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热降温窗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1328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窗帘技术领域,公开一种隔热降温窗帘,包括架体以及悬挂于架体上的窗帘本体,窗帘本体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遮挡层、隔热层、间隔层、冷却层以及内衬层,隔热层包括于遮挡层和间隔层之间设置的可充气隔热或放气散热的气囊以及于窗帘本体外部设置的控制气囊充气膨胀或放气收缩的控制结构,冷却层包括于间隔层和内衬层之间设置的两端位于窗帘本体外部且可供冷却介质流动的冷却管道以及于窗帘本体外部设置的驱使冷却介质流动的驱动结构,控制结构控制气囊的充气或放气以及驱动结构控制冷却介质的流动或静止均受控于气温的上升或下降,该隔热降温窗帘,同时具有高效隔热和快速降温功能,提升窗帘的隔热降温性能。温性能。温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热降温窗帘


[0001]本技术涉及窗帘
,具体为一种隔热降温窗帘。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窗帘布虽然能遮挡阳光,但是不能够隔绝外界的热量,当太阳光较强时,仍会有大量热量进入室内,导致室内温度升高,给使用者带来不适,因此出现了可以隔热的窗帘。
[0003]对比文件1为申请号为CN201520212162.1的中国专利公开一种充气保温隔热窗帘,包括电动卷轴及卷绕在电动卷轴上的窗帘本体,窗帘本体通过安全阀与充气吸气泵连接,电动卷轴、充气吸气泵均与处理器连接;窗帘本体的内部设有气囊,气囊的内部通过设置隔膜层将气囊分成若干个独立的空气腔,空气腔之间设有用于进气及排气的通气阀。
[0004]该隔热窗帘通过充气吸气泵对气囊充气后,在气囊内部设置隔膜层形成若干个独立的空气腔,达到隔热的效果;当不需要隔热保温时,充气吸气泵开启将气囊内部的空气抽出。
[0005]对比文件2为申请号为CN202111277051.5的中国专利公开一种隔热型窗帘布及隔热配套设备,包括帘布本体,帘布本体内嵌设有用于装载液体的软管,软管包括多个首尾连通的U形软管,多个首尾连接的U形软管沿着帘布本体的长度方向布设,软管的第一管口与第二管口分别设置有阀门。
[0006]该隔热型窗帘布通过帘布本体在遮挡紫外线进行隔热,再通过水泵将储液箱内的水通过上述第一管口抽到软管内并从上述第二管口回流至储液箱内,形成冷循环,可以降低温度。
[0007]对比文件1中的隔热窗帘仅能实现隔热但是无法降温;对比文件2中的隔热窗帘能进行降温和隔热,但是隔热性能由帘布本体提供,窗帘本体为布料,虽然能遮挡阳光,但是隔热效果差,仍会有大量热量进入室内,从而导致上述两种隔热窗帘的性能都较为单一,隔热降温性能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热降温窗帘,同时具有高效隔热和快速降温功能,提升窗帘的隔热降温性能。
[0009]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隔热降温窗帘,包括架体以及悬挂于架体上的窗帘本体,窗帘本体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遮挡层、隔热层、间隔层、冷却层以及内衬层,隔热层包括于遮挡层和间隔层之间设置的可充气隔热或放气散热的气囊以及于窗帘本体外部设置的控制气囊充气膨胀或放气收缩的控制结构,冷却层包括于间隔层和内衬层之间设置的两端位于窗帘本体外部且可供冷却介质流动的冷却管道以及于窗帘本体外部设置的驱使冷却介质流动的驱动结构,控制结构控制气囊的充气或放气以及驱动结构控制冷却介质的流动或静止均受控于气温的上升或下降。
[0010]采用上述方案,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隔热窗帘的性能都较为单一,隔热降温性能差,本方案中窗帘本体同时包括隔热层和冷却层,气温上升达到一个设定值时,控制结构自动控制气囊充气膨胀,形成气体隔热层,达到隔热的效果;同时驱动结构自动驱使冷却介质于冷却管道内快速流动,形成冷循环,可以降低温度,窗帘本体同时具有高效隔热和快速降温功能,提升隔热降温性能。随着气温的下降至低于设定值,控制结构自动控制气囊放气收缩,使气体隔热层消失,气囊层仅作为一层薄膜层,不再具有隔热功能;同时驱动结构自动停止,冷循环停止,节约能源。
[0011]作为优选,控制结构包括与气囊内部连通的充气吸气泵、与充气吸气泵信号连接的控制系统以及与控制系统信号连接的控制充气吸气泵向气囊充气或抽气的切换结构,切换结构的切换受控于气温的升降。
[0012]采用上述方案,当气温上升达到设定值,切换结构控制充气吸气泵切换至向气囊内部充气的模式,并且通过控制系统设定充气量,使气囊充气膨胀形成气体隔热层,同时气囊膨胀也会使遮挡层和间隔层之间的间距增加,进一步提升隔热性能;反之,气温下降至低于设定值,切换结构控制充气吸气泵切换至将气囊内部气体抽出的模式,使气体隔热层消失,气囊层仅作为一层薄膜层,遮挡层和间隔层也相互靠近,隔热性能大幅降低。
