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涂层磨料制品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61610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2:07
一种带涂层磨料制品,该带涂层磨料制品包括背衬,该背衬具有相反的第一主表面和第二主表面;底胶层,该底胶层设置在该第一主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并且将磨料颗粒粘结到该背衬;复胶层,该复胶层覆盖在该底胶层和该磨料颗粒的至少一部分上;和顶胶层,该顶胶层设置在该复胶层上。该顶胶层包含至少部分固化的水基环氧树脂和有机聚合物流变改性剂,并且其中该至少部分固化的环氧树脂的量占该至少部分固化的环氧树脂和该有机聚合物流变改性剂的总重量的75重量%至99.99重量%。还公开了一种制备带涂层磨料制品的方法。带涂层磨料制品的方法。带涂层磨料制品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带涂层磨料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公开涉及包含环氧顶胶粘结剂材料的磨料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磨料制品通常包含保留在粘结剂中的磨料颗粒(也称为“磨粒”)。在制造各种类型的磨料制品期间,磨料颗粒以取向的方式(例如通过静电涂覆或通过一些机械放置技术)沉积在粘结剂材料前体上。通常,磨料颗粒的最期望取向基本上垂直于背衬的表面。
[0003]就某些带涂层磨料制品(例如,磨盘)而言,背衬是相对致密的平面基底(例如,硫化纤维或机织或针织织物,可选地用浸渍剂处理以增加耐久性)。将含有第一粘结剂材料前体的底胶层前体(或底胶层)施加到背衬,并且然后将磨料颗粒部分地嵌入底胶层前体中。很多情况下,磨料颗粒以一定程度的取向嵌入底胶层前体中;例如,通过静电涂覆或通过机械放置技术。然后,当含有第二粘结剂材料前体的复胶层前体(或复胶层)覆盖在至少部分固化的底胶层前体和磨料颗粒上时,至少部分地固化底胶层前体以保持磨料颗粒。接着,如果复胶层前体和底胶层前体未充分固化,则将两者固化以形成带涂层磨料制品。
[0004]在一些情况下,顶胶层可由相应的顶胶层前体(复胶层)形成。
[0005]对于热固化的顶胶层前体,带涂层磨料产品通常被制造为在悬垂式烘箱中干燥和固化的连续幅材,其中该幅材覆盖在前进通过烘箱的挂杆上。

技术实现思路

[0006]在悬垂式烘箱中固化期间,由于重力导致的顶胶层的流动可能是个问题,在将磨料颗粒排列成使得流动不受磨料颗粒阻碍的情况下尤为如此。然而,近来对磨料颗粒的精确放置和/或取向的趋势增加了对上述重力流动问题的解决方案的需要。
[0007]本公开通过使用含有水基可固化环氧树脂和适于制造磨料制品的流变改性剂的顶胶层前体,克服了此类问题。流变改性剂包括包含碱溶胀性/可溶性聚合物的有机聚合物流变改性剂。目前发现,与先前使用的技术相比,这些有机聚合物流变改性剂对顶胶层前体流动提供了更好的控制。
[0008]已知有机聚合物流变改性剂赋予假塑性流动特性。特别是,碱溶胀性/可溶性乳液(ASE)聚合物、疏水改性的碱溶胀性/可溶性乳液(HASE)聚合物和疏水改性的乙氧基化聚氨酯(HEUR)聚合物已用于乳胶漆、个人护理产品、和钻探泥浆的水性组合物中。如本文所用,术语“碱溶胀性/可溶性乳液(ASE)聚合物”明确排除疏水改性的碱溶胀性/可溶性乳液(HASE)聚合物。
[0009]在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制备带涂层磨料制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0010]提供具有相反的第一主表面和第二主表面的背衬,其中底胶层设置在该第一主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并且将磨料颗粒粘结到该背衬,进一步地,其中复胶层设置在该底胶层和该磨料颗粒的至少一部分上;
[0011]以及
[0012]在该复胶层的至少一部分上涂覆顶胶层前体,并且至少部分地固化该顶胶层前体以提供顶胶层,
[0013]其中该顶胶层前体包含水基环氧树脂和有机聚合物流变改性剂,
[0014]其中该有机聚合物流变改性剂包含碱溶胀性/可溶性聚合物,并且,其中以固形物计,该水基环氧树脂的量占该水基环氧树脂和该有机聚合物流变改性剂的总重量的75重量%至99.99重量%。
[0015]在第二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带涂层磨料制品,该带涂层磨料制品包括:
[0016]背衬,该背衬具有相反的第一主表面和第二主表面;
[0017]底胶层,该底胶层设置在该第一主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并且将磨料颗粒粘结到该背衬;
[0018]复胶层,该复胶层覆盖在该底胶层和该磨料颗粒的至少一部分上;和
[0019]顶胶层,该顶胶层设置在该复胶层上,
[0020]其中该顶胶层包含至少部分固化的环氧树脂和有机聚合物流变改性剂,并且其中该至少部分固化的环氧树脂的量占该至少部分固化的环氧树脂和该有机聚合物流变改性剂的总重量的75重量%至99.99重量%。
[0021]如本文所用:
[0022]“碱溶胀性”意指在pH大于7的水溶性碱的水性溶液中能够至少部分地溶胀;
[0023]“碱溶胀性/可溶性”意指碱溶胀性或碱可溶性(即,碱溶胀性和/或碱可溶性)中的至少一者;
[0024]除非另外明确指明,否则“聚合物”是指有机聚合物;并且
[0025]“水基”意指溶解或分散在以水为主要成分的液体介质中。
[0026]在考虑具体实施方式以及所附权利要求书时,将进一步理解本公开的特征和优点。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带涂层磨料制品100的示意性横截面侧视图。
[0028]图2是示例性精确成形的磨料颗粒200的示意性透视图。
[0029]图3是用比较顶胶层前体CSSR

