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气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0907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2:0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燃气灶,属于厨热设备的技术领域,以解决目前的燃气灶的出火不均匀的技术问题。燃气灶包括炉头以及火盖,其中,炉头具有进气通道、分气腔、第一火孔和第二火孔,进气通道具有与分气腔连通的出气口,第一火孔和第二火孔均与分气腔连通,第一火孔与分气腔连通的端部与出气口相对设置,第二火孔与分气腔连通的端部与出气口错位设置,火盖盖设于分气腔,第一火孔与分气腔连通的端部的开口大小小于第二火孔与分气腔连通的端部的开口大小。本申请的燃气灶能够通过降低第一火孔排出的混合气体的流量,以与第二火孔排出的混合气体的流量保持一致,从而提高燃气灶的出火均匀性。从而提高燃气灶的出火均匀性。从而提高燃气灶的出火均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气灶


[0001]本申请属于厨热设备的
,尤其涉及一种燃气灶。

技术介绍

[0002]燃气灶是一种燃烧装置,其通过点燃燃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生成火焰,以对放置于燃气灶上的待加热件如锅具进行加热。燃气灶具有内环火盖和外环火盖,内环火盖和外环火盖处均可生成火焰,以使燃气灶可生成中心火焰和外侧火焰。
[0003]相关技术中,燃气灶的炉头上的火孔排出的混合气体的流量不一致,导致燃气灶出火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旨在至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目前的燃气灶的技术问题。为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燃气灶。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燃气灶,包括:
[0006]炉头,具有进气通道、分气腔、第一火孔和第二火孔,所述进气通道具有与所述分气腔连通的出气口,所述第一火孔和所述第二火孔均与所述分气腔连通,所述第一火孔与所述分气腔连通的端部与所述出气口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火孔与所述分气腔连通的端部与所述出气口错位设置;和
[0007]火盖,盖设于所述分气腔;
[0008]其中,所述第一火孔与所述分气腔连通的端部的开口大小小于所述第二火孔与所述分气腔连通的端部的开口大小。
[0009]本申请实施例所提出的燃气灶中,炉头具有第一火孔和第二火孔,其中,炉头的第一火孔与炉头的进气通道的出气口相对设置,炉头的第二火孔与炉头的进气通道的出气口错位设置,由于从进气通道的出气口排出的混合气体具有较高的流速,从而在第一火孔与第二火孔具有相同结构设置的情况下,第一火孔排出的混合气体的流量会高于第二火孔排出的混合气体的流量,第一火孔的火焰长度会长于第二火孔的火焰长度,导致燃气灶的出火不均匀。因此,设置第一火孔与分气腔连通的端部的开口大小小于第二火孔与分气腔连通的端部的开口大小,以降低第一火孔排出的混合气体的流量,从而与第二火孔排出的混合气体的流量保持一致,以提高燃气灶的出火均匀性。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炉头包括底板、外围板和内围板,所述外围板和所述内围板均设置于所述底板,所述内围板围设于所述外围板,所述第一火孔和所述第二火孔设置于所述外围板,所述出气口设置于所述内围板,所述第一火孔与所述分气腔连通的端部与所述底板具有第一间距,所述第二火孔与所述分气腔连通的端部与所述底板具有第二间距,所述第一间距小于所述第二间距,所述火盖盖设于所述内围板和所述外围板。
[0011]以使第一火孔与分气腔连通的端部的开口大小小于第二火孔与分气腔连通的端部的开口大小,第一火孔与第二火孔的火焰高度保持一致,提高燃气灶的出火均匀性。
[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火孔与所述分气腔连通的端部具有位于所述外围板周向上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二火孔与所述分气腔连通的端部具有位于所述外围板周向上的第三侧和第四侧,所述第一侧到所述第二侧的间距与所述第三侧到所述第四侧的间距相同。
[0013]以使第一火孔和第二火孔与分气腔连通的端部的开口在外围板的周向上的间距保持一致,从而可以提高第一火孔和第二火孔的火焰宽度的一致性,以进一步提高燃气的出火均匀性。
[00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火孔背离所述分气腔的端部开口与所述第二火孔背离所述分气腔的端部开口的形状大小一致。
[0015]以在整体上使第一火孔和第二火孔的火焰的宽度和长度保持一致,并提高燃气灶的整体美观性。
[00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火孔的两端开口的形状大小一致。
[0017]以使进入第二火孔的混合气体的流量和流速与第二火孔排出的混合气体的流量和流速保持一致。
[001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火孔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孔段、过渡连接段和第二孔段,所述第一孔段与所述分气腔连通,所述第一孔段在所述第一孔段到所述第二孔段的方向上的横截面积一致,所述第二孔段在所述第一孔段到所述第二孔段的方向上的横截面积一致。
[0019]以通过设置在第一火孔内的第一孔段、过渡连接段以及第二孔段,对第一火孔内进入和排出的混合气体的流量和流速进行稳定调节。
[002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渡连接段在所述第一孔段到所述第二孔段的方向上的横截面的面积逐渐减小。
[0021]以降低第一火孔排出的混合气体的流速,使第一火孔与第二火孔的火焰保持一致。
[002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出气口在朝向所述外围板的方向上于所述外围板形成投影区域,所述投影区域位于所述底板和所述第一火孔之间。
[0023]以避免进气通道排出的混合气体直接喷射在第一火孔上,进一步减低进入第一火孔内的混合气体的流速。
[002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炉头还包括阻挡板,所述阻挡板设置于所述底板,且位于所述外围板和所述出气口之间,所述外围板与至少部分所述出气口相对。
[0025]以更进一步降低进入第一火孔内的混合气体的流速。
[002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火孔和所述第二火孔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火孔和多个所述第二火孔沿所述炉头的周向分布;
[0027]以提高燃气灶的出火均匀性。
[0028]所述出气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出气口沿所述炉头的周向间隔设置。
[0029]以提高混合气体在炉头的分气腔内的均匀性。
附图说明
[00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
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1]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燃气灶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2示出了图1的燃气灶的爆炸图;
[0033]图3示出了图1的燃气灶的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4示出了图1的燃气灶的炉头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5示出了图4的Ⅰ部分的放大图。
[0036]附图标记:
[0037]100

