将所述第一容置腔间隔为第一工作腔和第二工作腔,所述第一工作腔和所述第二工作腔用于储存阻尼液体,所述第一活塞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工作腔和所述第二工作腔的第一连通孔;所述第二容置腔内滑动设置有第二活塞,所述第二稳定杆与所述第二活塞传动连接,所述第二活塞将所述第二容置腔间隔为第三工作腔和第四工作腔,所述第三工作腔和所述第四工作腔用于储存阻尼液体,所述第二活塞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三工作腔和所述第四工作腔的第二连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上开设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一连通孔,部分所述第一连通孔设置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允许液体自所述第一工作腔流动至所述第二工作腔,阻止液体自所述第二工作腔流动至所述第一工作腔;另一部分所述第一连通孔设置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允许液体自所述第二工作腔流动至所述第一工作腔,阻止液体自所述第一工作腔流动至所述第二工作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塞上开设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二连通孔,部分所述第二连通孔设置有第三单向阀,所述第三单向阀允许液体自所述第三工作腔流动至所述第四工作腔,阻止液体自所述第四工作腔流动至所述第三工作腔;另一部分所述第二连通孔设置有第四单向阀,所述第四单向阀允许液体自所述第四工作腔流动至所述第三工作腔,阻止液体自所述第三工作腔流动至所述第四工作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杆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琛周亮蒋荣勋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时代新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