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支撑托座指针装置,属于测量结构技术领域,解决现有的支撑托座自带指针不易观察的技术问题。指针装置设置于支撑托座上,支撑托座包括座体和设置于座体上方的支撑座,座体和支撑座之间设置有多组碟簧;指针装置包括底座、转轴、指针和标尺,标尺设置于车辆,底座设置于座体和支撑座之间,转轴设置于底座,转轴的轴线水平,指针可转动设置于转轴上,指针包括驱动臂和指向臂,驱动臂与支撑座的底面相抵,驱动臂与支撑座的底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指向臂指向标尺,指向臂的长度大于驱动臂的长度。本申请更易于作业人员读取数据,进一步提高作业人员的检修效率。进一步提高作业人员的检修效率。进一步提高作业人员的检修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支撑托座指针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测量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支撑托座指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武器热发射
,产品需要由车辆运输保证较强的机动性能,在兼顾越野、机动的同时,要支撑托座对运输过程中的产品进行减振,以保证产品不被损坏,目前国内使用的支撑托座大多采用的是碟簧组作为减振缓冲元件,在支撑托座设置于车辆上,包括顶面为弧形的托块,托块的底端设置于多组碟簧,托块上还设置于有指针,碟簧被压缩和复位的过程中,指针随托块直上直下,通过指针上下移动读取碟簧压缩量,但指针位于产品的下方,空间狭窄导致读数困难,影响发射车的检修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旨在至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的支撑托座自带指针不易观察的技术问题,为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支撑托座指针装置。
[0004]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支撑托座指针装置,设置于支撑托座上,所述支撑托座包括座体和设置于所述座体上方的支撑座,所述座体和所述支撑座之间设置有多组碟簧;
[0006]所述指针装置包括底座、转轴、指针和标尺,所述标尺设置于车辆,所述底座设置于所述座体和所述支撑座之间,所述转轴设置于所述底座,所述转轴的轴线水平,所述指针可转动设置于所述转轴上,所述指针包括驱动臂和指向臂,所述驱动臂与所述支撑座的底面相抵,所述驱动臂与所述支撑座的底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指向臂指向所述标尺,所述指向臂的长度大于所述驱动臂的长度。
[000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臂与所述指向臂分别位于所述转轴的轴线的两侧。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臂与所述指向臂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臂呈板状,所述驱动臂与所述支撑座的底面相抵的一端设置有圆弧面,所述圆弧面所在圆柱的轴线平行于所述转轴的轴线。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圆弧面为半圆弧面。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所的底面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驱动部的端部滑动设置于所述限位槽内。
[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指向臂的长度是所述驱动臂的长度的两倍以上。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转轴可拆卸设置于所述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相对槽壁分别设置有两个相对的通孔,所述转轴与两个所述通孔过盈配合,所述转轴的一端设置有堵头,所述转轴的另一端套接有挡圈,所述挡圈与所述底座的外壁相抵,所述指针套接于所述转轴上,所述指针位于两个所述通孔之间。
[00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指针装置还包括扭簧,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驱动臂和所述底座固定连接。
[00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扭簧套接于所述转轴。
[0016]本申请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7]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指针装置通过驱动臂和指针的协同作用,利用杠杆原理,使得标尺的位置能够放置在易于观察的位置,作业人员站在车辆的左侧或者右侧即可观察到指针指向的位置,大幅提升检修效率,且指向臂的长度大于驱动臂的长度,那么指向臂端部在标尺上的变化幅度将更大,更易于作业人员读取数据,进一步提高作业人员的检修效率。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9]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指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示出了图1中的指针装置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1]图3示出了图1中的指针装置的A
‑
A向剖视图;
[0022]图中标记:1
‑
座体,2
‑
底座,3
‑
转轴,4
‑
驱动臂,5
‑
指向臂,6
‑
垫片,7
‑
挡圈,8
‑
扭簧,9
‑
标尺。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4]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0025]下面结合附图并参考具体实施例描述本申请:
[0026]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支撑托座指针装置,设置于支撑托座上,用于获取支撑托座的碟簧的形变数据。支撑托座包括座体1和设置于座体1上方的支撑座,座体1设置于车辆上,支撑座的顶面具有弧面,以匹配产品的外形,初始状态,产品的长度方向车辆车身长度方向处于同一竖直平面上,座体1和支撑座之间设置有多组碟簧,多组碟簧沿车辆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相邻组的碟簧具有较宽的间隙以容纳本实施例的指针装置。
[0027]指针装置包括底座2、转轴3、指针和标尺9,标尺9竖直设置于车辆上,标尺9上标注有多个刻度,分别指代碟簧所处的状态,例如预警状态、静在状态和动载状态。底座2设置于座体1和支撑座之间,转轴3设置于底座2,转轴3的轴线水平,指针可转动设置于转轴3上,指针包括驱动臂4和指向臂5,即底座2、驱动臂4和指向臂5构成杠杆结构,驱动臂4与支撑座的
底面相抵,驱动臂4与支撑座的底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指向臂5指向标尺9,可以理解的,参照图1和图2,当碟簧在竖直方向被压缩时,驱动臂4的端部将在支撑座的压力下沿着垂直于转轴3轴向的方向移动,并改变驱动臂4与支撑座的底面之间的夹角,进而使得指向臂5绕转轴3转动,改变指向臂5的端部指向标尺9的位置。指向臂5的长度大于驱动臂4的长度,即指向臂5重于驱动臂4,那么在碟簧恢复形变的过程中,碟簧高度增加,在指向臂5的重量的作用下,驱动臂4的端部依旧保持与支撑座的底面接触的状态,但是驱动臂4与支撑座的底面之间的夹角变大,指向臂5端部所指向的标尺9的位置也会改变。一般来说,标尺9位于碟簧的前侧或者后侧,且标尺9竖直设置,作业人员站在车辆的左侧或者右侧即可观察到指针指向的位置,易于观察,可大幅提升检修效率,且指向臂5的长度大于驱动臂4的长度,那么指向臂5端部在标尺9上的变化幅度将更大,更易于作业人员读取数据。本实施例中,指向臂5的长度是驱动臂4的长度的两倍以上,进一步的,指向臂5的长度是驱动臂4的长度的两倍,在易于观察的基础上,避免指针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撑托座指针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于支撑托座上,所述支撑托座包括座体和设置于所述座体上方的支撑座,所述座体和所述支撑座之间设置有多组碟簧;所述指针装置包括底座、转轴、指针和标尺,所述标尺设置于车辆,所述底座设置于所述座体和所述支撑座之间,所述转轴设置于所述底座,所述转轴的轴线水平,所述指针可转动设置于所述转轴上,所述指针包括驱动臂和指向臂,所述驱动臂与所述支撑座的底面相抵,所述驱动臂与所述支撑座的底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指向臂指向所述标尺,所述指向臂的长度大于所述驱动臂的长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托座指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臂与所述指向臂分别位于所述转轴的轴线的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托座指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臂与所述指向臂之间的夹角为钝角。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托座指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臂呈板状,所述驱动臂与所述支撑座的底面相抵的一端设置有圆弧面,所述圆弧面所在圆柱的轴线平行于所述转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恺琪,井江,李萍,李放,张阿玲,寇金辉,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特种车辆技术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