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材生产全程可追溯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60511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1: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材生产全程可追溯方法,包括步骤1预制任务:在PC管理端后台,基于中药材生产全过程录入不同种植阶段的种植信息及要求,以形成多个对应不同阶段种植的可推送任务,可推送任务至少包括待上传的实时场景;步骤2提取任务:对应实际生产阶段提取对应阶段的推送任务;步骤3任务推送:朝对应的生产端的移动终端推送步骤2中的推送任务;步骤4实时采集与上传:移动终端基于接收的推送任务,拍照上传推送任务要求的待上传的实时场景的拍摄内容,并上传至PC管理端后台。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大量信息因无法实时采集,造成无数据可录,自然应录未录、录入不全、编造则错录、或因其他目的而故意造假等情形的技术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药材生产全程可追溯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材溯源
,尤其涉及一种中药材生产全程可追溯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中药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用药,在现代生活中应用日趋广泛,中药材的质量关系到人们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通过信息记录、查询和问题产品溯源,可以实现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环节的透明溯源,可以有效保护生产、加工、销售企业的权益,减少仿冒对消费者和生产企业带来的损害,保护原产地品牌,同时也能打破国外设置的食品可追溯的贸易壁垒,为保障我国中医药质量安全,对我国中药材在国际市场上提升竞争力起到重要作用。
[0003]现有的中药材追溯技术非常传统,其追溯信息大部分是后期录入到追溯软件或者小程序内的。即种植户或生产种植企业先把某一个或多个环节全部做完(比如灌水、施肥、排水、整枝、除草等等)然后再把这些事以文字形式输入追溯软件里,再找一些照片上传,完成形式上的追溯。这种补录的方式,尤其是一些需要实时采集信息的补录,存在大量信息因没有实时采集,造成无数据可录,自然应录未录、录入不全、编造则错录、或因其他目的而故意造假等情形,造成采购方对其整体追溯信息数据真实性的极大担忧,但因为都没有更好的解决手段而模糊处理,成为了影响中药材追溯行业发展和中药材质量提升的重要原因。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中药材生产全程可追溯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实时采集难度高,造成无数据可录,自然应录未录、录入不全、编造则错录、或因其他目的而故意造假等情形的技术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中药材生产全程可追溯方法,包括:
[0006]步骤1,预制任务:在PC管理端后台,基于中药材生产全过程录入不同种植阶段的种植信息及要求,以形成多个对应不同阶段种植的可推送任务,可推送任务至少包括待上传的实时场景;
[0007]步骤2,提取任务:对应实际生产阶段提取对应阶段的推送任务;
[0008]步骤3,任务推送:朝对应的生产端的移动终端推送步骤2中的推送任务;
[0009]步骤4,实时采集与上传:移动终端基于接收的推送任务,拍照上传推送任务要求的待上传的实时场景的拍摄内容,并上传至PC管理端后台。
[0010]优选地,步骤4之后还包括PC管理端后台进行拍摄内容确认,如若合格任务结束,如若不合格,PC管理端后台再次执行任务推送。
[0011]优选地,所述PC管理端后台进行拍摄内容确认,如若合格任务结束,如若不合格,PC管理端后台再次执行任务推送包括如下步骤:
[0012]步骤5,需求分析:PC管理端后台分析推送任务以获取预设场景要素;
[0013]步骤6,图片识别:PC管理端后台识别拍摄内容所包含的实际场景要素;
[0014]步骤7,比较判定:比较对应的预设场景要素与实际场景要素,如若不一致则判定
不合格,如若一致则判定合格。
[0015]优选地,不同阶段的种植信息及要求以中药材生产全过程依次包括选地阶段、整地阶段、种植阶段、田管阶段、采收阶段、加工阶段、贮运阶段的种植信息及要求。
[0016]优选地,步骤2中,基于中药材生产全过程的各个阶段预置一一对应各个阶段的推送时间,PC管理端后台基于推送时间朝对应的生产端的移动终端定时推送下一生产阶段的推送任务。
[0017]优选地,根据中药材生产不同阶段种植的推送任务信息生成可追溯报告和二维码。
