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用的放电灯和使用该放电灯的背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0851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用放电灯(2),其包括:具有至少两个以上的直线部(211) 和形成在所述直线部(211)之间的弯曲部(212)的玻璃管(21);形成在所述玻璃管(21) 内壁面的、并含有荧光体(221)的发光层(22);设置在所述玻璃管(21)的放电电极(24), 所述弯曲部(212)其截面为大致椭圆形,长轴半径为R’,短轴半径为R时,R/R’≤0.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作为液晶显示装置等用的背光装置或小型显示器等的表示装置的光 源而使用的放电灯。
技术介绍
作为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用光源等使用的放电灯构成为在玻璃管内面涂布荧光体的 发光管中设置作为电极的圆筒或板状的放电电极,其中封入水银和氖/氩等稀有气体,通过 由所述放电电极放电而在发光管内部产生的紫外线来激励荧光体得到可视光(专利文献 1)。又,在作为上述的背光用光源等使用的情况下,通常使用多个放电灯,但是为了减小 使用的放电灯数量,也尝试了通过将单个玻璃管弯曲成为U字形、L字形、或者W字 形,从而利用数量较少的玻璃管使单位面积的玻璃管数量实质上增加。(专利文献1和专 利文献2)。另一方面,上述那样使单个玻璃管弯曲而做成U字形等弯曲型放电灯时,最好将弯曲 部设置在发光区域内。这是为了有效利用弯曲部的光,达到窄边缘化的目的。但是上述构 成无法使所述放光区域内整体的亮度稳定,而产生亮度不均,最终不能呈现稳定的发光特 性。专利文献1特开平8-17397号 专利文献2实开平5-6520号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用的放电灯和使用该放电灯的背光装置,该放电灯即使将弯 曲部设置在开口部内,也可以抑制显示装置的发光区域的亮度不均。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涉及一种显示装置用的放电灯,其包括具有至少两个以上的直线部和形成在所述直线部之间的弯曲部的玻璃管,;形成在所述玻璃管内壁面的、并含有荧光体的发光层,和设置在所述玻璃管的放电电极,所述弯曲部其截面为大致椭圆形,长轴外径为R',短轴外径为R时,R/R'《0.8。3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上述实施例,即使将灯的弯曲部设置在开口部内,也可抑制显示装置的发光区域 的亮度不均。附图说明图1是显示本专利技术背光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是显示本专利技术放电灯的一实施例的结构图。图3是显示背光装置的俯视图。图4是图l所示的放电灯的弯曲部的剖面的放大图。图5是各部玻璃管壁附近的SEM(电子显微镜)所示的剖面图。图6是相对显示放电灯各部分的亮度的图。图7是使弯曲部的长轴外径和短轴外径的比R/R'以及相对直线部的荧光体中心粒径的 弯曲部的凝聚荧光体中心粒径变化时,背光装置的发光区域的亮度不均的说明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考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图1是显示本专利技术背光装置的一实施例的概略 结构图,图2是显示本专利技术放电灯的一实施例的概略结构图。如图1所示,作为显示装置的实例的本例中的背光装置具有壳体1,多个放电灯2和 光学面材3。壳体l例如为白色塑料形成,由前部壳体11和后部壳体12构成。前部壳体ll,是构 成壳体l的盖的部分,其主面中形成作为背光装置中的发光区域的开口部111。背部壳体 12,是构成壳体1的箱体的部分,形成为有底开口形状。其内壁面通过反射薄膜或汽化镀 银处理等,具有高反射性。放电灯2如图2所示为热阴极荧光灯,以钠玻璃等软质玻璃形成的玻璃管21作为主 要部件。玻璃管21由直线部211 ,弯曲部212和紧压密封部213构成,整体呈现为U字形。 这样的放电灯2,如图3所示,为使弯曲部212位于开口部111内,在壳体1内,呈千鸟 状(千鳥状),即相邻的弯曲部212的位置上下反向交替地并列设置。