[0013]作为优选,切换结构包括于架体上设置的与控制系统信号连接的接触开关、可靠近架体与接触开关抵接使充气吸气泵向气囊充气或远离架体与接触开关脱离使充气吸气泵向气囊抽气的接触件及控制接触件往复移动的移动结构,移动结构受控于气温的升降。
[0014]采用上述方案,当气温上升时,移动结构驱使接触件靠近架体移动,直至接触件与接触开关抵接,接触开关接收到信号传递给控制系统,充气吸气泵切换至给气囊充气的模式;反之,接触件与接触开关脱离,接触开关将信号传递给控制系统,充气吸气泵切换至给气囊抽气的模式。
[0015]作为优选,移动结构包括于接触件远离架体的一侧上设置的移动板、一端与移动板连接另一端与架体连接的热形变体,当温度升高时热形变体弯曲驱使接触件与接触开关抵接,当温度降低时热形变体伸直驱使接触件脱离接触开关。
[0016]采用上述方案,当气温上升时,热形变体弯曲,热形变体的长度缩短,由于热形变体的两端分别与架体和移动板连接,从而驱使移动板靠近架体移动,带动接触件靠近接触开关移动,直至接触件和接触开关抵接;当气温下降时,热形变体伸直,热形变体的长度增加,从而驱使移动板远离架体移动,带动接触件远离接触开关移动,直至接触件和接触开关脱离,且热形变体的形变温度即为气囊充气或放气的气温极限值。
[0017]作为优选,架体和接触件之间设置有驱使接触件直线移动的导向结构,导向结构包括在架体上设置的供接触件直线移动的环形导套。
[0018]采用上述方案,在热形变体形变过程中,可能会导致移动板发生偏移,从而导致接触件与接触开关不再正对,影响接触性能,通过设置环形导套,驱使接触件直线移动,保证接触件和接触开关两者之间可顺利接触或脱离。
[0019]作为优选,驱动结构包括于冷却管道端部设置的与控制系统信号连接的抽气泵,当接触件与接触开关抵接时抽气泵抽气,当接触件脱离接触开关时抽气泵关闭。
[0020]采用上述方案,当接触件与接触开关抵接,控制系统控制抽气泵开启,由于抽气泵的抽力,空气从冷却管道远离抽气泵的一端流入冷却管道,在冷却管道内快速流动,进行降
温;当接触件与接触开关脱离,控制系统控制抽气泵停止运行,冷循环停止。
[0021]作为优选,遮挡层、间隔层和内衬层均为布料层。
[0022]采用上述方案,由于窗帘本体通常由布料制成,因此遮挡层、间隔层和内衬层设置为布料层更容易被使用者接受,且更为美观。
[0023]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通过设置热形变体,当气温上升至超过热形变体的形变温度,热形变体弯曲,驱使移动板和接触件靠近架体移动,直至接触件和接触开关触碰,产生信号传递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控制充气吸气泵切换至向气囊内部充气的模式,并且通过控制系统设定充气量,使气囊充气膨胀形成气体隔热层,同时控制系统控制抽气泵开启,空气在冷却管道内快速流动,进行降温,窗帘本体同时具有高效隔热和快速降温功能,提升隔热降温性能。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实施例中一种隔热降温窗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热降温窗帘,包括架体(1)以及悬挂于架体(1)上的窗帘本体(2),其特征在于:窗帘本体(2)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遮挡层(201)、隔热层、间隔层(203)、冷却层以及内衬层(205),隔热层包括于遮挡层(201)和间隔层(203)之间设置的可充气隔热或放气散热的气囊(202)以及于窗帘本体(2)外部设置的控制气囊(202)充气膨胀或放气收缩的控制结构,冷却层包括于间隔层(203)和内衬层(205)之间设置的两端位于窗帘本体(2)外部且可供冷却介质流动的冷却管道(204)以及于窗帘本体(2)外部设置的驱使冷却介质流动的驱动结构,控制结构控制气囊(202)的充气或放气以及驱动结构控制冷却介质的流动或静止均受控于气温的上升或下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热降温窗帘,其特征在于:控制结构包括与气囊(202)内部连通的充气吸气泵(3)、与充气吸气泵(3)信号连接的控制系统以及与控制系统信号连接的控制充气吸气泵(3)向气囊(202)充气或抽气的切换结构,切换结构的切换受控于气温的升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隔热降温窗帘,其特征在于:切换结构包括于架体(1)上设置的与控制系统信号连接的接触开关(4)、可靠近架体(1)与接触开关(4)抵接使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能杰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尚坤窗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