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压板材拼接式软包大模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0801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2: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冲压板材拼接式软包大模组结构。该软包大模组结构,包括外壳和设置于外壳中的多组电芯,多组电芯依次堆叠且相邻电芯之间设置有隔热层;电芯的两端分别设有极耳,且极耳的两侧分别贴设有绝缘块;外壳上设有铜排和与铜排相适配的铜排支架,极耳插接于铜排支架并焊接于铜排;铜排支架上设有绝缘板,绝缘板设置于铜排和外壳侧壁之间;绝缘块的端部设有销轴,铜排支架上设有用于插接于极耳的穿过孔和用于插接销轴的卡接孔,穿过孔呈条形状,并配设为多个,且间隔的布设于铜排支架上;卡接孔配设为两对,并对称地设置于铜排支架的拐角。由此,解克服了现有技术中软包电池在装配过程中极耳存在打火风险的问题。池在装配过程中极耳存在打火风险的问题。池在装配过程中极耳存在打火风险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冲压板材拼接式软包大模组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电池包
,涉及一种冲压板材拼接式软包大模组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电池包是新能源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新能源汽车的存储提供能量和动力。软包电池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决定了其较高的续航里程,成为纯电汽车新能源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0003]软包电池其自身的缺陷限制了其发展,比如,如何有效的将软包电池集成在一起、如何高效的散发软包电池里面热失控所造成的热冲击、如何防止软包电池在装配过程中极耳的打火风险、如何降低软包电池装配外壳的成本等等,这一系列问题成为当前重要的研究方向。
[0004]对此,还需要提供一种更为合理的技术方案,以解决当前软包电池在装配过程中极耳存在打火风险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冲压板材拼接式软包大模组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软包电池在装配过程中极耳存在打火风险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冲压板材拼接式软包大模组结构,包括外壳和设置于所述外壳中的多组电芯,多组电芯依次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压板材拼接式软包大模组结构,包括外壳和设置于所述外壳中的多组电芯(1),其特征在于,多组电芯(1)依次堆叠且相邻电芯(1)之间设置有隔热层(2);所述电芯(1)的两端分别设有极耳(3),且所述极耳(3)的两侧分别贴设有绝缘块(4);所述外壳(8)上设有铜排(5)和与所述铜排(5)相适配的铜排支架(6),所述极耳(3)插接于所述铜排支架(6)并焊接于所述铜排(5);所述铜排支架(6)上设有绝缘板(7),所述绝缘板(7)设置于所述铜排(5)和所述外壳(8)侧壁之间;所述绝缘块(4)的端部设有销轴(41),所述铜排支架(6)上设有用于插接于所述极耳(3)的穿过孔(61)和用于插接所述销轴(41)的卡接孔(62),所述穿过孔(61)呈条形状,并配设为多个,且间隔的布设于所述铜排支架(6)上;所述卡接孔(62)配设为两对,并对称地设置于所述铜排支架(6)的拐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板材拼接式软包大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8)包括上盖(81)、底板(82)、一体弯折的壳体(83);所述上盖(81)连接于所述壳体(83)的顶部,所述底板(82)连接于所述壳体(83)的底部,并且与所述壳体(8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先念
申请(专利权)人:华鼎国联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