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式脱腥增香设备及产品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59839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1: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续式脱腥增香设备及产品制造方法,属于食品深加工技术领域。所述连续式脱腥增香设备包括:震动式物料传送带,其用于传送原料;超声波喷雾装置,设置于所述震动式物料传送带的上方,用于将物料喷洒至所述震动式物料传送带上的原料上;热辐射装置,设置于所述震动式物料传送带的上方,用于对物料进行加热升温;以及过热蒸汽发生装置,设置于所述震动式物料传送带的下方,透过所述震动式物料传送带从原料的底部通入过热蒸汽。本发明专利技术为连续式脱腥增香设备,搭配产品制造工艺,能够连续性完成对鱼粉、贝粉、虾粉、豆粉产品的脱腥、增香、保质的加工工艺,操作简单,显著提高生产效率,改善产品风味与品质。改善产品风味与品质。改善产品风味与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续式脱腥增香设备及产品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续式脱腥增香设备及产品制造方法,属于食品深加工


技术介绍

[0002]水产品与豆类是人类膳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们营养丰富,含有高质量的蛋白质。但它们的产品(含水解产物),例如鱼粉、虾粉、贝粉、豆粉,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土腥味、腥臭味、豆腥味等不良气味,影响消费者对其喜爱程度并限制了相关产品的推广。
[0003]腥味物质的形成与品种、生长环境、制备工艺和贮藏方式都息息相关。现有脱腥的方法主要采用吸附法、酸碱盐处理法、遮掩法、包埋法、生物法等。吸附法在吸附腥味物质的同时,也易造成蛋白质和营养物质的损失;酸碱盐处理法,利用蛋白质的盐析作用和晶体渗透压作用可带出腥味物质,但含盐量过高,对人体健康不利;采用单纯香辛料、香味增效剂等遮掩法,在掩盖腥味物质的同时也易带入其他呈味物质,对整体风味产生影响;包埋法成本较高,适合产品较少。目前也有使用单纯的蒸汽脱腥法,利用通入的水蒸气带走腥味物质,但会造成产品本身香气不足的问题。不容忽视的是,目前采用不同的脱腥方法生产的产品,在后续保存过程中,都存在不同程度氧化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连续式脱腥增香设备及产品制造方法,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5]具体而言,包括以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连续式脱腥增香设备,包括:
[0007]震动式物料传送带,其用于传送原料;
[0008]超声波喷雾装置,设置于所述震动式物料传送带的上方,用于将物料喷洒至所述震动式物料传送带上的原料上;
[0009]热辐射装置,设置于所述震动式物料传送带的上方,用于对物料进行加热升温;
[0010]过热蒸汽发生装置,设置于所述震动式物料传送带的下方,透过所述震动式物料传送带从原料的底部通入过热蒸汽;
[0011]其中,所述震动式物料传送带通过震动将原料与所述超声波喷雾装置喷洒的物料进行均匀混合。
[0012]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震动式物料传送带上依次设置有三梯度升温加料区、脱腥增香总反应区和三梯度降温加料区,所述三梯度升温加料区包括温度递增的第一升温加料区、第二升温加料区和第三升温加料区;所述三梯度降温加料区包括温度递减的第一降温加料区、第二降温加料区和第三降温加料区;所述热辐射装置位于所述三梯度升温加料区及脱腥增香总反应区内,其中脱腥增香总反应区内的热辐射装置与过热蒸汽发生装置相对布置。
[0013]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超声波喷雾装置的数量有两个,其中一个超声波喷雾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三升温加料区内,另一个超声波喷雾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降温加料区内。
[001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连续式脱腥增香产品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5]S1、准备物料,将待处理原料均匀铺散在震动式物料传送带上;
[0016]S2、调节温度,控制震动式物料传送带的物料运送速度及热辐射装置温度,使第一升温加料区温度升高至60℃,第二升温加料区温度为60~80℃,第三升温加料区温度为80~100℃,脱腥增香总反应区温度为100~130℃;
[0017]S3、添加美拉德反应物料,在第三升温加料区进行超声波喷雾,雾化液为木糖与核糖的混合水溶液;
[0018]S4、脱腥增香反应,在脱腥增香总反应区通入过热蒸汽,使原料在过热蒸汽作用下脱除腥涩味的同时,进行美拉德反应,增强物料香味;
[0019]S5、物料降温,使反应后的物料降温,使第一降温加料区温度为130~80℃,第二降温加料区温度为80~60℃,第三降温加料区温度为60~40℃;
[0020]S6、添加抗氧化剂,在第二降温加料区进行超声波喷雾,雾化液为乙醇与抗氧化剂的混合水溶液;
[0021]S7、烘干包装,将原料进一步烘干后,进行包装保存。
[0022]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步骤S3所述木糖与核糖的混合水溶液,木糖浓度为5%~15%,核糖浓度为1%~5%。
