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标性诱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1665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2:08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保标性诱鱼装置,属于水利工程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包括:固定支架,驱动辊,从动辊,传动皮带,柔性引导带,驱动电机,防水光源。固定支架固定在需要诱鱼的位置,驱动辊和从动辊安装在固定支架的两端,传动皮带连接驱动辊和从动辊,柔性引导带绕在驱动辊和从动辊上,驱动电机驱动驱动辊,防水光源布置在柔性引导带中间。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鱼类的保标性特征,构建了一种全新的诱鱼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诱鱼装置方便布置在鱼道进口或者需要吸引鱼类定向游动的地方。的地方。的地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标性诱鱼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利工程环境保护
,具体涉及一种诱鱼装置,特别是一种在流速较低的环境中诱集鱼类定向运动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鱼类在通过鱼道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两个问题:1)鱼道入口处流速太低,不能吸引鱼类上溯进入鱼道;2)进入鱼道后的鱼类在休息池或池室中遇到较低流速,没有办法发现下一个上溯出口。
[0003]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是:布置诱导设施,目前通过水流诱鱼是相对成熟普遍的诱鱼措施,此外通过频闪灯、高频声波、气泡幕等综合措施以引诱鱼类进入鱼道的方法正处于实验阶段,在一些工程中有具体的应用,但是针对其效果的评价褒贬不一。
[0004]例如公开号CN111254889A中,公开了一种进鱼口补水系统、鱼道及补水方法。其进鱼口斜向伸出河岸,并斜向伸入到电站尾水,利用伸出河岸的进鱼口对电站尾水进行挑流,实现对进鱼口的掩护作用,进而在进鱼口的下游营造一个适宜洄游带,并且利用电站尾水在进鱼口补水。存在的缺点是其应用环境为电站尾水区,而事实上许多山地河流地区流速大,鱼类无法上溯至电站尾水区域,因此进口会布置在下游区域,而该区域水流状况复杂,其补水设计无法满足诱鱼要求,此外,其进鱼口虽然能起到掩护作用,但是由于墙是固定的,无法应对多变水流状况,特别是当进鱼口布置在下游区域时,此外其并未考虑分流墙末端及下游紊动能大,易产生漩涡及回流区等不良流态的问题,不利于鱼类上溯。
[0005]常见的诱导设施就是上述的进口补水系统,而当鱼道施工已经完成以后再想增加进口补水系统或者增加鱼道流量基本都是不可能的。
[0006]因此需要一种便于安装和运行的装置,绕过水流诱鱼的基本方案。因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完全不同的诱鱼方案。在实践中我们发现,鱼类在水里游泳过程中,尤其是在流动的水中游泳时,它们的视线会锁定一个目标,根据自身与这个目标之间的远近关系调整运动模式。与目标之间保持相对静止状态,我们称之为保标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鱼类保标性进行鱼类运动诱导的装置。
[0008]一种保标性诱鱼装置,包括:固定支架,驱动辊,从动辊,传动皮带,柔性引导带,驱动电机,防水光源;
[0009]上述的驱动辊和从动辊安装在固定支架的两端,传动皮带连接驱动辊和从动辊,柔性引导带绕在驱动辊和从动辊上,驱动电机驱动驱动辊,防水光源布置在柔性引导带中间。
[0010]上述的柔性引导带采用高分子材料编织,分为透明部分和非透明部分;
[0011]上述的柔性引导带的透明部分与非透明部分相互间隔。
[0012]上述的柔性引导带的透明部分与非透明部分宽度关系通过以下方法确定:
[0013]透明部分宽度与非透明部分宽度的比值为诱集对象鱼类的头长和体长的比值;
[0014]且透明部分宽度不大于诱集对象鱼类头长的2倍。
[0015]上述的柔性引导带的透明部分与非透明部分宽度关系通过以下方法确定:
[0016]1)对需要进行诱鱼的区域进行鱼类资源调查;
[0017]2)在鱼类资源调查中收集需要诱导的鱼类的头长和体长数据;
[0018]3)计算全部需要诱导鱼类的体长头长比例;
[0019]4)计算体长头长比例的95%置信区间;
[0020]5)柔性引导带的透明部分宽度为全部需要诱导鱼类的头长均值;
[0021]6)柔性引导带的非透明部分宽度按步骤4中的体长头长比例95%置信区间计算其宽度范围。