炉头,110

进气通道,111

进气口,112

出气口;120

分气腔,130

第一火孔,131

第一孔段,132

过渡连接段,133

第二孔段,140

第二火孔,150

底板,160

外围板,161

辅助火孔,170

内围板,180

阻挡板,
[0038]200

火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气灶,其特征在于,包括:炉头(100),具有进气通道(110)、分气腔(120)、第一火孔(130)和第二火孔(140),所述进气通道(110)具有与所述分气腔(120)连通的出气口(112),所述第一火孔(130)和所述第二火孔(140)均与所述分气腔(120)连通,所述第一火孔(130)与所述分气腔(120)连通的端部与所述出气口(112)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火孔(140)与所述分气腔(120)连通的端部与所述出气口(112)错位设置;和火盖(200),盖设于所述分气腔(120);其中,所述第一火孔(130)与所述分气腔(120)连通的端部的开口大小小于所述第二火孔(140)与所述分气腔(120)连通的端部的开口大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头(100)包括底板(150)、外围板(160)和内围板(170),所述外围板(160)和所述内围板(170)均设置于所述底板(150),所述内围板(170)围设于所述外围板(160),所述第一火孔(130)和所述第二火孔(140)设置于所述外围板(160),所述出气口(112)设置于所述内围板(170),所述第一火孔(130)与所述分气腔(120)连通的端部与所述底板(150)具有第一间距,所述第二火孔(140)与所述分气腔(120)连通的端部与所述底板(150)具有第二间距,所述第一间距小于所述第二间距,所述火盖(200)盖设于所述内围板(170)和所述外围板(16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火孔(130)与所述分气腔(120)连通的端部具有位于所述外围板(160)周向上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二火孔(140)与所述分气腔(120)连通的端部具有位于所述外围板(160)周向上的第三侧和第四侧,所述第一侧到所述第二侧的间距与所述第三侧到所述第四侧的间距相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争鸣周斯曼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美的智能厨电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