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式变压器及多灯管驱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0724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露一种合并式变压器及多灯管驱动电路。合并式变压器包含第一磁芯、第二磁芯、第一主线圈、第一次线圈、第二主线圈及第二次线圈。第一磁芯具有第一边柱及第二边柱。第二磁芯具有第三边柱及第四边柱。第一主线圈套设于第一边柱上。第一次线圈套设于对应第一主线圈的第三边柱上。第二主线圈套设于第二边柱上。第二次线圈套设于对应第二主线圈的第四边柱上。第一磁芯及第二磁芯形成第一磁路及第二磁路。第一主线圈、第一次线圈与第一磁路形成第一变压器,第二主线圈、第二次线圈与第二磁路形成第二变压器,且第一变压器串连第二变压器。(*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变压器以及多灯管驱动电路,特别是关于可减少磁 芯的变压器以及多灯管驱动电路。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液晶显示面板的尺寸不断增大,包含多个冷阴极荧光灯管(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即,CCFL)的背光装置更加广泛地被用以提供 液晶显示面板所需的高质量光源。然而,多灯管背光装置所面临的最大难题在于如何使得每一个灯管的电 流均能维持大致相等,以确保提供给液晶显示面板的光源具有非常稳定且均匀 的亮度。请一并参阅图1A以及图1B。图1A是先前技术中多灯管背光装置1的示意 图。图1B是图1A先前技术中的多灯管背光装置1的变压器10的示意图。如 图1A以及图1B所示,多灯管背光装置1中的变压器10,包含主线圈 (primary) 100、次侧线圈(secondary) 102、磁芯104以及磁芯106,并且主线 圈100套设于磁芯104,次侧线圈102套设于磁芯106。特别地,变压器12的 结构与变压器10相同,故不再重新描述。再如图1A所示,次侧线圈102、 122 的一端分别接收高压讯号14,并提供电流至灯管16以及灯管17,以使灯管16 以及灯管17发光。然而,由于实际制造出来的变压器10、 12的规格与电气特 性会有所差异,因此造成次侧线圈102、 122所感应到的电流不相同,进而造 成灯管16以及灯管17的亮度不均匀。此外,图1A的多灯管驱动电路需使用到4个磁芯才能构成变压器10及变 压器12,磁芯使用的愈多,则制造成本也相对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揭露一种合并式变压器,其包含第一磁芯、第二磁芯、第一主线圈、第一次线圈、第二主线圈以及第二次线圈。根据一具体实施方式,第一磁芯具有第一中柱、第一边柱以及第二边柱。 其中,第一中柱、第一边柱以及第二边柱相连。并且,第二磁芯具有用以与第 一中柱对接的第二中柱、与第一边柱对接的第三边柱以及与第二边柱对接的第 四边柱。其中,第二中柱、第三边柱以及第四边柱相连。于此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主线圈套设于第一磁芯的第一边柱上。第一次 线圈套设于第二磁芯的第三边柱上,且第一次线圈对应于第一主线圈。第二主 线圈套设于第一磁芯的第二边柱上。第二次线圈套设于第二磁芯的第四边柱 上,且第二次线圈对应于第二主线圈。其中,相互对接的第一边柱与第三边柱以及第一中柱与第二中柱形成第一 磁路,相互对接的第二边柱与第四边柱以及第一中柱与第二中柱形成第二磁 路。并且,第一主线圈、第一次线圈与第一磁路形成第一变压器。第二主线圈、 第二次线圈与第二磁路形成第二变压器。本技术的另一范畴在于提供一种多灯管驱动电路,其用以供应灯管装 置应用。多灯管驱动电路至少包含一合并式变压器,并且该合并式变压器具有 如上所述的结构。相较于习知技术,本技术的合并式变压器只需利用2个磁芯(第一磁 芯加第二磁芯)即可形成第一变压器以及第二变压器,因此节省了磁芯的数量。 此外,本技术的多灯管驱动电路,是利用本技术的合并式变压器所组 成。以下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A是先前技术中多灯管背光装置的示意图。图1B是图1A先前技术中的多灯管背光装置的变压器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一具体实施方式的合并式变压器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的合并式变压器的示意图。图4A是根据本技术的一具体实施方式的多灯管驱动电路的示意图。5图4B是图4A中的多灯管驱动电路串接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2,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一具体实施方式的合并式变压器3 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技术的合并式变压器3包含有第一磁芯31、第 二磁芯32、第一主线圈33、第一次线圈331、第二主线圈34以及第二次线圈 341。