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线体输送,尤其涉及一种单线送线机构。
技术介绍
1、磁环送线机构在磁环绕线作业中广泛应用,其中大部分送线机构主要通过滚轮之间的转动产生的摩擦力或直接通过夹具夹取来实现线材的传送,然而,这种传统的送线方式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如果仅依赖滚轮之间的摩擦力来传输线材,一旦线材受到意外的拉力或者滚轮的摩擦力不足,线材容易偏离滚轮,导致送线过程失去控制,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和作业精度,其次,传统的送线机构在压线和剪线过程中往往缺乏有效的控制和调节机制,使得线材的压紧程度和剪切位置难以精确控制,这不仅可能导致线材传输的不稳定,还可能对线材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影响其在后续工序中的使用性能,最后,现有的送线机构在垂直和水平方向的位移调整上往往操作复杂,灵活性较差,无法快速适应不同工况和作业需求的变化,进一步限制了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范围和效果。
2、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一种单线送线机构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单线送线机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线送线机构,包括竖直位移组件(1)和设置于所述竖直位移组件(1)输出端上的水平位移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位移组件(2)的输出端设有送线基板(4),所述送线基板(4)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导线块(41)、第二导线块(42)、压线送线模块(43)和剪线模块(44),所述压线送线模块(43)由压线组件(431)、位于所述压线组件(431)一侧的送线组件(432)、位于所述送线组件(432)上方的上线管安装块(433)、螺栓固定于所述上线管安装块(433)上的上线管(434)、设置于所述送线组件(432)下方的下线管安装块(435)以及螺栓固定于所述下线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线送线机构,包括竖直位移组件(1)和设置于所述竖直位移组件(1)输出端上的水平位移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位移组件(2)的输出端设有送线基板(4),所述送线基板(4)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导线块(41)、第二导线块(42)、压线送线模块(43)和剪线模块(44),所述压线送线模块(43)由压线组件(431)、位于所述压线组件(431)一侧的送线组件(432)、位于所述送线组件(432)上方的上线管安装块(433)、螺栓固定于所述上线管安装块(433)上的上线管(434)、设置于所述送线组件(432)下方的下线管安装块(435)以及螺栓固定于所述下线管安装块(435)上的下线管(436)组成,线材从所述上线管(434)穿入,经过所述压线组件(431)和所述送线组件(432)的接触部,再穿过所述下线管(436),最后被所述剪线模块(44)剪断,由外部机构绕线于目标作业工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线送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线组件(431)由压线气缸(4311)、滚轮支架(4312)和压线滚轮(4313)组成,所述压线滚轮(4313)设置于所述滚轮支架(4312)的下端,所述压线气缸(4311)设置于所述送线组件(432)的上方,所述压线气缸(4311)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滚轮支架(4312)的上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单线送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线组件(432)由送线电机(4321)和送线滚轮(4322)组成,所述送线电机(4321)设置于所述送线基板(4)的后端,所述送线滚轮(4322)设置于所述送线基板(4)的前端,且所述送线电机(4321)的输出端穿过所述送线基板(4)连接于所述送线滚轮(4322)上,送线时,所述压线气缸(4311)驱动所述滚轮支架(4312)使得所述压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杰,于志江,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科瑞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