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仿生波动鳍水路两栖推进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水陆两栖机器人
,具体为一种仿生波动鳍水路两栖推进装置。
技术介绍
[0002]CN113696685A一种仿生波动鳍无鳍条水路两栖推进装置,使用此种传动结构,在运动时主要依靠舵机承受运动时的力,很容易导致运动时舵机偏差,使运动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仿生波动鳍水路两栖推进装置,具备提高稳定性的优点,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提高稳定性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仿生波动鳍水路两栖推进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通过滚珠轴承固定套接有曲轴,所述曲轴的外侧设有侧摆杆,所述侧摆杆靠近曲轴的一端开设有切口,所述曲轴活动插接在切口内部,所述曲轴外侧设有升降结构,所述第一固定板的顶部螺钉固定连接有舵机,所述第一固定板的正面到第二固定板的背面开设有弧形通孔,所述弧形通孔的内壁活动插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与侧摆杆固定套接。
[000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生波动鳍水路两栖推进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板(2)和第二固定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2)和第二固定板(1)通过滚珠轴承固定套接有曲轴(6),所述曲轴(6)的外侧设有侧摆杆(4),所述侧摆杆(4)靠近曲轴(6)的一端开设有切口,所述曲轴(6)活动插接在切口内部,所述曲轴(6)外侧设有升降结构,所述第一固定板(2)的顶部螺钉固定连接有舵机(9),所述第一固定板(2)的正面到第二固定板(1)的背面开设有弧形通孔(7),所述弧形通孔(7)的内壁活动插接有转动轴(3),所述转动轴(3)与侧摆杆(4)固定套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生波动鳍水路两栖推进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孝宝,浦玉学,郭洪明,石晨绚,柳玄普,殷盛凯,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