如图2所示,于此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磁芯31具有相互连接的第一中 柱311、第一边柱312以及第二边柱313。第二磁芯32具有相互连接的第二中 柱321、第三边柱322以及第四边柱323。并且,第二磁芯32的第二中柱321 对接于第一磁芯31的第一中柱311,第二磁芯32的第三边柱322对接于第一 磁芯31的第一边柱312,第二磁芯32的第四边柱323对接于第一磁芯31的第 二边柱313。如图2所示,于此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主线圈33套设于第一磁芯31的 第一边柱312上。第一次线圈套331设于第二磁芯32的第三边柱322上,且 第一次线圈331对应于第一主线圈33。此外,第二主线圈34套设于第一磁芯 31的第二边柱313上。第二次线圈套341套设于第二磁芯32的第四边柱323 上,且第二次线圈套341对应于第二主线圈34。同样示于图2中,第一边柱312与第三边柱322相互对接以及第一中柱311 与第二中柱321相互对接后,即可形成第一磁路35。第二边柱313与第四边柱 323相互对接以及第一中柱311与第二中柱321相互对接后,即可形成第二磁 路36。此外,第一主线圈33、第一次线圈331与第一磁路35形成第一变压器 37。第二主线圈34、第二次线圈341与第二磁路36形成第二变压器38,且第 一变压器37串连第二变压器38。请参阅图3。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的合并式变压器 4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技术的合并式变压器4包含有第一磁芯41、 第二磁芯42、第一主线圈43、第一次线圈431、第二主线圈44以及第二次线 圈441。如图3所示,于此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磁芯41具有相互连接的第一中 柱411、第一边柱412以及第二边柱413。第二磁芯42具有相互连接的第二中 柱421、第三边柱422以及第四边柱423。并且,第二磁芯42的第二中柱421对接于第一磁芯41的第一中柱411,第二磁芯42的第三边柱422对接于第一 磁芯41的第一边柱412以及第二磁芯42的第四边柱423对接于第一磁芯41 的第二边柱413。如图3所示,于此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主线圈43套设于第一塑料壳体 48,且靠近第一开口481。第一次线圈431套设于第一塑料壳体48,且靠近第 二开口 482。此外,第二主线圈44套设于第二塑料壳体49,且靠近第三开口 491。第二次线圈441套设于第二塑料壳体49,且靠近第四开口 492。同样示于图3中,当第一边柱412与第三边柱422分别伸入第一塑料壳体 48的第一开口481以及第二开口 482,并且第一边柱412与第三边柱422相互 对接,以及第一中柱411与第二中柱421相互对接后,即可形成第一磁路45。 此外,当第二边柱413与第四边柱423分别伸入第二塑料壳体49的第三开口 491以及第四开口 492,并且第二边柱412与第四边柱423相互对接,以及第 一中柱411与第二中柱421相互对接后,即可形成第二磁路46。因此,第一主 线圈43、第一次线圈431与第一磁路45即形成第一变压器47。第二主线圈44、 第二次线圈441与第二磁路46即形成第二变压器471。由此具体实施方式可知,主线圈以及次线圈皆缠绕于塑料壳体上。并且, 将磁芯的边柱伸入于塑料壳体的开口内,即可形成变压器。请参阅图4A。图4A是根据本技术的一具体实施方式的多灯管驱动电 路5的示意图。如图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合并式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含: 第一磁芯,该第一磁芯具有第一中柱、第一边柱以及第二边柱,其中该第一中柱、该第一边柱以及该第二边柱相连; 第二磁芯,具有用以与该第一中柱对接的第二中柱、用以与该第一边柱对接的第三边柱以及用以与该 第二边柱对接的第四边柱,其中该第二中柱、该第三边柱以及该第四边柱相连; 第一主线圈,套设于该第一磁芯的第一边柱上; 第一次线圈,套设于该第二磁芯的第三边柱上,且该第一次线圈对应于该第一主线圈; 第二主线圈,套设于该第一磁芯 的第二边柱上;以及 第二次线圈,套设于该第二磁芯的第四边柱上,且该第二次线圈对应于该第二主线圈; 其中相互对接的该第一边柱与该第三边柱以及该第一中柱与该第二中柱形成第一磁路,相互对接的该第二边柱与该第四边柱以及该第一中柱与该第二 中柱形成第二磁路,该第一主线圈、该第一次线圈与该第一磁路形成第一变压器,该第二主线圈、该第二次线圈与该第二磁路形成第二变压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明彦谢景昌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