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膜材装载上料一体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1103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2: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膜材装载上料一体机构。所述膜材装载上料一体机构包括承载板、升降板、顶升机构、减速机、转棍、吸附机构和片状膜材,承载板相互垂直的两侧均等距固定连接有活动杆,承载板顶部相互垂直的两侧均等距开设有有条形凹槽,条形凹槽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活动杆。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膜材装载上料一体机构,在膜材加工过程中,可以将膜材在承载板上堆叠整齐,方便根据不同大小的膜材进行调整,通过顶升机构重复升降到吸附机构下方,依次的进行吸附翻转,从而可以在上料时让翻转后的膜材更容易撕膜、粘接,提高加工效率,通过顶升机构和吸附机构相互交替配合,让膜材在进行加工时更便捷。行加工时更便捷。行加工时更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膜材装载上料一体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膜材装载上料一体机构。

技术介绍

[0002]膜材是膜结构工程中所使用的材料,由高强度的织物基材和聚合物涂层构成的复合材料,现有部分膜材在进行加工时,需要将膜材切割成大小相同的片状,再进行堆叠装载时,依次的撕膜,粘贴在其他物料的表面,现有的膜材加工过程中,列如显示屏保护膜粘接等,都是需要通过人工进行取模、撕膜,再与其他的部件进行粘接,不仅效率低速度慢,而且人工操作容易产生瑕疵。
[000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膜材装载上料一体机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膜材装载上料一体机构。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膜材装载上料一体机构包括:承载板、升降板、顶升机构、减速机、转棍、吸附机构和片状膜材,承载板相互垂直的两侧均等距固定连接有活动杆,承载板顶部相互垂直的两侧均等距开设有有条形凹槽,条形凹槽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活动杆,片状膜材设置有若干个,片状膜材等距设置在承载板顶部,升降板设置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膜材装载上料一体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板(1),所述承载板(1)相互垂直的两侧均等距固定连接有活动杆(9),所述承载板(1)顶部相互垂直的两侧均等距开设有有条形凹槽(12),所述条形凹槽(12)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活动杆(9);片状膜材(11),所述片状膜材(11)设置有若干个,所述片状膜材(11)等距设置在承载板(1)顶部;升降板(2),所述升降板(2)设置在承载板(1)下方,所述升降板(2)顶部两侧均等距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顶升机构(4),所述顶升机构(4)安装在承载板(1)底部;转棍(7),所述转棍(7)设置在承载板(1)上方,所述承载板(1)两侧均设有侧板(5),所述转棍(7)两端均分别与对应的侧板(5)转动连接;吸附机构(8),所述吸附机构(8)安装在转棍(7)外侧;减速机(6),所述减速机(6)设置在转棍(7)一端,所述减速机(6)固定安装在相邻的侧板(5)顶部一侧,所述减速机(6)的输出端与转棍(7)对应的一端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材装载上料一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1)顶部的条形凹槽(12)内均开设有条形孔(13),所述活动杆(9)底端均开设有定位孔(1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材装载上料一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9)和固定杆(10)顶部靠近片状膜材(11)的一侧均等距设有凸起条(1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材装载上料一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机构(4)包括基板(41)、推杆电机(42)、螺纹筒(45)、驱动电机(46)、U形架(47)、螺纹柱(49)和安装座(410),所述升降板(2)下方设有承载板(1),所述承载板(1)顶部固定连接有U形架(47),且U形架(47)套在升降板(2)外侧,所述基板(41)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座(410),所述安装座(410)底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46),所述基板(41)和U形架(47)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螺纹柱(49),所述驱动电机(46)的输出端与螺纹柱(49)对应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柱(49)外侧螺纹连接有螺纹筒(45),所述螺纹筒(45)固定连接在升降板(2)内部,所述驱动电机(46)两侧均设有推杆电机(42),所述推杆电机(42)的输出端均与基板(41)固定连接。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迎春袁刚袁波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中欣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