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线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0296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拆装方便且成本低廉的排线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支撑架组、转轴器、正向转动电机、反向转线电机、通气丝杆转动轴以及气动线夹,所述转轴器、所述正向转动电机以及所述反向转线电机自上至下依次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组上,所述通气丝杆转动轴适配螺纹连接在所述转轴器内的丝杆轴套内并适配活动贯穿所述转轴器的前后两端,所述气动线夹适配设置在所述通气丝杆转动轴的首端,所述通气丝杆转动轴的末端与外部气源相连接,所述正向转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转轴器的首端传动连接,所述反向转线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转轴器的末端传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磁环线圈排线绕制领域。线圈排线绕制领域。线圈排线绕制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排线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排线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在磁环线圈生产制造中,磁环的绕线是最为关键的一项工序。而在磁环绕线过程中,对于线材围绕磁环的排线是完成绕线的其中一个关键步骤。排线的步骤依次包括有前进夹线、夹线后退、夹线下降、夹线前进、外部钩线针钩线后放线后退、上升复位,以往的排线装置要完成上述这一整套动作通常都是要设置有前后移动驱动、上下升降驱动以及夹放线驱动来联动配合完成,这就要求各部件精度要高,各个驱动电机的动作要高度配合一致,这样就会导致设备整体的元件数量多、结构复杂,不便于安装拆卸,而且数量众多的高精度设备元件也会导致设备成本高企不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拆装方便且成本低廉的排线机构。
[0004]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支撑架组、转轴器、正向转动电机、反向转线电机、通气丝杆转动轴以及气动线夹,所述转轴器、所述正向转动电机以及所述反向转线电机自上至下依次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组上,所述通气丝杆转动轴适配螺纹连接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组、转轴器(2)、正向转动电机(3)、反向转线电机(4)、通气丝杆转动轴(5)以及气动线夹(6),所述转轴器(2)、所述正向转动电机(3)以及所述反向转线电机(4)自上至下依次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组上,所述通气丝杆转动轴(5)适配螺纹连接在所述转轴器(2)内的丝杆轴套内并适配活动贯穿所述转轴器(2)的前后两端,所述气动线夹(6)适配设置在所述通气丝杆转动轴(5)的首端,所述通气丝杆转动轴(5)的末端与外部气源相连接,所述正向转动电机(3)的输出端与所述转轴器(2)的首端传动连接,所述反向转线电机(4)的输出端与所述转轴器(2)的末端传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线夹(6)包括气动张合臂(61)以及夹线轴(62),两条所述气动张合臂(61)适配对应气动传动铰接在所述通气丝杆转动轴(5)的首端,所述夹线轴(62)适配固定设置在所述气动张合臂(61)的末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组包括底板(11)、前支撑板(12)以及后支撑板(13),所述前支撑板(12)适配竖直设置在所述底板(11)上,所述后支撑板(13)通过连接横轴(14)适配置于所述前支撑板(12)的后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排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器(2)的前后两端分别适配设置在所述前支撑板(12)的顶部以及所述后支撑板(13)的顶部,所述正向转动电机(3)以及所述反向转线电机(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金辉于志江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科瑞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