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暖节段智能阀门及其温度智能分段控制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61002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2: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供暖节段智能阀门及其温度智能分段控制控制系统,属于阀门技术领域。包括阀体,还包括有:保温外壳,其固定设置在阀体的外壁上,所述保温外壳的两侧均设置有法兰,所述法兰的内部设置有螺栓孔,所述保温外壳的上端设置有控制壳体,所述控制壳体的前端面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控制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控制器。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智能阀门的保温效果一般,球阀闭合后,球阀的稳定性一般,流体进入阀体产生的冲击力没有得到缓冲,导致对阀芯的防护效果一般,降低了阀门的使用寿命的问题,通过设置保温外壳,对阀体起到了防护和保温的作用,通过限位杆和限位槽的配合,提高了阀芯在阀体内的稳定性,通过设置缓流板,起到了分压的作用。的作用。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供暖节段智能阀门及其温度智能分段控制控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阀门
,更具体的说,涉及供暖节段智能阀门及其温度智能分段控制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城市供热包括生产和生活用热两个方面,采用什么方式满足用热需要,这与全国具体城市的能源构成、热源消费状况有关,同时也取决于国家的经济水平及不同供热方式的技术经济效果,我国城市供热基本上有三种供热方式:第一种供热方式为集中供热方式。城市集中供热可由热电厂或区域锅炉房实现。集中供热由城市统一规划,在工业比较集中的地区,建设适当规模的热电厂,既发电又供热,同时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在城市供暖技术中,一般需要使用到智能阀门,无线智能控制阀可以远程控制球阀开合度、设备的上传频率等,配备现场手操器,可以方便工作人员现场施工,高效,便携;
[0003]现有的无线智能控制阀不具备检测渗漏的能力,当控制阀发生渗漏时,会导致智能控制阀失去作用,且可能造成危险。
[0004]如公告号为CN215928580U公开的一种城市供暖用新式无线智能阀门:该专利通过检测装置和控制机构的配合下,可精准检测出渗漏,并发出警报,增加安全性。
[0005]但是上述技术中,现有智能阀门的保温效果一般,球阀闭合后,球阀的稳定性一般,流体进入阀体产生的冲击力没有得到缓冲,导致对阀芯的防护效果一般,降低了阀门的使用寿命;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供暖节段智能阀门及其温度智能分段控制控制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6]1.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供暖节段智能阀门及其温度智能分段控制控制系统,通过保温外壳,对阀体起到了防护和保温的作用,通过限位杆和限位槽的配合,提高了阀芯在阀体内的稳定性,通过设置缓流板,起到了分压的作用,提高了阀门和阀芯的使用寿命,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8]2.技术方案
[0009]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0010]供暖节段智能阀门,包括阀体,所述阀体的内部设置有阀芯,所述阀芯的上端固定设置有阀杆,还包括有:
[0011]保温外壳,其固定设置在阀体的外壁上,所述保温外壳的两侧均设置有法兰,所述法兰的内部设置有螺栓孔,且螺栓孔设置有八个,八个所述螺栓孔均延伸至保温外壳的内部,所述保温外壳的上端设置有控制壳体,所述控制壳体的前端面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控制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控制器。
[0012]进一步的,所述保温外壳的下方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保温外壳之间固定
设置有安装座,且安装座设置有两个,所述安装板的内部设置有安装孔一,且安装孔一设置有四个,两个所述安装座的内部均设置有安装孔二,且安装孔二设置有两个。
[0013]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壳体的上端设置有封盖,所述封盖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定位柱,且定位柱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定位柱的外壁上均设置有橡胶层,四个所述定位柱均位于与其相适配的定位槽内,且定位槽设置在控制壳体上,所述封盖下表面的中心位置处固定设置有气动推杆,所述气动推杆的下端固定设置有限位杆。
[0014]进一步的,所述阀杆的一端延伸至控制壳体的内部连接有第二斜齿轮,所述阀杆顶端的内部设置有限位槽,所述第二斜齿轮的一侧啮合设置有第一斜齿轮,所述第一斜齿轮的上方设置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斜齿轮传动连接,所述电机通过固定套与控制壳体固定连接。
[0015]进一步的,所述阀杆通过轴承与阀体转动连接,所述阀体的一端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述阀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的内部均设置有过滤网,所述阀芯靠近进气口的一侧设置有缓流板,所述缓流板的内部设置有通孔,且通孔设置有若干个。
