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公开一种电池组和具有该电池组的用电设备,电池组包括壳体组件、电芯组件、第一电路板、第一连接件、线束组件和第一粘接剂。电芯组件容纳于壳体组件。电芯组件包括多个电芯,每个电芯包括电芯壳体、设于电芯壳体内的电极组件和连接电极组件并伸出电芯壳体的电极端子。第一电路板连接电极端子。第一电路板和电芯组件沿第一方向排列设置。第一连接件设于第一电路板背离电芯壳体的一侧。第一连接件和第一电路板形成容纳空间。线束组件包括连接部和多根导线。连接部连接第一电路板。每根导线包括设于容纳空间内的第一段和延伸出容纳空间的第二段。沿第一方向观察,连接部位于容纳空间内。第一粘接剂填充于容纳空间,降低电池组短路的风险。池组短路的风险。池组短路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组及用电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储能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组及用电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电池组目前广泛应用于无人机、电动汽车、智能储能设备等领域。电池组通过线束组件连接电路板,采集电池组的信息,便于对电池组进行管理。外部液体侵入电池组后,容易顺着线束组件间的空隙流到线束组件与电路板的连接处,造成电池组短路。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电池组及用电设备,可降低电池组短路的风险。
[0004]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组,包括壳体组件、电芯组件、第一电路板、第一连接件、线束组件和第一粘接剂。电芯组件容纳于壳体组件。电芯组件包括多个电芯,每个电芯包括电芯壳体、设于电芯壳体内的电极组件和连接电极组件并伸出电芯壳体的电极端子。第一电路板连接电极端子。第一电路板和电芯组件沿第一方向排列设置。第一连接件设于第一电路板背离电芯壳体的一侧。第一连接件和第一电路板形成容纳空间。线束组件包括连接部和连接于连接部的多根导线。连接部连接第一电路板。每根导线包括设于容纳空间内的第一段和延伸出容纳空间的第二段。沿第一方向观察,连接部位于容纳空间内。第一粘接剂填充于容纳空间,对容纳空间内的第一段、连接部以及覆盖的部分第一电路板进行绝缘以及防水保护,降低电池组短路的风险。
[0005]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粘接剂至少部分包覆连接部和第一电路板的连接处,对连接部与第一电路板的连接处进行绝缘以及防水保护,降低电池组短路的风险。
[0006]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粘接剂设于第一连接件与线束组件之间的空隙以及第一段之间的空隙,对连接部与第一电路板的连接位置进行绝缘以及防水保护,通过第一粘接剂设于相邻的第一段之间的空隙,使相邻的第一段之间粘接,并且阻挡其他杂质从第一段之间的空隙流到连接部与第一电路板的连接位置,降低电池组短路的风险。
[0007]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沿第一方向观察,第一连接件包围连接部,减少第一粘接剂从主体部中溢出。
[0008]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包括主体部。主体部包括沿第三方向设置的第一连接壁和第二连接壁以及沿第二方向设置的第三连接壁和第四连接壁。第一连接壁连接第三连接壁和第四连接壁,第二连接壁连接第三连接壁和第四连接壁。第一连接壁、第二连接壁、第三连接壁和第四连接壁连接第一电路板,第三方向同时垂直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通过第一连接壁、第二连接壁、第三连接壁和第四连接壁包围连接部,减少第一粘接剂从主体部中溢出。
[0009]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主体部设置第一开口。第一开口连通容纳空
间。第二段通过第一开口延伸出容纳空间,通过第一开口便于第二段伸出以及便于注入第一粘接剂。
[0010]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路板设置第二连接孔。第一连接件设置连接柱。连接柱设于第二连接孔。通过连接柱和第二连接孔对第一连接件进行定位以及固定,便于安装第一连接件。
[0011]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电池组包括粘接件。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端面。第一端面通过粘接件与第一电路板粘接,限制第一粘接剂的流动到容纳空间外。
[0012]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三延伸部。第三延伸部连接第一端面。粘接件设于第一端面和第三延伸部,增加粘接件的面积,进而增加粘接件与第一电路板连接的面积,提升第一连接件与第一电路板的连接强度。
[0013]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粘接件设于第一电路板。当第一连接件连接第一电路板时,粘接件粘接于第一连接件,固定第一连接件的位置。
[0014]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散热器。散热器设有第一容置空间。第一容置空间沿第一方向贯穿散热器。第一连接件的部分设于第一容置空间。多根导线延伸出第一容置空间,通过第一容置空间对主体部进行绝缘保护。
[0015]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散热器包括第二容置空间,第二容置空间沿第一方向贯穿散热器。电池组还包括第三粘接剂。第三粘接剂设于第二容置空间。第三粘接剂凸出散热器的表面,降低液体进入第二容置空间的可能。
[0016]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散热器包括第三容置空间。第三容置空间沿第一方向贯穿散热器。电池组还包括第四粘接剂。第四粘接剂设于第三容置空间第四粘接剂凸出散热器的表面,降低液体进入第三容置空间的可能。
[0017]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电池组还包括绝缘支架。绝缘支架设于第一电路板和散热器之间。绝缘支架设有第三开口。第三开口沿第一方向贯穿绝缘支架。第一连接件穿过第三开口。绝缘支架可对第一电路板和散热器进行绝缘。
