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室抗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1086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2: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下室抗浮结构,包括锚杆主体、预应力筋、垫板和锚具,所述预应力筋的下端锚固于所述锚杆主体的下端,所述预应力筋的上端凸出于所述锚杆主体,所述垫板抵接于所述锚杆主体的上端面,所述预应力筋的上端贯穿所述垫板并与所述锚具固定连接,所述锚具抵接于所述垫板的上表面;所述垫板上设置有若干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沿着所述垫板的径向方向和上方延伸,若干个所述连接杆的外端均与圆环固定连接;所述垫板、所述连接杆、所述圆环、所述锚具和所述预应力筋的顶端均埋设在地下室底板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利于提供地下室抗浮结构的施工效率,避免对锚杆主体产生拉应力。避免对锚杆主体产生拉应力。避免对锚杆主体产生拉应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室抗浮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地下室抗浮结构,属于地下室抗浮


技术介绍

[0002]当结构自重和建筑覆土等配重方式无法满足地下室受地下水的水浮力时,需采取其他抗水浮力的措施,保证地下室的稳定。现有的基础抗浮技术措施有抗拔桩抗浮和抗浮锚杆抗浮。
[0003]专利文献1(公开号为CN217480263U)公开了一种预应力钢绞线抗拔压力型锚杆转换锚固抗浮结构,该抗浮结构包括预应力锚杆和地下室底板,所述预应力锚杆设置在所述地下室底板的下端,所述预应力锚杆的顶端设置有张拉结构和锚固结构,所述锚固结构位于所述地下室底板内,锚固结构包括转换钢筋,所述转换钢筋的上部现浇锚固在地下室底板内,所述转换钢筋的下部与所述螺旋箍筋固定连接。
[0004]然而上述抗浮结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能导致锚杆产生裂纹。当地下室底板受到地下水向上的浮力时,地下室底板会对转换钢筋产生竖直向上的拉力,该拉力给锚杆的局部会施加一个拉力,这就有可能导致锚杆局部产生裂纹,这是预应力锚杆应当极力避免的情况。另外,该抗浮结构中,由于倾斜的转换钢筋贯穿了第一承压板,这将导致施工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地下室抗浮结构,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且让地下水浮力的传递路径更加优异,避免对锚杆产生拉应力。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地下室抗浮结构,包括锚杆主体、预应力筋、垫板和锚具,所述预应力筋的下端锚固于所述锚杆主体的下端,所述预应力筋的上端凸出于所述锚杆主体,所述垫板抵接于所述锚杆主体的上端面,所述预应力筋的上端贯穿所述垫板并与所述锚具固定连接,所述锚具抵接于所述垫板的上表面;其特征在于:
[0007]所述垫板上设置有若干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沿着所述垫板的径向方向和上方延伸,若干个所述连接杆的外端均与圆环固定连接;
[0008]所述垫板、所述连接杆、所述圆环、所述锚具和所述预应力筋的顶端均埋设在地下室底板内。
[0009]优选地,所述垫板、所述连接杆和所述圆环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或者所述垫板、所述连接杆和所述圆环通过铸造一体成型。优选地,所述连接杆至少设置有三个,且均匀分布在所述垫板的圆周方向上。
[0010]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当地下室底板受到地下水的浮力时,浮力会给连接杆和圆环一个向上的推力,该推力直接传递给垫板,垫板将向上的推力传递给锚具,锚具直接传递给预应力筋,预应力筋最终将浮力传递给锚杆主体(此时锚杆主体一直处于受压状态),锚
杆主体利用其与地质层的静摩擦力来抵消地下水的浮力。因此,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避免预应力锚杆产生拉应力。另外,连接杆沿着垫板的径向方向和上方延伸,有利于连接杆锚固在地下室底板的中间区域,圆环与所有的连接杆连接能够提供很好刚度支撑,避免连接杆受到浮力地下室底板的应力时发生较大的弹性变形,即垫板、连接杆和所述圆环一起组成的刚性结构,能够很好地传递地下水的浮力;而且有助于提高施工效率,在预应力筋进行预应力张拉接受后,就可以对地下室底板进行混凝土浇筑。
[0011]进一步地,所述锚杆主体的上端呈倒锥形。倒锥形有利于增加锚杆主体的上端面面积,避免在预应力张拉时垫板对锚杆主体产生破坏。
[0012]进一步地,所述预应力筋上套设有套筒,所述套筒位于所述锚杆主体的上部,且所述套筒顶部与所述锚杆主体的上端面平齐。预应力筋对应于套筒的部分为预应力筋的自由段,自由段的设置有利于预应力张拉,在预应力张拉时会发生弹性伸长,预应力筋的自由段以下部分为固定段,固定段实现了预应力筋和锚杆主体的固定连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预应力筋为钢绞线或者螺纹钢。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地下室抗浮结构的示意图;
[0015]图2是垫板、连接杆和圆环一起组成的结构的俯视图。
[0016]图中:锚杆主体1、预应力筋2、垫板3、锚具4、连接杆5、圆环6、地下室底板7、套筒8。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8]参见图1