[0018]优选地,选地阶段的种植信息及要求包括种植地块基本信息、地形方位图、土壤质量信息、空气质量信息、种植地块的土壤检测信息、种植地块的灌溉水质检测报告以及选地要求信息中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整地阶段的种植信息及要求包括整地时间、整地负责人信息、整地总面积、整地图片、底肥施用信息及整地要求信息中一种或多种的组合,种植阶段的种植信息及要求包括种子或种苗基本信息、播种信息、育苗信息、移栽信息、种植设施信息及种植要求信息中一种或多种的组合,田管阶段的种植信息及要求包括种植地设施建造与维护信息、种植地管理操作信息及种植地管理要求信息中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0019]优选地,所述采收阶段的种植信息及要求包括采收时间、采收负责人、采收面积、采收时的天气信息、采收方式、采收时所用工具设备、采收现场图、采收记录表及采收要求信息中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加工阶段的种植信息及要求包括加工时间信息、加工负责人信息、加工工具设备信息、加工工艺要求信息、加工现场图及加工要求信息中一种或多种的组合,贮运阶段的种植信息及要求包括贮藏负责人信息、贮藏地址信息、贮藏仓库信息、贮藏方法、贮藏要求、贮藏现场实景图、承运信息、承运司机信息、收货人信息、出库产品批号、出库重量信息、出库时间信息、出库目的地以及预计收货时间中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0020]优选地,步骤4还包括移动终端实时采集影响种植药材的环境因素信息,并将环境因素信息在拍照时以水印的形式自动附在所拍的照片上。
[0021]优选地,影响种植药材的环境因素信息包括时间、海拔、地点、天气及经纬度信息,通过移动终端网络获取上述信息,在拍照时以水印的形式自动合并至所拍的照片。
[00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专人在PC管理端后台,事前录入中药材生产全过程不同种植阶段的种植信息及要求,录完后形成多个对应不同阶段种植的可推送任务。通过预制任务,系统会定向推送给最小生产单元的移动终端,最小生产单元通常为种植户、其他操作者,自动推送到其个人的移动终端APP上;收到任务的操作人用移动终端APP拍照上传即完成任务。该方法可实现大量复杂工作由专人在电脑端提前完成,这样最小生产单元只需做最简单的事。降低了最小生产单元采集信息的门槛和难度,打通了追溯系统在操作端难落地的堵点。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中药材生产全程可追溯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申请一部分,并
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25]在说明书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002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中药材生产全程可追溯方法,包括:
[0027]步骤S1,预制任务:在PC管理端后台,基于中药材生产全过程录入不同种植阶段的种植信息及要求,以形成多个对应不同阶段种植的可推送任务,可推送任务至少包括待上传的实时场景;
[0028]步骤S2,提取任务:对应实际生产阶段提取对应阶段的推送任务;
[0029]步骤S3,任务推送:朝对应的生产端的移动终端推送步骤2中的推送任务;
[0030]步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材生产全程可追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预制任务:在PC管理端后台,基于中药材生产全过程录入不同种植阶段的种植信息及要求,以形成多个对应不同阶段种植的可推送任务,可推送任务至少包括待上传的实时场景;步骤2,提取任务:对应实际生产阶段提取对应阶段的推送任务;步骤3,任务推送:朝对应的生产端的移动终端推送步骤2中的推送任务;步骤4,实时采集与上传:移动终端基于接收的推送任务,拍照上传推送任务要求的待上传的实时场景的拍摄内容,并上传至PC管理端后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材生产全程可追溯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之后还包括PC管理端后台进行拍摄内容确认,如若合格任务结束,如若不合格,PC管理端后台再次执行任务推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药材生产全程可追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C管理端后台进行拍摄内容确认,如若合格任务结束,如若不合格,PC管理端后台再次执行任务推送包括如下步骤:步骤5,需求分析:PC管理端后台分析推送任务以获取预设场景要素;步骤6,图片识别:PC管理端后台识别拍摄内容所包含的实际场景要素;步骤7,比较判定:比较对应的预设场景要素与实际场景要素,如若不一致则判定不合格,如若一致则判定合格。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药材生产全程可追溯方法,其特征在于,不同阶段的种植信息及要求以中药材生产全过程依次包括选地阶段、整地阶段、种植阶段、田管阶段、采收阶段、加工阶段、贮运阶段的种植信息及要求。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药材生产全程可追溯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基于中药材生产全过程的各个阶段预置一一对应各个阶段的推送时间,PC管理端后台基于推送时间朝对应的生产端的移动终端定时推送下一生产阶段的推送任务。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药材生产全程可追溯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中药材生产不同阶段种植的推送任务信息生成可追溯报告和二维码。7.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沫王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荆楚药材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