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补气阀的检修方法及吊装翻转机构技术

技术编号:3760542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补气阀的检修方法及吊装翻转机构,包括在补气阀拆除后,经由起重设备将补气阀吊出至检修现场,经分解拆除补气阀缓冲腔后,吊装单元对补气阀进行翻身;通过吊装单元对补气阀两侧进行夹持;在夹持后通过起重机将补气阀吊起;在空中人工将补气阀翻转;将翻转后的补气阀安置在检修单元中并拆除吊装单元;通过检修单元对补气阀进行固定并顶升阀门,进行检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改变手拉葫芦和桥式起重机配合翻转的方式,采用吊装单元对补气阀两侧顶紧并在吊装单元中部翻转,降低设备的翻转惯性,便于平稳翻转。便于平稳翻转。便于平稳翻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补气阀的检修方法及吊装翻转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电机组补气阀检修
,特别是一种用于补气阀的检修方法及吊装翻转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内外大型水轮发电机补气系统主要用主轴中心孔进行补气,通过利用尾水管与外界大气环境的压差使补气阀打开,通过补气管向发电机组尾水管补入空气。目前大多数补气阀采用了空气压缩缓冲技术,以空气作为缓冲介质,在缓冲活塞上装有缓冲逆止阀,当真空度达到补气阀设定值时补气阀打开,补气过程中缓冲逆止阀也打开,消除补气阻力,达到快速补气的目的。补气阀回弹关闭时,缓冲逆止阀关闭,被密封的空气起到缓冲作用后迅速释放,阀体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关闭,实现了速开、速回、到位缓慢关闭,故补气顺畅,且抗水锤能力强,最重要的是其补气及时足量,能有效改善转轮空腔气蚀和裂纹的产生。
[0003]但由于该类型的补气阀与发电机组尾水管直接联通,在投入运行前需要对补气阀内调整设置额定的弹力,以保证在发电机组正常运行时补气阀阀盘处于正常关闭状态,确保阀盘密封可靠且不会导致尾水管返水,致使水淹厂房的恶劣事故发生。因此为保证发电机组运行安全,在每台发电机组检修时均需要对补气阀的阀盘及其密封进行检查、调整、更换。
[0004]常规的设备翻身是用手拉葫芦和桥式起重机配合翻转,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翻转后的设备因为惯性的因素,会对周围环节和工作现场的作业人员造成潜在伤害的风险。因此提出一种用于补气阀的检修方法用于提高翻转效率和安全性。
[0005]由于大型水轮机补气阀的设计、结构等原因,补气阀阀盘在原始状态下均受到设置的反向弹力,因此在检修过程中需要克服补气阀内部弹簧的弹力进行检查、调整、更换。这就导致补气阀每次检修时都需要完全解体才能对阀盘主要密封进行处理,极大的消耗了人力资源和桥式起重机的使用小时数,同时由于补气阀该设备属于联通水轮机尾水管的设备,占用了大量的发电机组检修主线工期。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和提高了检修成本。因此提出一种吊装翻转机构无需对补气阀完全解体便可快速检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07]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用手拉葫芦和桥式起重机配合翻转,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补气阀的检修方法。
[0008]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补气阀的检修方法,其能够通过对补气阀夹持并在夹持过程中稳定翻转。
[000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在补气阀拆除后,经由起重设备将补气阀吊出至检修现场,经分解拆除补气阀缓冲腔后,吊装单元对补气阀进行翻身;通过吊装单元对补气阀两侧进行夹持;在夹持后通过起重机将补气阀吊起;在空中人工将补气阀翻转;将翻转后的补气阀安置在检修单元中并拆除吊装单元;通过检修单元对补气阀进行固定并顶升阀门,进行检修。
[0010]本专利技术用于补气阀的检修方法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改变手拉葫芦和桥式起重机配合翻转的方式,采用吊装单元对补气阀两侧顶紧并在吊装单元中部翻转,降低设备的翻转惯性,便于平稳翻转。
[0011]鉴于现有技术对补气阀难以翻转检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吊装翻转机构。
[0012]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吊装翻转机构,其能够在空中对补气阀平稳翻转,并对翻转后的补气阀装夹固定后自动对补气阀阀盘顶升,无需补气阀完全解体便可快速维护。
[001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吊装翻转机构,其包括检修单元,包括架体支撑组件、与架体支撑组件插接的活动顶升组件,以及与活动顶升组件连接的顶升固定组件;吊装单元,包括桥式起重机,以及与桥式起重机挂靠的吊装翻转组件。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吊装翻转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桥式起重机包括桥体、设置于桥体底部两侧的四组移动轮、与桥体顶部滑动连接的移动吊装件,以及设置于移动吊装件下方的吊钩。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吊装翻转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吊装翻转组件包括三角吊板以及对称挂靠设置于三角吊板两侧的两组翻转顶紧板;两组翻转顶紧板之间留有翻转空间;三角吊板包括设置于三角吊板顶部的吊孔,以及对称设置于三角吊板两侧的挂靠块;翻转顶紧板包括长度大于补气阀长度的吊装板、设置于吊装板上半部分的挂靠口,以及设置于吊装板下班部分的顶紧螺栓。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吊装翻转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架体支撑组件包括底板架、设置于底板架上方的工型操作架、设置于工型操作架上方的支撑套架、分别设置于支撑套架四角的四组外延板、与外延板连接的调节杆、与调节杆顶部套接的限位盘、与调节杆顶部固定连接并与限位盘顶部接触的固定盘、阵列设置于支撑套架顶部的四组顶紧口,以及设置于工型操作架两端的两组第一升降限位口。