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山东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多传感器轮径测量仪及测量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61159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2: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多传感器轮径测量仪及测量方法,属于轮径测量技术领域,包括尺架,尺架的两端分别设置测量块,两个测量块之间设置位移传感器,尺架上还设置拉绳传感器,位移传感器、拉绳传感器均与CPU模块连接;对待测轮进行轮径测量时,两个测量块、位移传感器的测量端和拉绳传感器的拉绳均与待测轮踏面接触;拉绳传感器,用于获取待测轮踏面的一段弧长;位移传感器,用于获取自身测量端的位移;CPU模块,用于根据待测轮踏面的一段弧长确定第一轮径,根据位移传感器获取的位移确定第二轮径;对第一轮径和第二轮径加权取平均值,获得最终的待测轮轮径。实现了对待测轮轮径的准确测量。量。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传感器轮径测量仪及测量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轮径测量
,尤其涉及一种多传感器轮径测量仪及测量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0003]当列车车轮的直径小于安全值时,会造成轴承损伤、轴温升高、钢轨与轨道线路损坏,严重时会导致列车发生倾覆、脱轨等事故。
[0004]目前,主要是采用带机械式表头、电子式表头或者激光位移传感器等的轮径测量仪,由人工进行火车车轮的几何参数测量。其中最为公知的轮径测量仪采用专用千分表固定于尺架,其测量端连接专用测头,专用测头上端通过活动连接结构与专用千分表的测量端连接,下端用于与标准圆圆弧接触,专用千分表采用传动比为1:50,当表杆移动1mm时,显示值应变化50mm,分度值为0.05mm,量程为0

1mm。但该轮径测量仪存在多点缺陷,第一方面是该装置采用机械式千分表,精度低、量程小,不能满足测量精度和量程的要求;第二方面是该轮径测量仪进行单点测量,没有用到车轮踏面的多点信息,结果存在偶然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多传感器轮径测量仪及测量方法,实现了对待测轮轮径的自动准确测量。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多传感器轮径测量仪,包括尺架,尺架的两端分别设置测量块,两个测量块之间设置位移传感器,尺架上还设置拉绳传感器,位移传感器、拉绳传感器均与CPU模块连接;对待测轮进行轮径测量时,两个测量块、位移传感器的测量端和拉绳传感器的拉绳均与待测轮踏面接触;拉绳传感器,用于获取待测轮踏面的一段弧长;位移传感器,用于获取自身测量端的位移;CPU模块,用于根据待测轮踏面的一段弧长确定第一轮径,根据位移传感器获取的位移确定第二轮径;对第一轮径和第二轮径加权取平均值,获得最终的待测轮轮径。
[0007]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多传感器轮径测量仪的轮径测量方法,包括:将测量块、位移传感器的测量端和拉绳传感器的拉绳与待测轮踏面接触;通过拉绳传感器获取待测轮踏面的一段弧长;获取位移传感器测量端的位移;根据待测轮踏面的一段弧长确定第一轮径,根据位移传感器获取的位移确定第二轮径;对第一轮径和第二轮径加权取平均值,获得最终的待测轮轮径。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本专利技术设置位移传感器和拉绳传感器对待测轮的轮径进行测量,采用两种传感器进行轮径测量,防止了采用一种传感器进行轮径测量时,因测量误差导致的轮径不准确的问题。
[0009]2、本专利技术设置了多个位移传感器对待测轮踏面不同位置进行测量,分别获得轮径,通过对获取的多个轮径加权取平均,获得了待测轮的准确轮径,进一步保证了待测轮轮径测量的准确性。
[0010]3、本专利技术采用电子传感器对待测轮轮径进行测量,并将测得的轮径在人工交互模块上进行显示,实现了对待测轮轮径的自动测量,并方便数值读取。
[0011]本专利技术附加方面的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2]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0013]图1为实施例1公开测量仪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公开测量仪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1公开测量仪的嵌入式系统结构框图;图4为实施例1公开的确定中间第二轮径计算模型的原理图;图5为实施例1公开的确定边侧第二轮径计算模型的原理图;图6为实施例1公开的确定第一轮径计算模型的原理图。
[0014]其中:1、测量块,2、拉绳传感器,3、操作按钮,4、人工交互模块,5、语音播放模块,6、位移传感器,7、尺架,8、固定架,9、标准圆,10、控制系统,11、电源模块,12、无线充电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6]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0017]实施例1在该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多传感器轮径测量仪,如图1

