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含氨氮污水深度脱氮的集成化装置及其处理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59898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1: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含氨氮污水深度脱氮的集成化装置及其处理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含氨氮污水深度脱氮的集成化装置,各反应段在空间上紧密结合,池体合建,水头损失小,通过多级多生化过程协同,克服了传统生化技术处理污水时脱氮效率低,运行稳定性差,占地面积大,单体构筑物多的缺点;具有有机物氧化、反硝化、短程硝化、短程硝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含氨氮污水深度脱氮的集成化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含氨氮污水深度脱氮的集成化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传统污水生化处理污泥容积负荷有限,导致污水处理能力有限,造成装置(设备)对含氨氮污水的处理效率低下,无法应对较大的负荷冲击,且占地面积大,无法满足污染物高效生化处理的需求。目前,含氨氮污水的高效深度脱氮仍是当前所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当前,针对含氨氮污水处理的技术和装置较多,采用技术方法也多种多样。然而,已有技术和装置都有各自的缺点,化学处理无法对污水进行有效脱氮,而传统的生物处理装置处理效率低下,运行稳定性差,集成度低,占地面积大。因此,针对所面临的问题,开发集成、高效的一体化处理装置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含氨氮污水深度脱氮的集成化装置及其处理方法。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含氨氮污水深度脱氮的集成化装置,各反应段在空间上紧密结合,池体合建,水头损失小,通过多级多生化过程协同,克服了传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含氨氮污水深度脱氮的集成化装置,使用时与外部含氨氮污水进水管以及排泥管(64)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为多层环状结构,由外至内分别为反硝化段(10)、短程硝化段(20)和高负荷氧化段(100),短程硝化

厌氧氨氧化段(30),沉淀段(60);反硝化段(10)与高负荷氧化段(100)与外部含氨氮污水进水管相连接;所述反硝化段(10)和短程硝化段(20)连接处设置有级间隔板(11),短程硝化段(20)与高负荷氧化段(100)连接处设置有第一级间固液分离段(40),高负荷氧化段(100)和反硝化段(10)连接处设置有第二级间固液分离段(50);所述短程硝化

厌氧氨氧化段(30)通过生化反应区出水管(35)与沉淀段(60)相连接,沉淀段(60)与外部排泥管(64)相连接;所述短程硝化段(20)通过污泥回流组件与反硝化段(10)相连接,所述第一级间固液分离段(40)通过第一出水回流组件(80)与反硝化段(10)相连接,所述沉淀段(60)通过第二出水回流组件(90)与反硝化段(10)相连接;其中,反硝化段(10)、短程硝化段(20)、短程硝化

厌氧氨氧化段(30)以及高负荷氧化段(100)的容积比为1:2~4:1.5~5:0.5~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含氨氮污水深度脱氮的集成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硝化段(10)内设置有搅拌装置(70);所述短程硝化段(20)内设置有搅拌装置(70)和第一曝气管系(21);所述高负荷氧化段(100)内部设置有第三曝气管系(101);所述第一级间固液分离段(40)顶端四周设置有第一溢流配水渠(41),所述第一级间固液分离段(40)与短程硝化段(20)之间设置有第一滑泥板(42),与高负荷氧化段(100)通过第一分区隔板(43)相连接;所述第二级间固液分离段(50)顶端四周设置有第二溢流配水渠(51),所述第二级间固液分离段(50)与高负荷氧化段(100)之间设置有第二滑泥板(52),与反硝化段(10)通过第二分区隔板(53)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含氨氮污水深度脱氮的集成化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滑泥板(42)的底端高于第一级间固液分离段(40)底面,顶端高于第一溢流配水渠(41)的下底面;第二滑泥板(52)的底端高于第二级间固液分离段(50)底面,顶端高于第二溢流配水渠(51)的下底面;第一分区隔板(43)的底端与第一级间固液分离段(40)底面相连接,顶端高于第一溢流配水渠(41)的下底面;第二分区隔板(53)的底端与第二级间固液分离段(50)底面相连接,顶端高于第二溢流配水渠(51)的下底面;第一滑泥板(42)与第一分区隔板(43)底端夹角为40

120
°
;第二滑泥板(52)与第二分区隔板(53)底端夹角为40

120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含氨氮污水深度脱氮的集成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短程硝化

厌氧氨氧化段(30)内部设置有半圆状廊道隔板(31)、生物载体(34)、第二曝气管系(33)和潜水推流器(32),并通过生化反应区出水管(35)与沉淀段(60)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含氨氮污水深度脱氮的集成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廊道隔板(31)为半圆状,包括内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晓利王鹏程陆斌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