[0023]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步骤S3中的超声波喷雾是将木糖与核糖的混合水溶液在流量3~300mL/min,超声波功率2~200W条件下进行超声波喷雾。
[0024]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步骤S6中乙醇与抗氧化剂的混合水溶液,乙醇浓度为10~40%,抗氧化剂浓度为0.01%~0.03%;所述步骤S6中的抗氧化剂为茶多酚、丁基羟基茴香醚、二丁基羟基甲苯、没食子酸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所述步骤S6中的超声波喷雾是将乙醇与抗氧化剂的混合水溶液在流量3~300mL/min,超声波功率2~200W条件下进行超声波喷雾。
[0025]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原料包括鱼粉、虾粉、贝粉、豆粉。
[002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根据连续式脱腥增香设备或连续式脱腥增香产品制造方法得到的脱腥产品。
[002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根据连续式脱腥增香设备或连续式脱腥增香产品制造方法得到的脱腥产品在食材制作领域的应用。
[0028]有益效果
[0029](1)本专利技术脱腥增香同步进行;传统脱腥方式,在脱除腥味的同时,易造成产品本身呈味物质的损失,本专利技术能够在脱腥的同时,利用美拉德反应增加香味,提高产品品质。
[0030](2)本专利技术有效利用乙醇的共挥发作用,提高腥味物质去除率;在美拉德反应及过热蒸汽处理完成后,进行超声波喷雾乙醇溶液喷洒,能够起到加速腥味物质挥发的作用。
[0031](3)本专利技术能够保证产品后期品质;通过超声波喷雾的形式,与乙醇溶液中添加抗氧化剂,延缓后期产品贮藏过程当中的氧化反应,延长保质期。
[0032](4)本专利技术的连续式操作设备将脱腥、增香、保质一体化解决,显著提高生产效率。
[0033](5)本专利技术在前期准备阶段,原料在三梯度升温加料区。原料经过升温,超声波雾化添加木糖及核糖。超声波雾化产生细小雾滴,保证了加料更加充分均匀,不会造成液体沉积。
[0034](6)本专利技术在中期反应阶段,原料在脱腥增香总反应区。此区域通入过热蒸汽,利用热水蒸汽带走原料表面腥味物质;同时在热辐射条件下,原料发生美拉德反应,有效改善原料风味和色泽,起到增香的目的,避免了传统蒸汽去腥法中原料风味损失严重的问题。在美拉德反应中,参与反应的糖可以是双糖、五碳糖和六碳糖,但反应的速度为五碳糖>己醛糖>己酮糖>双糖,本专利技术添加的木糖和核糖均为五碳糖,在保证产品风味改善的同时,保证了生产效率。
[0035](7)本专利技术在后期反应阶段,原料在三梯度降温加料区。经过反应的原料进行降温,并加入乙醇与抗氧化剂的混合水溶液。乙醇的添加,产生了共挥发作用,进一步加速原料腥味物质挥发。加入的抗氧化剂,能够保证终产品在烘干包装后长时间保存。
[0036](8)本专利技术为连续式脱腥增香设备,搭配产品制造工艺,能够连续性完成对鱼粉、贝粉、虾粉、豆粉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式脱腥增香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震动式物料传送带,其用于传送原料;超声波喷雾装置,设置于所述震动式物料传送带的上方,用于将物料喷洒至所述震动式物料传送带上的原料上;热辐射装置,设置于所述震动式物料传送带的上方,用于对物料进行加热升温;过热蒸汽发生装置,设置于所述震动式物料传送带的下方,透过所述震动式物料传送带从原料的底部通入过热蒸汽;其中,所述震动式物料传送带通过震动将原料与所述超声波喷雾装置喷洒的物料进行均匀混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式脱腥增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震动式物料传送带上依次设置有三梯度升温加料区、脱腥增香总反应区和三梯度降温加料区,所述三梯度升温加料区包括温度递增的第一升温加料区、第二升温加料区和第三升温加料区;所述三梯度降温加料区包括温度递减的第一降温加料区、第二降温加料区和第三降温加料区;所述热辐射装置位于所述三梯度升温加料区及脱腥增香总反应区内,其中脱腥增香总反应区内的热辐射装置与过热蒸汽发生装置相对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连续式脱腥增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喷雾装置的数量有两个,其中一个超声波喷雾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三升温加料区内,另一个超声波喷雾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降温加料区内。4.一种连续式脱腥增香产品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了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连续式脱腥增香设备,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物料,将待处理原料均匀铺散在震动式物料传送带上;S2、调节温度,控制震动式物料传送带的物料运送速度及热辐射装置温度,使第一升温加料区温度升高至60℃,第二升温加料区温度为60

80℃,第三升温加料区温度为80

100℃,脱腥增香总反应区温度为100

130℃;S3、添加美拉德反应物料,在第三升温加料区进行超声波喷雾,雾化液为木糖与核糖的混合水溶液;S4、脱腥增香反应,在脱腥增香总反应区通入过热蒸汽,使原料在过热蒸汽作用下脱除腥涩味的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磊王煦松黄旭辉吴超董秀萍李冬梅朱蓓薇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