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吊装翻转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活动顶升组件包括与工型操作架中部固定连接的中空套环、阵列设置于中空套环上的多组第二升降限位口、分别与第二升降限位口插接的限位升降杆、与多组限位升降杆顶部固定连接的顶升盘,以及与顶升盘底部连接的螺纹升降块。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吊装翻转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顶升固定组件包括与螺纹升降块连接的丝杆、与丝杆底部连接的第一斜齿轮、与第一斜齿轮连接的第二斜齿轮、与第二斜齿轮一侧连接的中空套杆、对称设置于中空套杆两侧的贯通槽、一端与贯通槽部分插接的多段操作杆、与多段操作杆连接的锥头转筒、与锥头转筒锥形端接触的滚轮、与滚轮铰接的顶紧长杆、与顶紧长杆顶部连接的协同圈、间隔设置于协同圈上的三组顶紧短杆,以及设置于架体支撑组件底部并分别与丝杆和中空套杆活动连接的支撑固定架;多段操作杆包括双向外延插杆头、与双向外延插杆头连接的光滑细杆,以及与光滑细杆连接的螺纹杆;锥头转
筒包括锥形头,以及与锥形头扩展端连接的圆柱。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吊装翻转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支撑固定架包括F型定位板、设置于F型定位板一侧的螺纹口,以及设置于螺纹口下方的支撑板。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吊装翻转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顶紧长杆中部设置有停靠块。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吊装翻转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锥头转筒还包括设置于其末端的减重槽。
[0022]本专利技术的吊装翻转机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吊装单元可对补气阀两侧顶紧,并且在此基础上将补气阀吊起至空中并人工将补气阀在吊装单元中部翻转,提高翻转时的稳定性。检修时无需对补气阀完全解体,只需控制顶升固定组件对翻转后的补气阀四角固定并能够在固定自锁后继续对补气阀阀盘自适应顶升,全程只需简单控制顶升固定组件即可,无需多余操作和设备并预留出操作空间,便于工作人员快速检修,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补气阀的检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补气阀拆除后,经由起重设备将补气阀吊出至检修现场,经分解拆除补气阀缓冲腔后,吊装单元对(200)补气阀进行翻身;通过吊装单元(200)对补气阀两侧进行夹持;在夹持后通过起重机将补气阀吊起;在空中人工将补气阀翻转;将翻转后的补气阀安置在检修单元(100)中并拆除吊装单元(200);通过检修单元(100)对补气阀进行固定并顶升阀门,进行检修。2.一种吊装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补气阀的检修方法,以及;检修单元(100),包括架体支撑组件(101)、与所述架体支撑组件(101)插接的活动顶升组件(102),以及与所述活动顶升组件(102)连接的顶升固定组件(103);吊装单元(200),包括桥式起重机(201),以及与所述桥式起重机(201)挂靠的吊装翻转组件(202)。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装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桥式起重机(201)包括桥体(201a)、设置于所述桥体(201a)底部两侧的四组移动轮(201b)、与所述桥体(201a)顶部滑动连接的移动吊装件(201c),以及设置于所述移动吊装件(201c)下方的吊钩(201d)。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吊装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翻转组件(202)包括三角吊板(202a)以及对称挂靠设置于所述三角吊板(202a)两侧的两组翻转顶紧板(202b);两组所述翻转顶紧板(202b)之间留有翻转空间;所述三角吊板(202a)包括设置于所述三角吊板(202a)顶部的吊孔(202a

1),以及对称设置于所述三角吊板(202a)两侧的挂靠块(202a

2);所述翻转顶紧板(202b)包括长度大于补气阀长度的吊装板(202b

1)、设置于所述吊装板(202b

1)上半部分的挂靠口(202b

2),以及设置于所述吊装板(202b

1)下班部分的顶紧螺栓(202b

3)。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吊装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支撑组件(101)包括底板架(101a)、设置于所述底板架(101a)上方的工型操作架(101b)、设置于所述工型操作架(101b)上方的支撑套架(101c)、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撑套架(101c)四角的四组外延板(101d)、与所述外延板(101d)连接的调节杆(101e)、与所述调节杆(101e)顶部套接的限位盘(101f)、与所述调节杆(101e)顶部固定连接并与所述限位盘(101f)顶部接触的固定盘(101g)、阵列设置于所述支撑套架(101c)顶部的四组顶紧口(101h),以及设置于所述工型操作架(101b)两端的两组第一升降限位口(101i)。6.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亓劼侯晋唐雪景冯德才李昌钊尹宁游太稳翟贺周九道廖立王小伟杨昆周家波李俊松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构皮滩发电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