[00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3]1、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采用全新的技术手段诱导鱼类运动的装置;
[0024]2、本专利技术提出装置安装在鱼道中非常方便,与鱼道的建设工期无关,可在鱼道建成后任何时候补装;
[0025]3、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绕过了水动力与鱼类行为的关系,不再需要同时考虑工程结构与水力学条件的制约,为鱼道诱鱼提供了全新的手段。
附图说明
[0026]图1本专利技术装置俯视示意图;
[0027]图2本专利技术安装在鱼道侧墙上主视示意图;
[0028]图3本专利技术安装在鱼道侧墙上去掉柔性引导带的主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
[0030]实施例1
[0031]一种保标性诱鱼装置,包括:固定支架1,驱动辊2,从动辊3,传动皮带4,柔性引导带5,驱动电机6,防水光源组7;
[0032]上述的驱动辊2和从动辊3安装在固定支架1的两端,传动皮带4连接驱动辊2和驱动电机6,柔性引导带5绕在驱动辊2和从动辊3上并张紧,驱动电机6驱动驱动辊1,防水光源组7固定在固定支架1上,并布置在柔性引导带5中间。
[0033]上述的柔性引导带5采用高分子材料编织,分为透明部分和非透明部分;
[0034]上述的非透明部分为黑色,透明部分为绿色;
[0035]上述的柔性引导带5的透明部分与非透明部分相互间隔。
[0036]上述的柔性引导带5的透明部分与非透明部分宽度关系通过以下方法确定:
[0037]透明部分宽度与非透明部分宽度的比值为诱集对象鱼类的头长和体长的比值;
[0038]本实施例的诱集对象为草鱼,草鱼的头长体长比为1:3.6~4.3,本实施例中取为1:4;透明段宽度为6cm,非透明段宽度为24cm,在运行中发现草鱼能稳定地跟随柔性引导带5的运动。
[0039]实施例2
[0040]一种保标性诱鱼装置,包括:固定支架1,驱动辊2,从动辊3,传动皮带4,柔性引导带5,驱动电机6,防水光源组7;
[0041]上述的驱动辊2和从动辊3安装在固定支架1的两端,传动皮带4连接驱动辊2和驱动电机6,柔性引导带5绕在驱动辊2和从动辊3上并张紧,驱动电机6驱动驱动辊1,防水光源组7固定在固定支架1上,并布置在柔性引导带5中间。
[0042]上述的柔性引导带5采用高分子材料编织,分为透明部分和非透明部分;
[0043]上述的非透明部分为黑色,透明部分为红色;
[0044]上述的柔性引导带5的透明部分与非透明部分相互间隔。
[0045]上述的柔性引导带5的透明部分与非透明部分宽度关系通过以下方法确定:
[0046]透明部分宽度与非透明部分宽度的比值为诱集对象鱼类的头长和体长的比值;
[0047]本实施例的诱集对象为黄颡鱼,黄颡鱼的头长体长比为1:3.6~4.5,本实施例中取为1:4.5;透明段宽度为3cm,非透明段宽度为13.5cm,在运行中发现黄颡鱼能稳定地跟随柔性引导带5的运动。
[0048]实施例3
[0049]一种保标性诱鱼装置,包括:固定支架1,驱动辊2,从动辊3,传动皮带4,柔性引导带5,驱动电机6,防水光源组7;
[0050]上述的驱动辊2和从动辊3安装在固定支架1的两端,传动皮带4连接驱动辊2和驱动电机6,柔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标性诱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支架,驱动辊,从动辊,传动皮带,柔性引导带,驱动电机,防水光源;所述的驱动辊和从动辊安装在固定支架的两端,传动皮带连接驱动电机和驱动辊,柔性引导带绕在驱动辊和从动辊上,驱动电机驱动驱动辊,防水光源布置在柔性引导带中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标性诱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柔性引导带采用高分子材料编织,分为透明部分和非透明部分;所述的非透明部分为黑色。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标性诱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柔性引导带的透明部分与非透明部分相互间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标性诱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柔性引导带的透明部分与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龙王晓刚李洪泽王喆黄涌增陈凯啸缪婧娴王彪胡乔一何飞飞张郑贤尚国秀
申请(专利权)人: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