图3所示,包括尺架7,尺架7的两端分别设置测量块1,两个测量块1之间设置位移传感器6,尺架上还设置拉绳传感器2,位移传感器6、拉绳传感器2均与CPU模块连接;对待测轮进行轮径测量时,两个测量块1、位移传感器6的测量端和拉绳传感器2的拉绳均与待测轮踏面接触;拉绳传感器2,用于获取待测轮踏面的一段弧长;位移传感器6,用于获取自身测量端的位移;CPU模块,用于根据待测轮踏面的一段弧长确定第一轮径,根据位移传感器获取的位移确定第二轮径;对第一轮径和第二轮径加权取平均值,获得最终的待测轮轮径;还包括标准圆9,用于对拉绳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进行校准。
[0018]在具体实施时,拉绳传感器2的拉绳端和固定端分别位于两个测量块的外侧,且拉绳位于两个测量块1的下部,当对待测轮进行轮径测量时,拉绳与待测轮踏面的一段踏面贴合,获取待测轮该段踏面的弧长。
[0019]测量块1与尺架7通过转轴连接,能够相对于尺架7发生转动,且测量块1与待测轮为点接触,方便本实施例公开的测量仪相对于待测轮进行移动。
[0020]为了防止选取单一测点进行轮径测量时,获取轮径不准确的问题,本实施例设置了多个位移传感器6,初始状态时,所有位移传感器6的测量端位于同一平面上,拉绳传感器2的拉绳处于拉直状态。
[0021]多个位移传感器6均设置于两个测量块之间,且其中一个位移传感器6位于两个测量块的中间位置,称为中间位移传感器,除中间位移传感器外的其余位移传感器称为边侧位移传感器,所有位移传感器6均布设置,即相邻位移传感器之间的距离相同。
[0022]初始状态时,多个位移传感器6的测量端位于同一平面上,当对待测轮进行测量或是用标准圆进行校正时,位移传感器6的测量端均抵触在待测轮踏面,或标准圆的外圆上,当对待测轮进行测量时,通过读取每个位移传感器的位移读数,进而对位移进行分析,获得待测轮的第二轮径。
[0023]本实施例公开测量仪的控制系统10包括CPU模块,与CPU模块连接的语音播放模块5、人工交互模块4、存储器和操作按钮3,CPU模块还与电源模块11连接,通过电源模块11提供所需电源。
[0024]优选的,电源模块采用锂电池,且将电源模块11与无线充电模块12连接,通过无线充电模块12为电源模块11供电。
[0025]保证高续航的同时又兼顾了充电的方便快捷,将测量仪放置在无线充电桩的一定范围内,即可实现对测量仪的充电,同时系统对电池电量和健康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当电量过低或者电池处于不健康状态时,会通过语音播放模块和人工交互模块进行语音和可视化提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传感器轮径测量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尺架,尺架的两端分别设置测量块,两个测量块之间设置位移传感器,尺架上还设置拉绳传感器;对待测轮进行轮径测量时,测量块、位移传感器的测量端和拉绳传感器的拉绳均与待测轮踏面接触;拉绳传感器,用于获取待测轮踏面的一段弧长;位移传感器,用于获取自身测量端的位移;CPU模块,用于根据待测轮踏面的一段弧长确定第一轮径,根据位移传感器获取的位移确定第二轮径;对第一轮径和第二轮径加权取平均值,获得最终的待测轮轮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传感器轮径测量仪,其特征在于,两个测量块之间设置多个位移传感器,其中一个位移传感器位于两个测量块的中间,为中间位移传感器,其余位移传感器为边侧位移传感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传感器轮径测量仪,其特征在于,初始状态时,所有位移传感器的测量端位于同一平面上,拉绳传感器的拉绳处于拉直状态。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传感器轮径测量仪,其特征在于,CPU模块通过中间位移传感器测得的位移和中间第二轮径计算模型,获得中间的第二轮径;中间第二轮径计算模型为:中间第二轮径计算模型为:其中,

为中间位移传感器获取的位移,d为标准圆直径,为中间的第二轮径,为V型块的顶角半角。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传感器轮径测量仪,其特征在于,CPU模块通过边侧位移传感器测得位移和边侧第二轮径计算模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维业杨孔征万熠吴付旺梁西昌周波侯嘉瑞李亚男王继来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