F制备的带涂层磨料制品的数字照片。
[0030]图4是用顶胶层前体ESSR

5制备的带涂层磨料制品的数字照片。
[0031]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设计出落入本公开原理的范围和实质内的许多其它修改形式和实施方案。附图可不按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0032]根据本公开的带涂层磨料制品的示例性实施方案在图1中示出。现在参见图1,带涂层磨料制品100具有背衬120和磨料层130。磨料层130包含通过底胶层150和复胶层160固定到背衬120的主表面170的磨料颗粒140。顶胶层180覆盖复胶层160。
[0033]例如,根据本公开的带涂层磨料制品可包括诸如背衬抗静电处理层等附加层,和/或如果需要的话,也可包括附接层。
[0034]例如,可用的背衬包括本领域中已知的用于制备带涂层磨料制品的背衬。通常,背
衬具有两个相反的主表面,但并非必须如此。背衬的厚度通常在约0.02毫米至约5毫米的范围内、有利地在约0.05毫米至约2.5毫米的范围内并且更有利地在约0.1毫米至约1.0毫米的范围内,但是也可使用在这些范围之外的厚度。一般来讲,背衬的强度应足以抵抗研磨工艺期间的撕裂或其它损坏。背衬的厚度和光滑度也应适于提供带涂层磨料制品的期望厚度和光滑度;例如,根据带涂层磨料制品的预期应用或使用。
[0035]示例性背衬包括:致密的非织造织物(例如,针刺、熔纺、纺粘、水刺缠结或熔喷的非织造织物)、针织织物、缝编织物和/或织造织物;稀松布;聚合物膜;它们的经处理的形式;和这些材料中的两种或更多种的组合物。
[0036]织物背衬可由任何已知纤维制成,无论是天然纤维、合成纤维,还是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共混物。可用的纤维材料的示例包括包含聚酯(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酰胺(例如,六亚甲基己二酰二胺、聚己内酰胺)、聚丙烯、丙烯酸、醋酸纤维素、聚偏二氯乙烯

氯乙烯共聚物、氯乙烯

丙烯腈共聚物、石墨、聚酰亚胺、丝、棉、亚麻布、黄麻、大麻或人造丝的纤维或纱线。可用的纤维可具有天然材料,或具有例如从服装裁剪、地毯制造、纤维制造或纺织加工中回收的再循环材料或废弃材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制备带涂层磨料制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具有相反的第一主表面和第二主表面的背衬,其中底胶层设置在所述第一主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并且将磨料颗粒粘结到所述背衬,进一步地,其中复胶层设置在所述底胶层和所述磨料颗粒的至少一部分上;以及在所述复胶层的至少一部分上涂覆顶胶层前体,并且至少部分地固化所述顶胶层前体以提供顶胶层,其中所述顶胶层前体包含水基环氧树脂和有机聚合物流变改性剂,其中所述有机聚合物流变改性剂包含碱溶胀性/可溶性聚合物,并且,其中以固形物计,所述水基环氧树脂的量占所述水基环氧树脂和所述有机聚合物流变改性剂的总重量的75重量%至99.99重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部分地固化所述顶胶层前体在悬垂式烘箱中进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顶胶层前体具有每平方米5克至1100克的基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有机聚合物流变改性剂选自碱溶胀性/可溶性丙烯酸类聚合物、疏水改性的碱溶胀性/可溶性丙烯酸类聚合物、疏水改性的乙氧基化聚氨酯聚合物以及它们的组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以固形物计,所述水基环氧树脂的量占所述水基环氧树脂和所述有机聚合物流变改性剂的总重量的85重量%至99.99重量%。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磨料颗粒包括成形的磨料颗粒。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成形的磨料颗粒包括精确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内斯特
申请(专利权)人:三M创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