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电化学活性的石墨炔/钴酸铜纤维膜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化学
,具体地说是一种具有电化学活性的石墨炔/钴酸铜纤维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为了抑制传统能源消耗造成的化石燃料危机和环境污染,近年来电化学器件的探索尤为重要,以确保连续稳定的能量转换过程。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开发新型电极材料以获得高性能储能器件是一项重要任务。
[0003]由二乙炔基和苯环组成的石墨二炔(GDY)最初是由Haley在1997年提出的,它是唯一可以大规模生产的石墨炔。石墨炔最初的研究只集中在理论计算和模拟,2010年利用六乙炔基苯 (HEB)前体在铜表面上的原位化学反应合成了大面积石墨二炔薄膜,才触发了石墨二炔的合成。石墨二炔材料及其复合材料的合成、性能才开始逐渐探究。但是以往石墨炔合成过程复杂,且其电化学活性材料很难实现规模化工业生产。
[0004]近年来,一维纳米结构材料及其子结构在电化学和能量转换中显示出显著的潜力。与简单的三维纳米结构相比,静电纺丝技术制造的一维纳米结构的特殊形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电化学活性的石墨炔/钴酸铜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摩尔比为1:2的醋酸铜和氯化钴溶解于水和N,N
‑
二甲基甲酰胺的混合溶液中,溶液中水和N,N
‑
二甲基甲酰胺的体积比为1:4,用磁力搅拌器搅拌1
‑
2h,得到均匀混合液;S2、将聚乙烯吡咯烷酮融于步骤S1制备的混合溶液中,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5%,溶液磁力搅拌12h后,真空除去气泡得到纺丝液;S3、将步骤S2制备的纺丝液装入注射针器中,安装在静电纺丝机上,注射针管的针头与直流电源连接,直流电源的电压为10
‑
15KV,在室温下纺织得到含铜、钴离子的光滑纤维膜;S4、将步骤S3纺织的含铜、钴离子的光滑纤维膜置于微波反应器中,90
‑
120℃微波5min,循环3次;再转移至管式炉,在氮气气氛下320
‑
370℃热处理2h,使纤维膜中的铜、钴离子转化为钴酸铜;S5、将S4热处理后的纤维膜浸入二氯化碳与乙醇的体积比为1:1的混合液中,超声30
‑
60min后,洗涤干燥,使纺丝纤维形成明显孔洞,得到含钴酸铜的多孔纤维膜;S6、按照60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春,杨怡凡,张耘钊,胡磊,滕桂香,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