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式驱动车轮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0967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2: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一体式驱动车轮组结构,包括主动车轮、主动车轮轴、被动车轮、销轴、车轮托架、悬挂式减速机、悬挂吊耳、联轴器、电机和双联电机支座,车轮托架上分别装有主动车轮、被动车轮和销轴,主动车轮上套装有主动车轮轴,主动车轮轴与悬挂式减速机输出轴相连,悬挂式减速机输入轴与电机输出端之间通过联轴器相连,电机底部与双联电机支座顶部固定连接,双联电机支座侧部与悬挂式减速机侧部固定连接,悬挂式减速机顶部装有悬挂吊耳,销轴和悬挂吊耳均用于安装在小车台车架一侧下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整体更换过程中只需将销轴和悬挂吊耳从行车小车台车架上拆卸下来即可,更换拆装安全性更佳,检修质量高,作业效率也获得大幅提高。幅提高。幅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式驱动车轮组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冶金铸造吊行车走行机构
,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式驱动车轮组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行车是钢铁企业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设备,担负着铁水、钢水、板坯、卷材等产品的运送工作。钢铁企业中大型冶金铸造吊行车主起升小车走行机构通常由四台车轮组组成且均布在台车架两侧,每一侧包含两台车轮组,其中一台车轮组为驱动车轮组,驱动车轮组包括电机、减速机、电机支座和主动车轮,其中,电机支座固定安装在台车架一侧下部端梁处且仅用于支撑电机,车轮一般都有固定使用周期,使用周期届满后车轮边缘常会出现严重磨损现象,此时就需更换车轮。因每台车轮组的两个车轮中的主动车轮结构采用阶梯轮轴且存在多个装配配合面,故更换主动车轮较为复杂,该阶梯轮轴的配合轴段主要包括三段装配配合面,分别是前部φ120光轴配合段、中部φ155花键轴配合段和后部φ160光轴配合段,这三个配合轴段在装配过程中将插入减速机输出轴端相应的阶梯内孔中,其中前部φ120光轴和中部φ155花键轴与减速机输出轴端相应的阶梯内孔之间均为间隙配合,该两间隙配合段装配较为顺利,而后部φ160光轴与减速机输出轴端相应的阶梯内孔之间为过渡配合,根据该过渡配合尺寸φ160s6/H7可知,该过渡配合处孔和轴之间的过盈量取值范围为0.125mm至0.06mm,显然该过渡配合段在常温时装配较为困难。此外,还需考虑在车轮更换作业过程中通常会伴随高空作业问题,比如大尺寸零件在吊装装配过程中会出现晃动等情况,这就进一步增加了车轮更换作业难度。实践中,在对300吨冶金铸造吊的车轮组进行更换作业时,曾发生过连续两次车轮组更换失败的情况,均是主动车轮后部φ160光轴与减速机输出轴端相应的阶梯内孔之间的过渡配合段装配困难所致,这就会导致检修作业效率低,同时也会给检修作业带来重大安全隐患。
[0003]此外,现有减速机箱体侧面设有法兰且与小车台车架一侧下部端梁上的法兰配合使用,通过紧固件将减速机法兰固定安装在端梁法兰上,该固定连接结构存在如下技术缺陷:一是法兰固定安装需使用若干紧固件连接;二是配合使用的两法兰紧固件连接孔之间的装配对中尺寸精度要求较高,从而会导致维护保养减速机时单独更换拆装都较为繁琐,从而使得检修时间过长,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现有高空作业条件下,一方面,当驱动车轮组中的主动车轮出现严重磨损需要单独更换主动车轮时较为困难,且存在检修作业效率低和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当减速机需要维护保养需要单独更换拆装减速机时也比较繁琐,同样存在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一体式驱动车轮组结构,包括主动车轮、主动车轮轴、被动车轮、销轴、车轮托架、悬挂式减速机、悬挂吊耳、联轴器、电机和双联电机支座,所述车轮托
架上分别装有所述主动车轮、所述被动车轮和所述销轴,所述主动车轮上套装有所述主动车轮轴,所述主动车轮轴与所述悬挂式减速机输出轴相连,所述悬挂式减速机输入轴与所述电机输出端之间通过所述联轴器相连,所述电机底部与所述双联电机支座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双联电机支座侧部与所述悬挂式减速机侧部固定连接,所述悬挂式减速机顶部装有所述悬挂吊耳,所述销轴和所述悬挂吊耳均用于安装在小车台车架一侧下部。
[0006]本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问题,同时考虑到主动车轮和减速机的维护保养周期基本相同这一技术特点,显然采取对主动车轮和减速机进行整体更换拆装作业更为安全、便利、经济和高效,即通过在地面预先将更新的主动车轮和减速机装配完成后进行整体更换。具体而言,一方面,通过将现有仅支撑电机的电机支座改进为可同时支撑电机和悬挂式减速机的双联电机支座,从而将电机和传动部件固连在一起,以便于对主动车轮和悬挂式减速机进行整体更换拆装作业;另一方面,将现有减速机箱体侧面与小车台车架一侧下部端梁之间的侧向水平法兰连接结构改进为通过悬挂式减速机顶部的悬挂吊耳与小车台车架一侧下部之间的悬挂式连接结构,以便于实现对包含主动车轮和悬挂式减速机在内的一体式驱动车轮组进行整体更换拆装作业。
[0007]本技术在需要整体更换过程中只需将销轴和悬挂吊耳从行车小车台车架上拆卸下来即可,与现有单独更换驱动车轮组或单独更换减速机相比,更换拆装安全性更佳,检修质量高,作业效率也获得大幅提高。
[0008]进一步地,所述电机底部与所述双联电机支座顶部之间装有第一减震垫块。
[0009]所述第一减震垫块可实现阻尼减振效果,确保电机运行安全稳定。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减震垫块采用橡胶材质。
[0011]进一步地,所述双联电机支座侧部与所述悬挂式减速机侧部之间装有第二减震垫块。
[0012]所述第二减震垫块可实现阻尼减振效果,确保悬挂式减速机运行安全稳定。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减震垫块采用橡胶材质。
[0014]进一步地,所述小车台车架一侧下部开有销轴安装孔,所述销轴安装孔内装有所述销轴。
[0015]进一步地,所述小车台车架一侧下部内侧开有悬挂吊耳安装孔,所述悬挂吊耳安装孔内装有所述悬挂吊耳。
[0016]进一步地,所述联轴器采用刚性联轴器。
[0017]所述刚性联轴器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装拆维护方便,能保证两轴有较高的对中性,传递转矩较大。
[0018]进一步地,所述联轴器采用挠性联轴器。
[0019]所述挠性联轴器可根据需要采用无弹性元件挠性联轴器或有弹性元件挠性联轴器,前者只具有补偿两轴线相对位移的能力,但不能缓冲减振,后者因含有弹性元件,除具有补偿两轴线相对位移的能力外,还具有缓冲和减振作用。
[0020]进一步地,所述小车台车架外形采用倒U字形状。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一优选实施例的主视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图1所示实施例安装在小车台车架上的的主视图。
[0023]图3为本技术图1所示实施例中主动车轮和被动车轮部分结构的剖视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
[0025]1‑
主动车轮;2

