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地下室结构抗浮止渗的排堵综合治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49584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地下室结构抗浮止渗的排堵综合治理系统,包括安装在底板内且底端延伸至所述底板下方的管桩,所述管桩底端设置有封底钢板,所述管桩由若干管桩节连接而成,所述管桩最底部的所述管桩节的底部为滤管段,所述滤管段上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滤管段内衬有软式透水管,所述滤管段外壁沿其长度方向上间隔设有若干护孔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可以引导地下水流、注浆防渗,为地下结构封堵裂缝提供工作环境;在完成底板修复后,考虑该区域的底板整体有一定削弱,管桩可兼作工程桩进行封堵,缓解底板的受力状态,在堵漏的同时有效增加底板抗浮能力,对地下结构渗漏点进行科学的综合治理。进行科学的综合治理。进行科学的综合治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地下室结构抗浮止渗的排堵综合治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地下室结构渗漏处理的
,尤其是一种用于地下室结构抗浮止渗的排堵综合治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地下空间作为建筑物的根基,长时间处于地下水环境中,近年来,既有地下结构渗漏情况屡见不鲜。目前常规的渗漏处理方法是在渗漏区域背水面利用聚氨酯、水玻璃

水泥双浆液等注浆材料进行裂缝封堵,此方法见效快,短期堵水效果好。但是在渗漏水治理过程中的使用发现材料耐久性的问题逐渐暴露,一方面地下水位变化造成材料在干湿循环作用下易发生发泡体收缩导致其与混凝土表面的粘结剥离,在剥离界面处形成新的渗漏通道。此外,当地下室下方土层存在承压性的地下水时,采用常规的聚氨酯堵漏方法,无法堵住具有较大水力梯度的动水渗漏点,并且也无法在地下结构下方形成新的隔水帷幕,后续在地下结构的薄弱处也极易造成二次渗漏情况发生。
[0003]当“堵”容易失效时,必须引入“排”的做法,“排”即为疏排地下水,常规的做法为施打泄压或泄水孔将地下水压力减小后在进行注浆施工,此方法原理简单,施工便利,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地下室结构抗浮止渗的排堵综合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底板内且底端延伸至所述底板下方的管桩,所述管桩底端设置有封底钢板,所述管桩由若干管桩节连接而成,所述管桩最底部的所述管桩节的底部为滤管段,所述滤管段上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滤管段内衬有软式透水管,所述滤管段外壁沿其长度方向上间隔设有若干护孔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地下室结构抗浮止渗的排堵综合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孔装置为圆锥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地下室结构抗浮止渗的排堵综合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抽水

注浆管,在对所述底板下方进行排水时,所述抽水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琳杨石飞李晓勇张晗邱晓烨陆陈英张凯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