又,在本实施例中, 灯2的数量为4个,但是灯的数目不限于此,可以根据需要为任意数目。直线部211是玻璃管21中呈大致直线状延伸的部分。在本实施例中,各玻璃管21中, 两个直线部211平行设置,其外径r为6.0mm 30mm。大致直线状是指直线部211外观4呈现为直线状,而在局部也可具有弯曲或者凹凸。 一般来说,直线部211为毛坯管。弯曲 部212为直线部211之间连续形成的弯曲部分。在本实施例中,弯曲部212为180度弯曲。 又,弯曲部212如图4所示,其截面为具有长轴和短轴的大致椭圆形状,其长轴外径为R', 短轴外径为R时,满足R/R'《0.8的关系。通常,长轴外径R'与直线部211的外径r大 致相等。玻璃管21的内部,涂布有主要由RGB三种波长的荧光体构成的发光层22。本实施例 中,在直线部211和弯曲部212,发光层22的状态发生变化。具体如图5所示。图5为各 部分的玻璃管壁附近的通过SEM (电子显微镜)得到的剖面照片,图5 (A)的拍摄地点为 图2所示的直线部211的X处,图5 (B)的拍摄地点为图2所示的弯曲部212的Y处。根据图5可知,直线部211中,荧光体221呈稀疏分散状态,弯曲部212中,荧光体 221凝集,并形成为多个凝集荧光体211'的状态。但是,并没有全部成为凝集荧光体221', 同样存在没有凝集起来的单个荧光体221。直线部211的荧光体221的中心粒径为T,弯曲 部212的凝集荧光体211'的中心粒径为T'时,满足T' /T》2.0的关系。此处,所谓"凝 集荧光体"是指两个以上的荧光体凝集起来成为一整块状态的荧光体。通过使发光层22含有硼酸盐系的粘接剂222,例如(Ca,Ba,Sr) 0,8204等硼族系的粘 接剂,较容易形成这样的凝集荧光体221,。这是利用了硼酸盐系的粘接剂222的溶融温度 低的特点。例如,本实施例中的玻璃管21在800。 C软化,而硼酸盐系的粘接剂222在比 该温度低的温度例如700° C以下溶融。即,在使用硼酸盐系的粘接剂222时,为了形成 弯曲部212而加热软化玻璃管21时,粘接剂222也溶融,从而各荧光体粒子互相粘接,凝 集,在弯曲部212中形成凝集荧光体221'。除了硼酸盐系的粘接剂之外还有Ca2P207等磷酸盐(A^口)系等的粘接剂,在使用这样的粘接剂的时候,无法在形成弯曲部时形成凝集荧光体。又,—在直线部211中,硼酸 盐系的粘接剂222如图5A所示存在于玻璃管21的管壁周边,在弯曲部212中,硼酸盐系 的粘接剂大多存在于凝集荧光体221'的内部。又,玻璃管21的内部封入水银和氖/汞等稀有气体。进一步来说,其两端封着从玻璃 管21内向外导出的导线23,该导线23的顶端,保持如由坞形成的放电电极24。此处,说明本实施例的放电灯2的制造方法。首先,直管状玻璃管21的内壁面形成发光层22。之后,玻璃管21的弯曲部212的形 成预定部分通过燃烧器加热软化,对玻璃管21中吹入氮并进行180。弯曲以形成弯曲部 212。此时,最好将弯曲部212的内周中心O移动成比外周中心O'更加靠近弯曲部212侧,5将弯曲部212的外径R调整为直线部211的外径r的0.3 0.7倍。以防止由于弯曲部212 的外周太长厚度太小而导致的强度降低。又,弯曲部212的外周侧的厚度最好在0.3mm以 上。然后,对两端进行紧压密封,在通过紧压密封部附近所形成的排气管(图未示)对灯 内部进行脱排气体《封入气体之后,对排气管加盖,从而制成放电灯2。这里,可通过对内周中心O和外周中心O'的关系、弯曲部212的加热条件、氮吹入 的条件等进行变更而改变R的值,从而调整长轴外径R'和短轴外径R的关系R7R'。并且, 可通过对粘接剂222的添加量和弯曲部212的加热条件等的条件进行变更而改变凝集荧光 体211'的粒径,从而调整荧光体221的中心粒径T和凝集荧光体221'的中心粒径T'的关系 T7T。开口部111上设置光学面材3。光学面材3可以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装置用放电灯,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至少两个以上的直线部和形成在所述直线部之间的弯曲部的玻璃管; 形成在所述玻璃管内壁面的、并含有荧光体的发光层; 设置在所述玻璃管的放电电极, 所述弯曲部其截面为大致椭圆形,长轴外径为R’,短轴外径为R时,R/R’≤0.8。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加地司筒井直树武田雄士木户大树
申请(专利权)人:哈利盛东芝照明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