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0090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制冷设备,包括:具有储物间室的箱体、设置在箱体上以打开或关闭储物间室开口的门体、制冷机组和设置在储物间室内的均温模块;箱体包括形成储物间室的内胆;制冷机组包括缠绕在内胆外的蒸发管;均温模块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上并与储物间室连通的进风口、出风口、连通进风口与出风口的风道和驱动冷量从进风口向出风口流动的风机组件;均温模块还具有设置在风道内的隔热组件,隔热组件贴合在壳体上以用于隔绝风道内流动的冷量与壳体外的热交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制冷设备它能够使冷量集中的从出风口释放,提高了均温模块的均温效果,使储物间室内冷量充足区域的冷量能够高效的传输到冷量不充足区域。高效的传输到冷量不充足区域。高效的传输到冷量不充足区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冷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制冷
,特别是制冷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卧式冷柜是一种保持恒定低温的制冷设备,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用于低温保藏物品的电器,卧式冷柜因其储物量大被广泛应用于商业、家用领域。
[0003]目前,依据卧式冷柜的制冷一般采用直冷方式,其中,采用直冷方式供冷的卧式冷柜的箱体一般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上的内胆,在内胆外环绕蒸发器,冷量通过自然辐射的方式传导至内胆的储物间室内。
[0004]上述的供冷方式容易造成储物间室内冷量的不均,尤其对于一些容积较大的储物间室其开口也必然相对较大,造成了储物间室内部温差相差较大。具体表现为储物间室内靠近储物间室内壁的位置冷量相对充足,储物间室内靠近储物间室底部的位置冷量相对充足;而储物间室内靠近顶部以及储物间室内相对远离储物间室内壁的位置冷量相对不足,造成这些区域无法满足制冷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冷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它能够使冷量集中的从出风口释放,提高了均温模块的均温效果,使储物间室内冷量充足区域的冷量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储物间室的箱体、设置在所述箱体上以打开或关闭储物间室开口的门体、制冷机组和设置在所述储物间室内的均温模块;所述箱体包括形成所述储物间室的内胆;所述制冷机组包括缠绕在所述内胆外的蒸发管;所述均温模块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并与储物间室连通的进风口、出风口、连通进风口与出风口的风道和驱动冷量从所述进风口向所述出风口流动的风机组件;所述均温模块还具有设置在所述风道内的隔热组件,所述隔热组件贴合在所述壳体上以用于隔绝风道内流动的冷量与壳体外的热交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沿所述储物间室开口的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并位于靠近储物间室开口的位置,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并位于靠近储物间室底部的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蜗壳和设置在所述蜗壳内的涡轮风机,所述涡轮风机具有轴向进风侧和径向出风侧,所述蜗壳具有与所述轴向进风侧位置相对的轴向进风口和与所述径向出风侧位置相对的径向出风口;所述风道包括形成在所述径向出风口与所述出风口之间的出风风道,所述隔热组件设置在所述出风风道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底座和与所述底座配合的盖板,所述风机组件及所述风道均设置在所述底座与所述盖板之间;所述隔热组件包括贴合在所述底座上的第一隔热件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忠敏徐秋影成俊亮张绍红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特种电冰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