2,一种地下室抗浮结构,包括锚杆主体1、预应力筋2、垫板3和锚具4,预应力筋2的下端锚固于锚杆主体1的下端,预应力筋2的上端凸出于锚杆主体1,垫板3抵接于锚杆主体1的上端面,预应力筋2的上端贯穿垫板3并与锚具4固定连接,锚具4抵接于垫板3的上表面,锚具4为预应力锚杆中常用的锁定预应力的部件(比如公开号为CN201908670U的专利文献中的锚具),当预应力筋2张拉到预定的拉应力时利用锚具4将这种拉应力进行锁定,从而使得预应力锚杆此种处于受压缩的状态,避免其产生裂纹;
[0019]垫板3上设置有若干个连接杆5,连接杆5沿着垫板3的径向方向和上方延伸,若干个连接杆5的外端均与圆环6固定连接;垫板3、连接杆5、圆环6、锚具4和预应力筋2的顶端均埋设在地下室底板7内。优选地,垫板3、连接杆5和圆环6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或者垫板3、连接杆5和圆环6通过铸造一体成型。其中,连接杆5可以是弧形,也可以是直线型,连接杆5沿着垫板3的径向方向和上方延伸是为了更好地固定在地下室底板7厚度方向的中部,所有的连接杆5与圆环6连接能够提供很好刚度支撑,避免连接杆5受到浮力地下室底板7的应力时发生较大的弹性变形,即垫板3、连接杆5和圆环6一起组成的刚性结构,能够很好地传递地下水的浮力。
[0020]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当地下室底板7受到地下水的浮力时,浮力会给连接杆5和圆环6一个向上的推力,该推力直接传递给垫板3,垫板3将向上的推力传递给锚具4,锚具4直接传递给预应力筋2,预应力筋2最终将浮力传递给锚杆主体1(此时锚杆主体1一直处于受压状态),锚杆主体1利用其与地质层的静摩擦力来抵消地下水的浮力。因此,采用上述技
术方案可以避免预应力锚杆产生拉应力。垫板3、连接杆5和圆环6组成一体结构,在预应力筋2进行预应力张拉后,就可以对地下室底板7进行混凝土浇筑,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
[0021]优选地,锚杆主体1的上端呈倒锥形。倒锥形有利于增加锚杆主体1的上端面面积,避免在预应力张拉时垫板3对锚杆主体1产生破坏。
[0022]优选地,预应力筋2上套设有套筒8,套筒8位于锚杆主体1的上部,且套筒8顶部与锚杆主体1的上端面平齐。预应力筋2对应于套筒的部分为预应力筋2的自由段,自由段的设置有利于预应力张拉,在预应力张拉时会发生弹性伸长,预应力筋2的自由段以下部分为固定段,固定段实现了预应力筋2和锚杆主体1的固定连接。预应力筋2为钢绞线或者螺纹钢。
[0023]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局限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室抗浮结构,包括锚杆主体(1)、预应力筋(2)、垫板(3)和锚具(4),所述预应力筋(2)的下端锚固于所述锚杆主体(1)的下端,所述预应力筋(2)的上端凸出于所述锚杆主体(1),所述垫板(3)抵接于所述锚杆主体(1)的上端面,所述预应力筋(2)的上端贯穿所述垫板(3)并与所述锚具(4)固定连接,所述锚具(4)抵接于所述垫板(3)的上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3)上设置有若干个连接杆(5),所述连接杆(5)沿着所述垫板(3)的径向方向和上方延伸,若干个所述连接杆(5)的外端均与圆环(6)固定连接;所述垫板(3)、所述连接杆(5)、所述圆环(6)、所述锚具(4)和所述预应力筋(2)的顶端均埋设在地下室底板(7)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抗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军覃健刘卓张伟周远长庞红桃李文君黄志旺何斌唐雪伟杨其道罗斌张铭胡照亮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