[0018]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粘接剂。第二粘接剂填充于容纳空间以及第一容置空间。第二粘接剂还与第一粘接剂连接,对容纳空间进行密封绝缘,降低液体进入第一容置空间,并从第一容置空间进入线束组件与第一电路板的连接处的可能,降低短路的风险。
[0019]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粘接剂的至少部分设于第一容置空间。第二粘接剂设于第一连接件与第一容置空间之间的空隙、以及多根导线和散热器之间的空隙,进一步阻挡液体进入第一容置空间容纳空间,降低短路的风险。
[0020]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粘接剂凸出于散热器背离第一电路板的表面,进一步阻挡液体进入第一容置空间81,降低短路的风险。
[0021]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粘接剂凸出散热器的部分设有倾斜面。通过设置倾斜面,减少液体在第二粘接剂的表面存积,可进一步降低液体进入线束组件与第一电路板的连接处的可能,进一步降低短路的风险。
[0022]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粘接剂的粘度小于第二粘接剂,便于第一粘接剂流动至第一段之间的空隙,有利于阻挡液体从第一段之间的空隙进入容纳空间,降低短路风险。
[0023]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粘接剂被配置为通过将流动的第一绝缘材料设于注入容纳空间固化后形成。
[0024]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粘接剂被配置为通过将流动的第二绝缘材料设于容纳空间固化后形成。
[0025]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电路板。线束组件连接于第二电路板。线束组件被配置为将电芯组件的信息传输到第二电路板。
[0026]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路板设有孔。电极端子穿过孔后连接于第一电路板远离电芯壳体的一侧。第一电路板包括导线,导线连接连接部和电极端子。
[0027]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壳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壳体设有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散热器设有第一通道,第一通道连通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通过第一通道提升电池组的散热。
[0028]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电池组还包括第一绝缘件,第一绝缘件连接于第一壳体的内表面,第一绝缘件将电芯组件、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组件;电芯组件,容纳于所述壳体组件,所述电芯组件包括多个电芯,每个所述电芯包括电芯壳体、设于所述电芯壳体内的电极组件和连接所述电极组件并伸出所述电芯壳体的电极端子;第一电路板,连接所述电极端子,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电芯组件沿第一方向排列设置;第一连接件,设于所述第一电路板背离所述电芯壳体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一电路板形成容纳空间;线束组件,包括连接部和连接于所述连接部的多根导线,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电路板,每根所述导线包括设于所述容纳空间内的第一段和延伸出所述容纳空间的第二段,沿所述第一方向观察,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第一粘接剂,所述第一粘接剂填充于所述容纳空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接剂至少部分包覆所述连接部和所述第一电路板的连接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接剂设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线束组件之间的空隙以及所述第一段之间的空隙。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观察,所述第一连接件包围所述连接部。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包括沿第三方向设置的第一连接壁和第二连接壁以及沿第二方向设置的第三连接壁和第四连接壁,所述第一连接壁连接所述第三连接壁和所述第四连接壁,所述第二连接壁连接所述第三连接壁和所述第四连接壁,所述第一连接壁、第二连接壁、第三连接壁和第四连接壁连接所述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三方向同时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设置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连通所述容纳空间,所述第二段通过所述第一开口延伸出所述容纳空间。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设置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孔。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包括粘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端面,所述第一端面通过所述粘接件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粘接。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三延伸部,所述第三延伸部连接所述第一端面,所述粘接件设于所述第一端面和第三延伸部。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散热器,所述散热器设有第一容置空间,所述第一容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芳桂,吴明杰,农文彬,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新能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