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火力发电站的投煤装置及其控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火力发电站投煤设备
,具体为一种用于火力发电站的投煤装置及其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火力发电厂简称火电厂,是利用可燃物作为燃料生产电能的工厂,燃料在燃烧时加热水生成蒸汽,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变成热能,蒸汽压力推动汽轮机旋转,热能转换成机械能,然后汽轮机带动发电机旋转,将机械能转变成电能,对于火力发电厂的可燃物多以煤作为主燃料,在燃烧发电的过程中,需要通过投煤设备将煤体传输且投放至相关的燃烧炉内。
[0003]市面上普遍运用的投煤装置多以传送装置为主,介于燃烧的煤体与发电量成正比关系,同时也基于资源的节约目的,因此,燃烧的煤体需遵循定量发电的原则,进行投放,在预发电时,根据实际需要对此次发电量进行预估,且计算出煤体所用量,根据所用量对煤体进行相应的重量监管,因此,导致了在煤体运输至发电厂之前或者之后,在遵循定量发电原则下,需要对煤体进行堆积称重,且不同量煤体需要独立储放,从而使得煤体投放流程中,增加了煤体称重流程,从而涉及到人力资源支出以及称重繁琐流程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火力发电站的投煤装置及其控制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火力发电厂基于资源节约的目的,遵循定量发电的原则,使得投煤流程中包含了煤体重量监管的一项独立流程,此流程涉及人力资源支出以及称重繁琐流程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用于火力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火力发电站的投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注煤口(1)、第一传送装置(2)、第二传送装置(3)、下料传输装置(4)和第三传送装置(5);所述第三传送装置(5)的下料端上连接有投料座(501);所述第一传送装置(2)上固定有摄像头(201),所述第一传送装置(2)的传动下料端连接有第一引料座(202),所述第一引料座(202)两侧通过连接架且配合螺丝固定于第一传送装置(2)传动下料端的支架上,所述第二传送装置(3)的传动下料端设有引导组件,所述引导组件由底架(301)、第二引料座(302)和第一电机(303)构成,所述第一电机(303)通过螺丝固定于底架(301)上,所述底架(301)焊接于第二传送装置(3)传动下料端的支架上,所述第一电机(303)传动端与第二引料座(302)底部的座体连接;所述下料传输装置(4)包括第一下料传输装置和第二下料传输装置,所述第一下料传输装置和第二下料传输装置均由第二电机(6)、齿轮组件(7)、载料座(8)、传动组件(9)和称重组件(10)组成,所述传动组件(9)包括主座(901)和副座(902),所述主座(901)和副座(902)均由转动座(903)和固定座(904)组成,所述固定座(904)嵌合于转动座(903)内,所述转动座(903)的外壁上设有圆形齿轨(905),所述第二电机(6)通过齿轮组件(7)与圆形齿轨(905)啮合传动连接,所述转动座(903)外圈边缘处设有一体化结构的限位边板(906);所述载料座(8)呈方形结构,所述载料座(8)的四端设有储料槽(801),所述载料座(8)的中心位置设有圆形槽孔,所述载料座(8)通过圆形槽孔嵌合于转动座(903)外圈边缘处的限位边板(906)上且与限位边板(906)呈焊接一体化结构;所述称重组件(10)由弧形载板(1001)、称重座(1002)和限位连接块(1003)组成,所述限位连接块(1003)通过支撑架与弧形载板(1001)的底部焊接固定,所述称重座(1002)顶部设有槽孔和固定板(1006),所述限位连接块(1003)嵌合于槽孔内且通过固定板(1006)限位固定,所述槽孔的内部底部面上固定有电子称重板,所述称重座(1002)的底部连接有控制箱(1004),所述称重座(1002)两侧设有固定片,所述称重座(1002)通过固定片配合外接支杆与主座(901)和副座(902)上的固定座(904)的内壁锁紧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火力发电站的投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座(903)上设有固定座连接槽孔,所述固定座连接槽孔上设有限位转动槽,所述固定座(904)的外壁上设有限位转动扣,所述固定座(904)通过限位转动扣限位于转动座(903)限位转动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火力发电站的投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904)上设有线路贯穿孔(907),所述固定座(904)的外壁上设有固定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海东,陆晨旭,张振伟,刘浩,梁志辉,孙江涵,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西安西热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