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芫花花蕾中的二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
,具体涉及植物芫花中制备得到的新的二萜类化合物及该类化合物在抗肿瘤方面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芫花为瑞香科(Thymelaeaceae)植物芫花(Daphne genkwa Sieb.et Zucc.)的干燥花蕾,在我国的长江流域各省和黄河流域的部分地区广泛分布。作为中药中传统的峻下逐水药,其味苦、辛,性温,有大毒,主治泻水逐饮,外用杀虫疗疮。芫花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黄酮类、二萜类、香豆素类、甾体类、木脂素类等。其中瑞香烷型二萜类化合物因其复杂的5/7/6三环骨架多羟基取代的分子结构及其抗肿瘤、抗炎、抗HIV等广泛的活性而广受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从芫花花蕾中制备得到的二萜类化合物,以及其在抗肿瘤方面的应用。
[0004]本专利技术所述4种从瑞香科瑞香属植物芫花[Daphne genkwa Sieb.et Zucc.]花蕾中分离得到的新二萜类化合物的结构如下所示:
[0005][0006]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技术方案包括如下步骤:
[0007]取干燥的芫花花蕾以乙醇提取,合并提取液浓缩得浸膏,浸膏采用二氯甲烷萃取并将所得组分经硅胶柱色谱,以二氯甲烷
‑
甲醇系统100:0
‑
0:100进行等度梯度洗脱,共收集到5个组分Fr.A
‑
Fr.E;
[0008]组分Fr.C经HP20柱色谱,以乙醇 />‑
水系统0:100
‑
90:10进行梯度洗脱,得4个组分Fr.C1
‑
Fr.C4;
[0009]所得组分Fr.C3经硅胶柱色谱以石油醚
‑
乙酸乙酯系统100:1
‑
10:1在TLC分析的基础上得到10个亚组分Fr.C3
‑1‑
Fr.C3
‑
10;
[0010]在制备性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上使用乙腈
‑
水的流动相来分离Fr.C3
‑
2、Fr.C3
‑
3和Fr.C3
‑
4得到化合物1
‑
4。
[0011]所述步骤中,采用的芫花为瑞香科瑞香属植物芫花[Daphne genkwa Sieb.et Zucc.]的干燥花蕾。
[0012]所述步骤中,取干燥的芫花花蕾以70%
‑
80%工业乙醇回流提取2
‑
3次,每次2
‑
3h。
[0013]所述步骤中,在制备性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上以85:15
‑
65:35的乙腈
‑
水流动相分离Fr.C3
‑
2、Fr.C3
‑
3和Fr.C3
‑
4。
[0014]所得化合物经过系统结构鉴定结果如下:
[0015]利用高分辨质谱,一维NMR、二维NMR、计算ECD的方法对化合物1
‑
4的结构鉴定,相应谱图如图1
‑
18所示。
[0016]Yuanhuakine E(1):白色无定形粉末;HRESIMS m/z 547.1920[M+Na]+
(calcd for C
29
H
32
O9Na 547.1939)确定分子式为C
29
H
32
O9,通过分析yuanhuakine E的1H NMR、
13
C NMR、HMQC谱、HMBC谱、计算ECD,确定了yuanhuakine E的结构,为一个新化合物。
[0017]Yuanhuakine F(2):无色油状,HRESIMS m/z 557.2351[M+Na]+
(calcd for C
30
H
36
O
10 557.2381)确定分子式为C
30
H
36
O
10
,通过分析yuanhuakine F的1H NMR、
13
C NMR、HMQC谱、HMBC谱、计算ECD,确定了yuanhuakine F的结构,为一个新化合物。
[0018]Yuanhuakine G(3):无色油状;HRESIMS m/z 649.2942[M+Na]+
(calcd for C
35
H
46
O
10
Na,649.2983)确定分子式为C
35
H
46
O
10
,通过分析该化合物的1H NMR、
13
C NMR、HMQC谱、HMBC谱、计算ECD,确定了化合物3的结构,为一个新化合物。
[0019]12
‑
O
‑
(2'E,4'Z
‑
decadienoyl)
‑4‑
hydroxyphorbol
‑
13
‑
acetyl(4):无色油状;acetyl(4):无色油状;HRESIMS m/z 579.2890[M+Na]+
(calcd for C
32
H
44
O8Na,579.29298)确定分子式为C
32
H
44
O8,通过分析yuanhuakine G的1H NMR、
13
C NMR、HMQC谱、HMBC谱、计算ECD,确定了4的结构,为一个新化合物。
[0020]对本专利技术所述4个新化合物的细胞毒性进行了考察,其中化合物1
‑
4均展现出良好的细胞毒性,因此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新二萜类化合物具有进一步开发抗肿瘤药物的前景。
[0021]一种药物组合物,包含上述从芫花花蕾中制备得到二萜类化合物1
‑
4中任一个或多个或其在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赋形剂。
[002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所述从芫花花蕾中制备得到的二萜类化合物或包含上述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0023]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所述化合物均为新化合物,结构新颖,且均为立体构型确定的光学纯化合物,同时其抗肿瘤活性强,具有进一步开发的价值。
[0024]表1化合物1
‑
4的1H NMR数据(CDCl3)
[0025][0026]表2化合物1
‑
4的
13
C NMR数据(CDCl3)
[0027][0028]附图说明
[0029]图1化合物1的HRESIMS谱;
[0030]图2化合物1的1H NMR谱(600MHz);
[0031]图3化合物1的
13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芫花花蕾中的二萜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为如下所示结构中任一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芫花花蕾中的二萜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芫花为瑞香科瑞香属植物芫花(Daphne genkwa Sieb.et Zucc.)。3.一种权利要求1或2所述芫花花蕾中的二萜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取干燥的芫花花蕾以乙醇提取,合并提取液浓缩得浸膏,浸膏采用乙酸乙酯萃取并将所得组分经硅胶柱色谱,以二氯甲烷
‑
甲醇系统100:0
‑
0:100进行等度梯度洗脱,共收集到5个组分Fr.A
‑
Fr.E;组分Fr.C经HP20柱色谱,以乙醇
‑
水系统0:100
‑
90:10进行梯度洗脱,得4个组分Fr.C1
‑
Fr.C4;所得组分Fr.C3经硅胶柱色谱以石油醚
‑
乙酸乙酯系统100:1
‑
10:1在TLC分析的基础上得到10个亚组分Fr.C3
‑1‑
Fr.C3
‑
10;在制备性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上使用乙腈
‑
水的流动相来分离Fr.C3
‑
2、Fr.C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少江,黄肖霄,姚国栋,刘庆博,段治康,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药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