[0016]进一步的,所述阀体的内部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位于阀芯的一侧,所述压力传感器位于阀芯的另一侧。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另一种技术方案,供暖节段智能阀门的温度智能分段控制控制系统,所述控制器的内部包括有智能移动平台、微处理器、检测模块、无线传输模块、定时模块、电源模块、供气模块和网络传输设备,所述电源模块、定时模块、无线传输模块、检测模块和供气模块均与微处理器电性连接。
[0018]进一步的,所述微处理器与显示屏电性连接,所述微处理器通过供气模块与电机电性连接,所述无线传输模块通过网络传输设备与智能移动平台电性连接,所述微处理器通过检测模块分别与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电性连接。
[0019]3.有益效果
[0020]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1]1.本专利技术的供暖节段智能阀门及其温度智能分段控制控制系统,通过设置保温外壳,对阀体起到了防护的作用,保温外壳内部设有保温层,保温层的材质为聚氨酯材料,起到了保温的作用,提高了阀体的使用寿命,保温外壳两侧的法兰通过螺栓与保温外壳固定连接,便于管件的连接固定,通过设置安装座和安装孔二,便于将带有保温外壳的阀体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安装板上,通过设置安装板和安装孔一,便于将整个阀门安装在所需处;
[0022]2.本专利技术的供暖节段智能阀门及其温度智能分段控制控制系统,通过设置封盖,对控制壳体内部的元器件起到了防尘防护的作用,通过定位柱和定位槽的配合,便于封盖的定位,通过在定位柱的外壁上设有橡胶层,增大了定位柱与定位槽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封盖与控制壳体之间合起来更加牢靠,且封盖的打开便于对控制壳体内部的元器件进行检修,通过设置固定套,便于电机的固定安装,通过电机的输出端驱动第一斜齿轮传动,进而第一斜齿轮与第二斜齿轮啮合,使阀杆带动阀芯转动,实现阀门的调节,以便对气体进行截断,相较于手动调节阀门更加方便智能,当阀芯调节好以后,电机停止工作,通过气动推杆的伸缩运动,从而带动限位杆进入限位槽,对阀杆和阀芯起到了有效的限位,提高了阀芯在阀体内的稳定性。
[0023]3.本专利技术的供暖节段智能阀门及其温度智能分段控制控制系统,通过设置轴承,
保证了阀体的气密性,避免部分气体从阀杆上端出去,暖气从进气口进入阀体,最后从出气口流出,通过在进气口和出气口处均设置过滤网,对气体进行了有效的过滤,通过设置缓流板,使得气体从缓流板的若干个通孔内流动,能够分散气体的压力,降低气体对阀芯的冲击力,进一步提高了阀芯的使用寿命。
[0024]4.本专利技术的供暖节段智能阀门及其温度智能分段控制控制系统,通过设置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暖气温度,可将当前的暖气温度实时显示于显示屏上,通过设置压力传感器,当阀芯在关闭状态发生泄漏时,气体会随着阀芯外壁向出气口处流动,压力传感器能够及时检测到并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处理。
[0025]5.本专利技术的供暖节段智能阀门及其温度智能分段控制控制系统,通过在控制器的内部设置智能移动平台、微处理器、检测模块、无线传输模块、定时模块、电源模块、供气模块和网络传输设备,具有远程控制阀门的功能,微处理器,用于接收控制指令,温度传感器检测阀门内暖气温度,并将数据通过电信号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供暖节段智能阀门,包括阀体(1),所述阀体(1)的内部设置有阀芯(13),所述阀芯(13)的上端固定设置有阀杆(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保温外壳(2),其固定设置在阀体(1)的外壁上,所述保温外壳(2)的两侧均设置有法兰(3),所述法兰(3)的内部设置有螺栓孔(4),且螺栓孔(4)设置有八个,八个所述螺栓孔(4)均延伸至保温外壳(2)的内部,所述保温外壳(2)的上端设置有控制壳体(21),所述控制壳体(21)的前端面设置有显示屏(23),所述控制壳体(21)的内部设置有控制器(2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暖节段智能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外壳(2)的下方设置有安装板(24),所述安装板(24)与保温外壳(2)之间固定设置有安装座(25),且安装座(25)设置有两个,所述安装板(24)的内部设置有安装孔一(26),且安装孔一(26)设置有四个,两个所述安装座(25)的内部均设置有安装孔二(27),且安装孔二(27)设置有两个。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暖节段智能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壳体(21)的上端设置有封盖(22),所述封盖(22)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定位柱(29),且定位柱(29)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定位柱(29)的外壁上均设置有橡胶层,四个所述定位柱(29)均位于与其相适配的定位槽(28)内,且定位槽(28)设置在控制壳体(21)上,所述封盖(22)下表面的中心位置处固定设置有气动推杆(211),所述气动推杆(211)的下端固定设置有限位杆(21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暖节段智能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11)的一端延伸至控制壳体(21)的内部连接有第二斜齿轮(216),所述阀杆(11)顶端的内部设置有限位槽(12),所述第二斜齿轮(216)的一侧啮合设置有第一斜齿轮(215),所述第一斜齿轮(215)的上方设置有电机(213),且电机(213)的输出端与第一斜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超金瑞建张海兰李平葛志克周财慈杜明华杨水松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伯特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