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0541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机器人。机器人包括:机座;机械臂,可活动地设置在机座上;补偿装置,包括补偿本体和连接结构,连接结构的第一端可伸缩穿设在补偿本体内,连接结构的第二端与机械臂可转动地连接,补偿装置具有连接结构向机械臂施加拉力的第一工作状态;其中,当机械臂处于负载工况时,以使补偿装置处于第一工作状态,以通过拉力对负载自重进行补偿。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大负载机器人的电机和减速器容易损坏的问题。减速器容易损坏的问题。减速器容易损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器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大负载机器人由于其具有较大的负载上限,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工业生产领域。
[0003]然而,在大负载机器人的实际运行过程中,其电机和减速器需承受较大的负载,进而导致电机和减速器容易损坏,严重影响大负载机器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器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大负载机器人的电机和减速器容易损坏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机器人,包括:机座;机械臂,可活动地设置在机座上;补偿装置,包括补偿本体和连接结构,连接结构的第一端可伸缩穿设在补偿本体内,连接结构的第二端与机械臂可转动地连接,补偿装置具有连接结构向机械臂施加拉力的第一工作状态;其中,当机械臂处于负载工况时,以使补偿装置处于第一工作状态,以通过拉力对负载自重进行补偿。
[0006]进一步地,补偿装置还具有向机械臂施加推力的第二工作状态,在机械臂处于空载工况时,以使补偿装置处于第二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10);机械臂(20),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机座(10)上;补偿装置(30),包括补偿本体(31)和连接结构(32),所述连接结构(32)的第一端可伸缩穿设在所述补偿本体(31)内,所述连接结构(32)的第二端与所述机械臂(20)可转动地连接,所述补偿装置(30)具有所述连接结构(32)向所述机械臂(20)施加拉力的第一工作状态;其中,当所述机械臂(20)处于负载工况时,以使所述补偿装置(30)处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以通过所述拉力对负载自重进行补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装置(30)还具有向所述机械臂(20)施加推力的第二工作状态,在所述机械臂(20)处于空载工况时,以使所述补偿装置(30)处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以通过所述连接结构(32)推动所述机械臂(20)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臂(2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侧用于安装负载,所述补偿装置(30)位于所述第二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装置(30)为一个;或者,所述补偿装置(30)为多个,多个所述补偿装置(30)围绕所述机械臂(20)的周向间隔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本体(31)包括:壳体(311),具有相互连通的第一安装孔(3111)和安装腔(3112),所述连接结构(32)穿设在所述第一安装孔(3111)内且伸入所述安装腔(3112)内;磁性组件(31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磁性结构(3121)和第二磁性结构(3122),所述第一磁性结构(3121)位于所述安装腔(3112)内,所述第二磁性结构(3122)设置在所述连接结构(32)上;其中,当所述补偿装置(30)处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磁性结构(3121)与所述第二磁性结构(3122)之间具有磁性吸力;当所述补偿装置(30)处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磁性结构(3121)与所述第二磁性结构(3122)之间具有磁性排斥力。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时周家裕万文洁高小云马徐武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