被动车轮;3

销轴;4

悬挂式减速机;5

车轮托架;6

悬挂吊耳;7

联轴器;8

电机;9

双联电机支座;10

小车台车架;11

主动车轮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002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应当说明的是,各实施例中的术语名词例如“上”、“下”、“前”、“后”等指示方位的词语,只是为了简化描述基于说明书附图的位置关系,并不代表所指的元件和装置等必须按照说明书中特定的方位和限定的操作及方法、构造进行操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式驱动车轮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动车轮(1)、主动车轮轴(11)、被动车轮(2)、销轴(3)、车轮托架(5)、悬挂式减速机(4)、悬挂吊耳(6)、联轴器(7)、电机(8)和双联电机支座(9),所述车轮托架(5)上分别装有所述主动车轮(1)、所述被动车轮(2)和所述销轴(3),所述主动车轮(1)上套装有所述主动车轮轴(11),所述主动车轮轴(11)与所述悬挂式减速机(4)输出轴相连,所述悬挂式减速机(4)输入轴与所述电机(8)输出端之间通过所述联轴器(7)相连,所述电机(8)底部与所述双联电机支座(9)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双联电机支座(9)侧部与所述悬挂式减速机(4)侧部固定连接,所述悬挂式减速机(4)顶部装有所述悬挂吊耳(6),所述销轴(3)和所述悬挂吊耳(6)均用于安装在小车台车架(10)一侧下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驱动车轮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8)底部与所述双联电机支座(9)顶部之间装有第一减震垫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克张韧训胡安东胡海林沈斌杰王建军李开平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